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游天下】山西,煤完煤了
前几期我们介绍了西北地区的五个省级行政区,上一期介绍了陕西省,今天我们渡过黄河,来看看对岸的山西省。说到山西,吉奥格拉菲不由得就想起了下面这张图。
这是一个月前少年行同学们选择项目期间某位同学朋友圈发的一张图,最后的结果是“汾河寻源”项目没有同学选择,也是此次报名当中唯一一个没有同学选择的项目。吉奥格拉菲听说之后有些不解,又在课上做了个小调查,希望找到同学们不愿意选择山西作为外出考察目的地的原因。参与调查的140多名同学当中只有不到20个人去过山西省,剩下的120人中也只有不到10人愿意在假期选择山西作为旅游目的地。问到为什么不愿意选择山西,同学们似乎又很难准确地说出几点原因,可能还得换个角度找找原因。
山西省以煤闻名,是我国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根据国土资源部发布的《中国矿产资源报告》,山西省的贫煤和弱粘煤的储量均占全国的半数以上。山西省境内的大同煤田、宁武煤田、西山煤田、霍西煤田、沁水煤田、河东煤田均是储量超百亿吨的大型煤田。
在2013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源型城市名单中,山西省的11个地级市中除了省会太原市,其他10个地级市均在名单之列。虽然在公布的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当中没有山西省城市的影子,但是煤炭这种不可再生资源终有枯竭的一天,山西省全省都面临严峻的转型问题。
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得山西人可以比较轻松地从自然界获取经济收益,又由于国家对山西省能源基地的定位,山西省绝大多数城市的主导产业就是煤炭相关产业,各市的经济发展和煤炭价格休戚与共。
煤炭相关产业的绝对地位极大地限制了其他产业的发展,非煤炭产业也大多是金属冶炼、机械制造、化学工业等和煤炭具有较强产业联系的类型,产品笨重,污染严重,都让很多国人对于山西留下了重工业大省的印象。这样的印象既来自于山西省长达几十年的大规模煤炭开采,也源于其他产业发展的迟缓,导致山西省各个城市的整体发展相对比较滞后。虽然近年来山西省在城市风貌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尤其是汾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卓有成效,但大多数人们还是没能扭转对于山西的固有印象,吉奥格拉菲想这可能是大家不愿意去山西旅游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里山河”是对山西省地形的完美概括,西侧以黄河、吕梁山脉和陕西省为界,东侧以太行山脉和河北省相隔,南部有重要的中条山作为屏障,北面也有一系列低矮的山脉。虽然整体地势并不平坦,仅在中部有串珠状的盆地,但山西还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源地。运城的盐池留下了反映舜禹时期人民生活的《南风歌》,临汾的陶寺村也保存了距今4000年的观象台遗址。“地上文物看山西,地下文物看陕西”,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山西悠久的历史文化。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共有452处,尤其是木结构的建筑更是山西省不可多得的财富,全国现存4座唐代木结构建筑都在山西。
山西省的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既有前面提到的古建筑资源,也有以五台山、云冈石窟为代表的宗教旅游资源,五岳恒山、绵山等山岳旅游资源,壶口瀑布、鹳雀楼等黄河文化旅游资源,乔家大院、平遥古城等晋商文化旅游资源,洪洞大槐树等祖先文化旅游资源,还有雁门关、长城等边塞旅游资源,太行山等自然风光,大寨、平型关等红色旅游资源。
如此众多的旅游资源为什么没能吸引大规模的游客呢?山西省的旅游收入在全国只能位于中游水平,交通不便、省域旅游规划缺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旅游服务质量欠佳可能是几个比较突出的原因,相信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感受或者经历。
近年来,在国家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山西省经历了经济的断崖式下滑,很多城市甚至出现了经济的负增长。虽然煤炭储量还很大,煤炭产业还在继续发展,但山西省已经意识到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必要性,也壮士断腕般地实行了多项举措,其中一点就是大力发展旅游业。
吉奥格拉菲最近就在北京的地铁站和京广高铁沿线上看到了山西省旅游的宣传片,无论是“晋善晋美”的宣传口号,还是“又见平遥”的品牌项目,都能看到山西省发展旅游业的决心。相信山西省会逐渐成为大家外出旅游的目的地,不知道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