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脱裤子,欢乐做手术?当熊孩子遇上儿科医生,中国孩子的童年阴影,这次要反转了

从纪录片《生门》,我们窥见了一个高度浓缩了的滚滚红尘,再到医疗纪录片《人世间》,在医院这个特殊的地方,我们直观感受到生命不能承受之沉重、人情冷暖之底色。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当病痛的难耐被儿童的天真消解,当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儿童医院成为治愈人的福地,说姐发现,二胎时代的到来,三胎政策的出台,让儿童医院和儿科医生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热点。

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将镜头移步至湖南儿童医院——中南地区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每年,这里会聚集超过百万的家庭来寻求帮助。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在这个世界上最高分贝的地方,成群结队的孩子在这里排队等待,他们一言不合就惨叫、看到医生就躲避,还有各种扮鬼脸、害羞、调皮,呆萌十足。

导演曾言:“只有在儿童医院,孩子们天然的萌趣,才会冲淡医疗节目一贯悲伤、沉重的氛围,适合平常人去感受。”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在这方吵吵闹闹的小天地里,有孩子在欢声笑语中经历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手术”,也有少年在父母无助的神情中体味到生命的无奈。用温柔安抚恐惧,用感性治愈心灵,只要有一丝希望,不论是医生还是父母,都会怀抱着希冀前行。

太成熟懂事,

反而会掩盖他的童真

很多人认为,儿科医生的工作很简单,哄着小朋友看病就行了。

其实不然,儿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医学知识和足够的耐心与爱心。只因儿科医生所面临的群体是正在成长的孩子,需要医生能俯下身,走进儿童的“小人国”。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纪录片里,第一位是年轻的儿童医生彭琨。因为年轻,他需要在急诊最多的急诊室里“战斗”。这里每天24小时无休,他感受着痛苦与希望、病魔与科学的轮番对阵。

而他哄小孩有一套自己的方法论。

额头被磕破了一个凹洞的孩子来急症室看病,躺在病床上的他接受着彭坤的检查,勇敢无畏。被问及原因是骑自行车的行人把自己撞破了相,爸爸希望赶紧做手术,“不要让孩子的病被出差中的妈妈知道”。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医生见状,问及小孩妈妈在家中的地位,他童言无忌:“妈妈第一,我是中间,爸爸最后。”

怕被妈妈苛责自己粗心,没有照顾好孩子,爸爸希望孩子的伤口早点治愈,而孩子害怕妈妈担心自己的身体。

彭琨承诺:我们三个人一起向妈妈保密伤口缝针的事情。

小朋友愉快答应。

为了让孩子不恐惧、不排斥缝合伤口,彭琨将自己画的小猪佩奇、零食送给他吃,爸爸在一旁听儿子讲有趣的童话故事,转移注意力。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随着大片血块出现,爸爸捂着眼睛不敢看,心疼孩子,也很内疚没有照顾孩子。他一边担心孩子的伤势,一边承受着来自妻子的压力。

忍着疼痛做完手术,小孩还要去护士那里打破伤风的针。也正是刚刚建立起来的三人友谊,他害羞地敲开彭琨的门,邀请他陪自己去打针。

这便是医患之间的默契与友谊:“感受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急诊室的工作才并不辛苦。”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除去暖心的医疗环节,我们也看到了疾病带来的一些家庭问题。

浩浩腹部里长了很大的囊肿,他时常坐卧不安,疼痛难耐。因手术难度系数很高,对一天只有几十元收入的妈妈来说,将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才能支付巨额的手术费。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8岁的浩浩心疼妈妈:“妈妈收入那么少,又辛苦。如果可以,就不做手术了。”

医生李勇心疼他的成熟与懂事,也让他联想起自己的经历。为了让浩浩解开心结,以良好的状态面对次日的手术,李勇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李勇和孩子有过同样的经历。小时候家穷,李勇体恤父母,决定放弃自己,不读书。但山里的孩子想改变命运,只能靠读书。一家人咬着牙坚持了下来,才有了今天的自己。

李勇让浩浩放宽心,钱不是问题。“健康长大,实现当火箭科学家的理想,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浩浩噙着眼泪,忍着插入胃管的疼痛,做完手术。

手术成功后的几天,李勇为他过9岁生日。一个火箭蛋糕出现在他的面前:希望孩子能坚强勇敢的活下去,才能愿望成真。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妈妈感动医生对儿子的这份无言的关爱,浩浩下定决心不辜负李医生的期望。

李勇最后叮嘱妈妈,孩子懂事成熟,但当他发病时要让他发泄出来,否则会加速恶化“有时候孩子太成熟反而不好,会掩盖他的童真。不要让孩子有负担,大声说出来,尽早治愈会更妥当。”

是男子汉,

也要保护好自己

每当把裤子脱下来时,有种不详的预感。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李创业医生是泌尿科的一位后起之秀。他说,每年一到寒暑假,到泌尿外科做包皮手术的小朋友,可以把整个楼层围得水泄不通。一位医生一天就需要做135台包皮切除手术,可见小孩子们的吐槽也是有来由的。

“割包皮”的诊室可以算是热闹非凡,既有“才学渊博”的小男生秀知识,在手术台上和李创业说说笑笑,一会儿来一句“我有点术后不适”缓解紧张,一会儿又举起双手表示很舒服;

还有在手术中背古诗、英语的学霸型选手,但被医生考题目时,认了怂,又成为了连蒙带猜的学渣。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李创业深知,局部麻醉之下的手术是不疼的。但孩子们的不适主要来源于心理上的害怕,所以他会在手术中引导孩子们聊天,消除孩子们的恐惧。

这个花式聊天很放松:

