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中药颗粒剂调查实录(医馆篇):患者要求开颗粒剂,医馆该如何抉择?
患者要求开颗粒剂,医馆上不上?
颗粒剂如今在医院和医馆的普及程度如何?
中药饮片未来会成为奢侈品吗?
传承千年的中药饮片真的要变天了吗?
未来颗粒剂的市场份额会不会超越饮片而成为主流?
……
■ 作者丨医馆界+业界专家
从最近两则看似不相关的行业新闻说起:
新闻一:目前全国已有34家药企获得了国家级或省级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资格。
新闻二:香港最大的连锁中医诊所农本方计划未来3-5年在内陆开设200至300间中医诊所。
在之前政策未放开的十几年里,全国仅有中药配方颗粒生产企业6家,近两年政策松动,很快达到了34家获批,还有更多厂家在申请的路上。这些都是各地的主力药企,足见颗粒剂市场的发展之快。
农本方的母公司培力集团是香港上市公司,是国内最早获批的6家颗粒剂厂商之一,目前在香港已开设62间农本方中医诊所,今年7月内陆首家诊所落地南宁,其最为医馆君所关注的并非它的港式服务,而是该诊所的处方全部采用农本方中药配方颗粒,而非传统的中药饮片。
关注《医馆界》的朋友都知道,医馆君长年走访各地中医馆,中药一直是医馆最大的利润来源,也是医馆界关注的重点。
2017年7月,医馆君在昆明走访时,几家医馆均反映,颗粒剂与饮片的占比已各占一半,但是医馆君在震惊之余,并未特别上心,因为医馆界所在的广东地区并未风行。直到最近一位业界前辈给出的一组数据才让我们不得不认真审视它的发展态势:
在某大型连锁医馆,颗粒剂处方占比从0到30%只用了不到两年。更多的大型医馆面临抉择:患者要求开颗粒剂。如果医馆没有,则意味着处方可能流失。
颗粒剂不同于中医传统的丸散膏丹,那些剂型只是传统饮片的补充,而颗粒剂则有全面替代饮片之势。
患者要求开颗粒剂,医馆上不上?
颗粒剂如今在医院和医馆的普及程度如何?
中药饮片未来会成为奢侈品吗?
传承千年的中药饮片真的要变天了吗?
未来颗粒剂的市场份额会不会超越饮片而成为主流?
……
颗粒剂在我国出现至今的20多年,学界一直争论不休。为了不以偏概全,《医馆界》通过线上线下采访了全国100余位医馆经营者、临床中医师和饮片厂家(含颗粒剂厂家),形成《医馆界》首个专题——中药颗粒剂调查实录,分为三期发布。
本篇的采访对象均为中医馆经营者,先看看使用比例的直观反馈:
@广东某医馆
目前颗粒剂在医馆的使用比例大约10%。
我以前对颗粒剂很抵触,后来参观过颗粒剂生产厂家才开始小范围试用,颗粒剂科研投入巨大,质量控制得不错。
另外,我去很多国家考察过,目前许多国家的中医开不了中医饮片,或者饮片品种缺乏,因此只能使用针灸推拿,中医在海外发展因缺少中药而受到严重制约,颗粒剂是个很好的补充。
@河南某医馆
我们医馆的颗粒剂控制在30%以内,在做医生管理时正确引导医生,同档比的颗粒没有饮片疗效好。
如果医馆不管控,会被蚕食的。比例超过50%的占比,后期会控制不住。
@广东某医馆
我们用了一年多颗粒剂,比例20%左右,医生拒绝是主因。
香港房子小,没地方煎药,所以颗粒剂很对口,但大陆不适合。
@广东某医馆
颗粒剂流行是这个时代的趋势!我医馆目前大约三分之一用的颗粒剂。
@广东某医馆
颗粒中药只是为一些出行不太方便携带汤药的客人准备的,还有一部分是给小孩带的,有些家长懒得煎药。总体体量不大,没有主推这个。如果从疗效来看,肯定还是推崇传统的饮片。
@山西某医馆
太原20%医馆有颗粒剂,有的医馆使用量与饮片差不多。目前很多三甲医院医生习惯用颗粒剂,所以出来坐诊,大部分也习惯开颗粒,而且现在很多医馆处方外流严重,颗粒剂可以避免处方外流,也更适合年轻人。
作为经营者,影响颗粒剂使用的最主要原因是利润(饮片利润远大于颗粒剂)。
@贵州某医馆
临床很方便,病人比较喜欢,药效比饮片易吸收,唯独价格偏高!可以饮片颗粒2种同时开展,等后期病人都接受了在完全替换。我们医馆目前90%用的都是颗粒剂。
@湖南某医馆
@北京某医馆
@云南某医馆
@云南某医馆
@上海某医馆
@广西某医馆
@广东某医馆
@北京某医馆
@湖南某医馆
1、本次随访的深圳10家医馆已有7家上线了颗粒剂,而2016年的统计数据仅为一家。
2、广东已使用颗粒剂的医馆使用占比约为10-50%,山西太原为20-50%。
3、云南、上海某医馆占比50%。
4、贵州某医馆占比90%,湖南某医馆占比100%,广西某医馆(农本方)100%。
5、北京医馆未放开颗粒剂使用;湖南长沙未放开,但默许使用。
— 支持方 —
@广东某医馆
@浙江某医馆
@浙江某医馆
@云南某医馆
颗粒剂不会冲击饮片,反而会使中医药能更方便地服务老百姓啊!
