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三十六
戴顺——说文解字课堂三十六
西晋文学家成 公绥在《隶书体》中说:“虫篆既繁,草稿近伪,适之中庸,莫尚于隶,规矩有则,随便适宜,亦有弛张, 操笔假墨,抵押毫芒。”隶书体出现以后,即逐步成熟,代替当时的篆书而大行于世。“隶变”的意义是 十分深远的,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由点画组成的方块字的抽象符号阶段,篆书最后一点象形的 痕迹都被泯灭了,把象形符号需要的曲弧线条统统变成规整的点画、波磔,字形变成横势的扁方形。郭沫若先生在《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说:“在字的结构上,初期的隶书和小篆没有多大的差别, 只是在用笔上有所不同。例如,变圆形为方形,变弧线为直线,这就是最大的区别”,“此外,当然还有 些不同的因素,如省繁就简,变连为断,变多点为一画,变多画为数点,笔画可以有粗细,部首可以有 混同⋯⋯这样,写字的速度便自然加快了。”郭沫若从实用方面考察了在篆书基础上演化为隶书这 种新字体的特点。
戴顺:1981年毕业于昭乌达蒙古族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
赤峰学院副教授、汉语言文学学者、书法家。
中国教育学会中国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特聘专家。
中国语文学习策略研究课题实验区负责人。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