金声玉振 古韵新风——评胡安顺教授《菊香斋诗文钞》
商州地处秦岭南麓,丹江上游,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人文荟萃,风光秀丽,地灵人杰。从这里走出去许多当代文化名人,多才学、善属文的胡安顺教授便是其中之一。胡教授长期从事古代汉语教学与研究,兼涉诗词赋楹联及书法创作。曾在《诗刊》《中华辞赋》《陕西日报》《陕西诗词》《陕西师大报》等刊物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著作十余部,所撰赋记被刻碑立于长春、西安等地。本人近读胡教授新著《菊香斋诗文钞》一书,颇受教益,感慨良多。综观全书,文体丰富,沉博绝丽,见解独到,兹略述其主要内容与艺术特点如下。
首先,关注社会现实。该书用古诗文的形式反映现实,表达对社会实相、生活现象的反思、认识及批判。《蝜蝂新传》是对柳宗元寓言作品《蝜蝂传》的仿写,新寓言讽刺当今社会一部分丑类(贪腐分子)专事趋炎附势、掠夺钱财、坑害弱者的行径,语言辛辣、描写生动、揭露犀利,文中写道:
蝜蝂之为虫也,非唯善负,好高,贪鄙无厌,且形丑,臭恶,毒甚。形似屎壳郎而硕大,有短尾长螯,盖属同科而变种。终年以粪便为食,以跟屁为事,以剽取他虫之获以为积。举踵而进,逡巡而退,肮脏龌龊,无颜无耻。其毒比蜈蚣,虿腹蜗肠,酷嗜报复,喜伤异类,人莫敢近。日游走于同类之间,同类者,蛇、蝎、蚰蜒、蜘蛛、蜈蚣、蟑螂、蟾蜍、蜥蜴、溷鼠之属也。遇强不强,或掉头疾逃,或摇尾乞怜,或攫食以奉之。遇弱不弱,常欺侮老幼,扼杀羸瘦,肆虐以害之。失势则沮丧,得志即猖狂,得失之间,最为彷徨。并无异能,唯善背负攀缘。
此文的现实针对性极强,表现了人们对腐败分子的憎恶。写于2017年1月5日的《雾霾有感》:千机难飞起,万径封堵绝。雾里环卫工,凌寒盼风雪。反映环境污染问题。写于己亥年(2019)正月初三的《亥年咏猪》,堪称巨制,全诗一百三十六句,五言六十八韵,一韵到底。诗中写道:
诗中写出无良商人,为了获利,不惜使用增肥剂,出卖注水肉,长诗反映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诗歌风格沉郁,情感激愤。
其次,评价历史人物。作于2010年7月的《秋日游昭陵有感》(二首)盛赞唐太宗李世民的英明伟大和丰功伟绩。
诗歌写出唐太宗的灭隋建国功业,写出他开辟的初唐盛世,写出他的兼听之明,对他的知人善任也作了充分肯定。2010年8月5日写的《昭君颂》赞美王昭君的美丽和刚直,以及她远嫁匈奴为民族团结所作的贡献。诗歌写道:
诗歌对王昭君的评价是全面的。诗文还评价总结了其他一些历史人物的功过及失败的原因,比如项羽、苻坚、洪秀全等。集子还有对《左转》人物及事件的专论,专论涉及鲁隐公、鲁桓公、郑庄公、齐桓公以及晋灭虞、虢时间、晋骊姬之乱等人物和事件。文章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分析评价入情入理令人信服。如,对《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重新评价十分精辟,他说:
前人论及庄公,多言其伪险忍毒,蓄意养成弟恶而杀之,此论实失之偏颇。姜氏因庄公寤生之惊而存厌弃之心,甚而教唆、策应叔段谋乱夺权,此乃母负子而子何负于母?叔段恃母之宠,视君位为己物,谋弑兄篡立达二十二年之久而庄公容忍未发,此乃弟负兄而兄何负于弟?叔段起兵袭郑,置社稷安危于不顾,庄公平息叛乱,既为自身,又为社稷,此乃臣负君而君何负于臣?倘若叔段有亲亲之心,安臣下之位,守忠顺之道,庄公又何能养成其恶?叔段既已操刀而起,庄公之命悬于其手,以兵禁暴,如箭在弦,不得不发,是属形势所迫,又何足厚非?再者庄公于事实仅逐段出国而已,并未杀弟,此远胜于齐桓公之待公子纠。倘若从腐论而舍克段之举,庄公必成其刀下之鬼如卫桓,强国称雄之业又何所成哉?姜氏实乃祸乱之元凶,论者不究姜氏之恶而厚责庄公,实属不明大义颠倒是非之说,何足为训?