“你喜欢唱歌,尽情展示吧。”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可是我才上3年级。”

“那你英语考了98分啊。”

除了做手术,有时候医生还会对小病人和家长进行性教育的科普,让孩子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更好地认识与了解自己的身体。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一个十岁的小男孩把断掉的拉链头塞进了尿道,妈妈看到裤子上有血赶紧带孩子来医院。

具体是怎么塞进去、什么时候塞进去的,妈妈也不知道,因此手术的难度系数很高。

考虑到孩子会害羞,医生把他带出去单独进行谈话。“虽然这个是哥们儿之间的秘密,但我还是希望你以后注意不能“犯傻”,要保护好自己。”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这种情况在青春期的孩子中很常见 ,如果家长能够多和孩子沟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相处,换句话说就是做好性教育,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手术。

取出拉链异物后,李创业医生很高兴,松了一口气。但带他的师傅涂磊却冷静提醒道:要先检查一下局部是否有遗落下什么其他的物体。再等到孩子完全康复,我们的手术才算成功。

涂磊老师一直是带着李创业成长的主管医生,他很严格。本着职业操守,他希望李创业能更细心认真一些:“在学校里学的更多是理论知识,来医院后需要在实战中保持职业操守。”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此外,涂磊医生对这个徒弟也是眼里揉不得沙子。他迟到半小时,涂磊医生一定会晾着他,让反思自己的态度轻慢,继而修正自我。

这种“以师带徒”的传承与医德的坚守,将会让李创业的职业前路充实。

范双石:被患者治愈的医生

范双石医生当天做了七台手术,马上要进行第八台手术。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然而,此次的手术却很紧急又是高难度。

一个得了骨髓栓系的小女孩躺在病床上,疼痛难耐。

妈妈向前来查房的范双石讲起了病因经过:8岁的小孩还是会尿床,自己感到很诧异。后来发现女儿的臀部有一个正常人都没有的小洞,这才来医院诊断得知到了骨髓栓系。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我们都会照顾好孩子,给她最好的治疗。”

母亲却停顿了,面露难色:之前小孩的病症是吴水华医生诊断出来的。作为妈妈,希望你能理解我的心情,希望还是吴水华医生能成为小孩的主治医师。

此时,面对医患之间的信任危机,范双石微微有些难堪。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不过他很快调整过来说:我们做手术是一个团队的事情。你放心,吴主任和我们大家都会一起处理好这个孩子的病情。

“哪怕是遇到紧张的信任危机问题,我们依然要微笑面对。”范医生鼓起勇气,消解大家的担忧,更加用心去查阅资料、分析病理,投入到这个手术中。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吴水华医生拍拍家长肩膀,以示安慰:一定会为这个手术把好关。

在团队的努力之下,孩子两个月后完全康复。患者的妈妈也为范医生发来孩子康复的视频:孩子恢复效果挺好的。为范医生打气助威,化解了此前双方的信任危机。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吴医生表示:年轻医生会因为技术不成熟、或者资历轻而受到患者家属的质疑,压力很大。

紧张的医患关系是不可避免的。但每一个资深专家都是从年轻医生成长起来的,坚守好职业操守,才不负众望。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除了需要恰当处理好紧张的医患关系,年轻医生范双石还真切感受到了患者与家属之间经得起考验的真情。

他立志,为每个生命和家庭负责,尽最大的努力,成为患者生命中的英雄。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身患狭颅症的女孩肖卢煜,即将迎来她的第五次手术。这是小煜身上需要做的最后一个畸形手术,也是影响小孩以后人生的重大手术。

范医生讲述起这个高难度的手术,因为患者的颅骨将会被切成豆腐块一样的小块:有感染的风险,术中会有大面积出血。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听到手术风险,妈妈难掩哭泣。小煜嘘声,示意让范医生别再吓唬妈妈,不想让父母承受心理崩溃的压力。

后来,妈妈也单独找过范医生,带来了一沓笔记本。他们不仅从女儿出生起就开始记录孩子的起居日常,更是坚信女儿能够挺过难关,开启美好人生。从他们给孩子起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卢煜,颅愈。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因为小煜的病症,家里困难,父母崩溃。但经历了多次手术的小煜却很乐观、健康、自信,一家人都坚信:一定会好起来的。

手术7天后,煜宝健康出院。父母最大的愿望就是带着康复后的煜宝去游乐园开心玩耍。

范医生在治愈煜宝的同时,也被孩子治愈:“煜宝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坚强又细心的父母。”

图片来源/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陶勇医生就曾点赞过这部纪录片:“有人说,医院是人间最脆弱的地方。它能让人目睹最深不见底的绝望,也能让人体验极致蓬勃的善良。”

在这个儿童医院,我们看到了人间真情,也看到了人性自私的一面。但我们始终相信:坚守在岗位的那些医生,在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每个家庭重获希望。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儿科资源现状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现阶段儿科医生的缺口,已经超过了20万,与此同时还有大量的人才正在流失。

全面开放二胎政策后,随着孩子的增多,每年求医的患病儿童数量也不断增加,对儿科医生的医疗水平要求直线上升,导致儿科医生数量短缺的矛盾被进一步激化......

医者仁心,是儿科医生们用温暖的呵护守住了孩子纯真的笑脸,而他们,同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理解与支持,为这些奔赴岗位的超级英雄点赞。

作者:Anna,在四维空间永葆热情与好奇的探索者。
精英说是全球精英、留学生的聚集地。每日发布海内外前沿资讯,这里有留学新知、精英故事及美国街头访问,全方位为你展现真实的海外生活。欢迎大家关注精英说(ID: elitestalk)。
Reference:
纪录片《你好,儿科医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