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不会待我,创新自娃娃始
【第232期】教孩子学会学习(133)
世界不会待我,创新自娃娃始
2017年高考新课标Ⅰ作文题中,让学生从“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等2017“中国关键词”中选出三个关键词来,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这个作文题目引发不少网友的热议,认为这个“高考作文命题对农村考生不公平”,认为很多农村学生,没有到过城市,没有见过广场舞,没有使用过移运支付,没有做过高铁,没有骑过共享单车……因此,对这些“城市新贵”没有过且身的体验,很难写出好作文来!
对这个议论,我觉得下面这则新闻可以作一个问答。
张晓兰,女,现年18岁,河南省信阳市新县沙窝镇沙坪村人。这个山村女孩,家里没有汽车,可是她却发明出了“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转换器”,并获得国家专利。
“爸爸眼睛不好,走夜路时路上车大灯照着眼看不清路,不安全。”谈起自己发明汽车远近光转换器的原因,张晓兰腼腆地笑了笑。
同样是担心爸爸农村山里夜路不好走,她开动脑筋,想出了“新型多功能太阳伞”创意。
农家女成了小小发明家。搞发明,并没有影响张晓兰的学习。2017年高考,张晓兰以553分的高考成绩被吉林大学录取。(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一天晚上,我让一个孩子贝贝(化名)拉上窗帘。忽然突发奇问:
——“晚上房间里的人们为什么要拉上帘呢?”
——“为了不让人看见屋里的东西!”贝贝说。
——“那为什么白天又拉开窗帘呢?”
——“白天要让光照进屋里。”
——“那白天就不怕人家看见屋里的东西呢?”
——“…… ……”
——“白天从外面看室内看清了吗?”
——“…… ……”
——“晚上从外面看室内看清了吗?”
——“…… ……”
我再三追问,贝紧销眉头,回答不上来。贝都12岁了,在学校里虽不是学习最好的,但却也名列前茅,每次考试各科都在九十分以上,天天天不亮就去上学,回家后匆匆扒拉两口饭就又去上学,晚上到九点多才回家,这样刻苦学习的好学生,却回答不出这司空见惯的常识性问题,这实在不知是贝愚头脑不够聪明,还是我们教育把孩子给教笨了。
人为什么要求学?说得狭隘一点是为了获取谋生的能力;说得高尚一点就是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
无论目的是哪一个,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一个人所学不能只是纸上谈兵,而应有益于社会。
因此,真正的学习定义不是只记忆书本上知识,做没完没了的习题,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无用”的考试,然后用一个抽象的分数来衡量一个人的学习成果,而是要学以致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
可是,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恰恰就违背了学习的定义,而是把孩子囿于在教室里,定格在书本上,远离现实的生活,让孩子变成一个考试的机器,连纸上也不再谈兵的书呆子。
袁隆平教授说:“书本里种不出庄稼。”
我们让孩子上学是为了学知识,但学习知识却不能离开生活。离开了现实的生活,知识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要知河的深浅需到河里试一试(当然这个试不是盲目地蛮干,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这是过去小学课本里课文《小马过河》告诉我们的,对于一匹年轻的小马来说,“河水既没有老牛说得那样浅,更没有松鼠说得那样深”。别人教给的或者说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实践的检验,是无法确定其正确与否的。对于人和社会来说,不仅要检验知识是否正确,还要将经过检验的正确知识运用于生活,用正确的知识进行创新,以改变生活,这才是学习真正的意义。
要教会孩子发明,教会孩子创新,非到到现实的生活中才能得已实现,因为有需求才有发明,遇到困难才能想办法克服。就像河南山村少女张晓兰,因为要帮爸爸走夜路,“新型多功能太阳伞”,因为爸爸眼神不好,为避免晚上汽车大灯照看不清路,发明了“汽车远近光灯自动转换器”……
当然,张晓兰用实事回答了,创新,既然是创新,一定是前所未有的,既然是前所未有的,当然也就是从未未见过的,但是,只要从生活实际出发,敢想,敢干,就会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创出世上本没有的东西。
有人说,小孩子懂什么发明创造?搞发明创造得有学问。小孩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进行知识储备,等到知识丰富了,大学最好是硕士、博士毕业,再去搞发明创造。
但是,大家应当清楚,当今世界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涌现,技术迭代更新速度远超乎你的想象,想一想你手机的2G、3G、4G、5G的时间间隔你就会发现,当代世界的发展,如果等到知识完备了再去创新,那就会被世界远远的抛在后面!
就像相当年比尔·盖茨的同学科莱特一样,等到他读完博士后再去开发什么32bit财务软件的时候,大一辍学摸着石头搞财务软件的比尔·盖茨,型出来的Eip财务软件已比Bit快1500倍了,所以,盖茨成了微计算机软件的世界霸主,而科莱特虽然学富五车,但却也只是一个计算机高级工程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思想,这个教育思想应该是我们当今教育也应该遵循和实践的!否则,如果只把孩子放进书屋里读死书,死读书,即便孩子大学、硕士、博士毕业后他们可能仍然找不到工作!
世界不会待我!要想让孩子站在世界发展的潮头,不是让孩子背诵,记忆,考试、升学,而是培养孩子的创新创造意识!要把这种意识,这种能力植根在孩子的骨髓里,就当从娃娃抓起!
相关链接:状元都与时代共“呼吸” 人的天职在于创新
(敬请关注平湖一柱,精彩教子宝典更在下期……)
分享教子心经
成就精彩人生
敬请扫码关注
作者,李玉柱,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新闻网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山东省教育技术装备专家委员会委员。 此为平湖一柱公众号原创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