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琐忆:初到北屯

作者
蔡淑萍,女,1946年生于四川省营山县。1964年高中毕业回原籍务农4年,1968年远赴新疆,在兵团183团生活17年,1985年调回重庆,工作至退休。以自修取得大学学历,做过农民、教师、公务员、编辑,有<萍影词>刊行。
刚有学写博文的打算时,曾计划将亲身经历的往事,拣记得起来又有点意思的片段,依次写下来。作为底层小人物,不敢说什么“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之类的大话,因为无论“前事”、“后事”,自己都没有选择的余地,“蓬转萍飘”而已。不过若真能写下来,也不会半点意义没有吧?于是开始在键盘上敲敲打打。孰料,写了两段,放下了。我不是一个喜欢半途而废的人,而是这样的回忆太沉重。虽然已定下原则,平淡之语点到为止,但管不住的是,自己胸中仍会波澜涌动。
昨晚,成都诗友杲明先生来电话,报告他刚去过新疆,去过阿勒泰,说那边真的很美。我是逮着机会就会建议朋友们去新疆旅游的,这次杲明去了,所以不忘给我一个电话。说起新疆,说起阿勒泰,他很兴奋,我也高兴。高兴之后,又有了星星点点的回忆。于是,决定,先写点“阿勒泰琐忆”吧。
1968年6月,我22岁,带着10岁的大妹妹,离开故乡,到新疆183团投亲。师部在北屯,属阿勒泰地区。从老家出发,步行60华里,到县城,住一宿;乘汽车到地区所在城市,再住一宿;第三天才乘汽车到重庆,见到几位最要好的同学,随她们参观过重庆大学,学校冷冷清清的,“弹洞前村壁,今朝更好看”之类鼓吹武斗的大标语挂在教学楼高墙上,宣传栏中有两派各自牺牲的烈士照片和介绍,都是些年轻的面容;然后乘火车到成都,找到在成都地质学院上学的同学,他紧张地对我说,再不要对人说你到地质学院了,地院一派被打成反动组织了。买了到乌鲁木齐的火车票,没座儿,站票,就这还是地质学院的同学托铁路局的“战友”帮忙买到的。
从成都到乌鲁木齐,好像走了三天三夜。记不清在住乌办事处又等了几天,才等到了到北屯的汽车,是大货车。我们那一车,有一大群探亲回来的天津女知青,我还记得其中一个姓姚,因为她们对我很友好,所以印象深刻。大家把行李靠两边车厢排好,正中再摆一排,乘客面对面分四排坐在行李上,这一走又是三天,才到了北屯。
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广袤苍凉的戈壁滩,第一次看到戈壁滩上简陋的小镇,第一次看到用泥巴糊顶的房子,这与我关于“师部”的想象有点区别。但我并没有失望,因为我本来就只奔一个工作而来,只要有工作,能挣工资养家,那就一切都值。在戈壁滩6月的阳光下等到傍晚,才搭上回团部的拖拉机。我的这次旅行,费时十馀日,终于平安到达目的地。只有两点小意外,一次是在成都至乌鲁木齐的火车上,我请求一位看来也是农村到新疆投亲的女子挤一点空让我妹妹坐一会儿,不但没获同意,不知为什么反被她很刻薄地奚落一顿;二次是在北屯等车时,大概由蹲着站起太快,晕倒了,并没有摔伤,但消息先回团部了(也许先搭上车回去的人中有认识我投奔的人的),以至等在团部接我的人一见面就问起,说,“听说你身体不好?”那时,说人“身体不好”,不完全是出于关切,更多的是对一个人的“低评价”,因为身体不好,大致等同于不能吃苦,不能干活。        
我的17年新疆生活,就此开始。
       2010-10-12

(0)

相关推荐

  • 来新疆捡石头要去这几个地方

    新疆满地是宝石玉石 如果你真的相信这句话,那你就被忽悠了.新疆确实有非常丰富的玉石资源,可是也并不是到处都是,新疆的玉石种类很多,前面的文章已经介绍过,大致分布也有提到.新疆有很大面积的戈壁.河谷,在 ...

  • 四川到新疆自驾路线都有哪些?

    四川到新疆自驾路线: 路线1:川甘新路线:成都出发走川北甘南到兰州,然后走312国道到新疆,途径张掖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到霍尔果斯. 路线2:川青新路线:成都--西宁--德令哈--茫崖-- ...

  • 阿勒泰琐忆:初为人师

    初为人师(十七) 自1977年恢复高考带给我短暂的希望和无比的失望后,日子陷入与粉碎四人帮之前一样的沉寂,后来才知道历史走进了"两个凡是"的死胡同.到1979年春,团里又有了新消息 ...

  • 阿勒泰琐忆:啊,梭梭(22、23)

    阿勒泰琐忆:啊,梭梭 1968年夏,我刚到团场的时候,一道奇特的风景引起我的注意:家家门前都有一个梭梭柴堆,三四米长,三四米宽,三四米高,码得方方正正结结实实.需用时,男人们到柴堆顶上扔下碗口粗细的几 ...

  • 阿勒泰琐忆

    哀黄鸭 (20) 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一项新的种植技术在我们团场推广--将导致小麦严重减产以至绝收的盐碱地改种水稻,实行长流水灌溉,即不停地灌水不停地排水,不仅水稻能正常生长,还可冲洗掉土壤中 ...

  • 阿勒泰琐忆:艰难赴考路

    艰难赴考路(十八) 1981年,停办了十几年的新疆广播师大恢复招生,我考入这所学校中文专科念函授,学制三年.随即,新疆兵团教师进修学院也恢复招收一年制脱产进修班,我又报名参加中文专科入学考试,被录取, ...

  • 阿勒泰琐忆:拾麦的回忆

     拾麦的回忆   (十四) 新疆北部的8月,正是夏收大忙."文革"期间,兵团农场虽坚持了"抓革命促生产",但管理不善,广种薄收.收割时浪费也很大,掉地上的麦穗俯 ...

  • 阿勒泰琐忆:母亲的归宿

    母亲的归宿(十二)      前面说过,团部家属队没什么作为,但也不是一点值得记住的事情都没有.我们种菜,学会了一些种菜的技术,比如种洋葱,在其开始长块根时,要将它的苗踏倒,这样抑制苗的生长速度,有利 ...

  • 阿勒泰琐忆(十)、(十一)

    公家强行收走了我们的羊群(十) 夏收开始后,我们回到了团场,随即就有连队领导来通知我们,说团里决定收回羊群.我们一下懵了,这群羊已经卖给我们了,凭什么收回呀?答曰,你们也并未交钱啊.我们说,我们已上交 ...

  • 阿勒泰琐忆:(八)(九)

    白豆豆 绿纱巾(八) 前边说到那位哈萨克青年牧民时,有诗友认为我们运气好,碰上了好心人.其实,在我的记忆中,当时各民族老百姓确实相处融洽,尤其少数民族同胞,他们的淳朴.善良.好客,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 ...

  • 阿勒泰琐忆:六、七

    阿苇滩那次日出(六) 草茂林密的额尔齐斯河谷南边,逐渐高上去,是准葛尔大戈壁的北沿,一条公路在这里东西延伸.公路边有一个留有几间房屋却无人驻守的小站,名为"150公里",它周遭那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