对胡教授的论断,我深以为然。庄公宽厚仁爱,隐忍退让,叛乱发生,他果断出手,他的举措有理有节。叔段被擒实属“多行不义必自毙。”姜氏偏心而溺爱幼子,不加教诲,实为愚昧之举,纵子即是害子。天下父母当引以为鉴。
再次,表现自我情志。书中有些篇章是自叙性质的,如《童年》一诗,是作者幼年苦涩生活的回忆:
该诗真实记录了六十年代,国家困难时期,一代人所经历的生活境况,食不果腹,野菜充饥。又如1983年夏写作的《咏荷》:
该诗意境优美,寄托深远,作品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写于上世纪90年代的《小园赋》堪称现代版的《陋室铭》。该文极写“菊香”小园环境之优雅:
园约十米见方,内搭葡萄一架,架旁植杏树一株,树下立石案一座,座上置桂花一盆……春日载阳,园中落花与啼鸟乱飞;秋夜风清,斋前白菊共明月一色。盛夏听蝉鸣,声声皆成韵;隆冬赏雪落,片片尽人诗。
作品进一步写出园主旷达洒脱、怡然自得的情态和高雅的志趣:
伏案之暇,吾或独步于园中,仰观宇宙无极之大,俯察四时变化之异,静思万物盛衰之理。或与棋友夹案而弈,运筹于心中,攻守于纸上,胜败不计,荣辱不论,来去随意。或与高士坐而论道,海阔天空,既玄且微,明知于时无补,但求通其旨,得其趣……吾园固小,然佳木修竹美石名花之所为备,天宝物华尽在乎此,上可得日月之光,下可取地气之灵;且十步之内,唯吾独居,唯吾独尊,悦目赏心,此乐何及?于是乎搏髀而歌,顿足而舞,快意当前,不思其后。
全文把一个传统文人雅士自得其乐、超然物外的情操和志趣淋漓尽致地展示出来,给读者描写出一个都市隐者形象。
最后,文集书卷气息浓厚,文学性极强。作为一位在音韵学领域造诣精深的知名学者,胡教授的作品在语言运用方面十分讲究音乐性、音韵美。无论散文、韵文都注重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尤其在一较长篇幅的赋记中大量使用四六句、对偶句、排比句,使得作品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文气充沛。例如《丹江赋》辞采华美,意境优美,音韵和谐,堪称集中的精品,试看其中关于丹江四季的描写:
丹江之春也,苇叶青青,杨柳依依,鸟鸣嘤嘤,上下于飞,刺梅绕树,落英缤纷。童子嬉戏,折柳插柏,以石击水,卷叶为笛,其声呜呜,是为报春,燕子不知人贫富,年年飞入旧主家。丹江之夏也,水清见底,鱼游上下,迟速不定,鳖藏深藻,静卧不动。树头蝉噪,稻田蛙声。而或山雨骤来,电闪雷鸣,万流交汇,江水暴涨,两岸不辨牛马,巨流汹涌,一泻千里,折木毁田,摧屋漂畜,观者失色,闻者惊心。丹江之秋也,天高云淡,清风习习,落叶纷纷,遍地如金。水浅而流缓,岸阔而石众,牧童饮牛,村姑漂衣,鸥鹭无猜,去而复来。江岸上空,大雁南归,列阵成一,变形为人,渐行渐远,消失云际,其鸣悠长,婉转千里。丹江之冬也,瑞雪时降,漫天飞舞,大如鹅毛,轻如飘絮。雪停日出,万籁俱寂,渡头隐没,一江皆白,山山披银装,树树梨花开。
全文可谓字字珠玑,词藻警人,读后余香盈口。
中国文学传统源远流长,历代名家接踵,佳作如林。五四以来,中国文学出现了历史性转型,白话文学取得了正统地位,文言文学遭受排斥。然而,白话文学诞生百年来,其语言的美感弱化现象越来越明显,一些作品(尤其白话诗)语言粗鄙,意境浅俗,淡而寡味,难以卒读。这一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但其中之一便是远离了本民族的文学传统,文学没有了根,也失去了魂。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者远者,必浚其源泉。文学有很强的继承性,文言文学虽然被边缘化,但白话新文学美学品味的提升还是离不开对古典文言文学的继承,二者关系密切,难以割断。当下白话文学与文言文学并行发展应当予以提倡,文言文学会对白话文学提供丰富的精神滋养尤其在语言方面。我们应当创造、营造这样的文化环境和语境。
胡安顺教授潜心于中国古代文化研究,数十年坚持用文言写作,精神可嘉。他守护了传统文化与文学,守护了民族文化的根本和源泉。他的作品对古典文学文化的弘扬、阐发以及对当代文学发展均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