@湖南某医馆
这实际上是个认识问题和文化问题。我自己的中医馆才开业一年,目前业务量不大,我第一年的营业额只做了将近六百万。目前只有饮片,还没做颗粒。原因是因为颗粒厂商要给我配那个柜台和配工作人员,但对颗粒剂的营业额必须要超过200多万,他们才给愿意给我配。
我打算在前面再开一个产品店。在店里配两个医生。那么就是前店后馆的模式,在这个店里设一个20平米的颗粒柜台。因为年轻人就算再信这个传统的饮片熬汤药,但是他没有时间,这么多职业人群,还有学生。就算是我颗粒的效果只有饮片的百分之九十八十。但是毕竟要考虑到你要推广中药的话,还得考虑它的方便。
这个就像方便面也永远代替不了手擀面,代替不了那个一碗一碗的拉面,各有各的市场吧。
@上海某医馆
我有以下几个体会:我们很多医生,有的是接受了,有的是鼓励使用,有的不推荐使用,这三个人群都是存在的。我感觉大家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了,现在许多地区也放开了医保的颗粒剂使用,也有效推动了它的推广。
我们鼓励大家对一些动物药、容易造假的药、难以析出的药可以试用单位的这个颗粒剂。它与饮片到底是哪个好,现在没有科学的数据佐证,但是我还是认为传统的煎剂比颗粒剂的效果要来得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我们对颗粒剂的态度:包容,接受。特别是在难以去除重金属的单味药,容易掺杂造假的单味药,比如蒲黄炭、山慈姑,还有涉及到动物保护类的药,比如炮山甲。
从专家的反馈看,大体的印象觉得颗粒剂总体效果还是可靠稳定的。我个人的观点,还是作为补充使用,便于携带的补充使用。
1、颗粒剂是发展方向,未来必成为主流。
2、方便性:符合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习惯,传统的饮片熬汤药时间成本太高。
3、鼓励对一些动物药、容易造假的药、难以析出的药使用颗粒剂。
4、颗粒剂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产物,你不能拒绝它,只能接受它。
5、中医在海外发展因缺少中药而受到严重制约,颗粒剂是个很好的补充。
6、临床很方便,病人比较喜欢,药效比饮片易吸收。
7、质量比饮片更加稳定可控,更容易标准化。
8、日本、台湾等颗粒剂在国际上做得很成功,反响也不错。
— 反对方 —
@广东某医馆
@山东某医馆
@江苏某医馆
@广东某医馆
@北京某医馆
@北京某医馆
@广东某医馆
颗粒剂是在中西结合的唯成分论的思想指导下弄的,很容易陷入“唯成份论”的怪圈。就像我们中餐里的快餐食品一样,也能填饱肚子,但是吃久了谁也不愿意吃。它的好处就是方便,看起来能够规模化。这个是现代工业和现在社会的一种需求。所以,它是个新事物,到底能走多远,能不能替代饮片,我觉得各有各的生存空间,可能是长期共存。将来的消费可能要分层,就像西药,这种化学药,可能满足一些普通的需要,中药饮片可以满足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更个体化的、更高端的一些需求。
中医就跟这个中国菜、中国美食一样,方便面曾经风行一时,但现在还有多少人想吃方便面?传统的面条越来越受欢迎,还有中国八大菜系。中药是中医的一个基本武器,丸散膏丹的这个发展阶段,所以颗粒剂也不可能取代饮片。人家广东人煲汤也需要饮片,每个主妇手里面拿着同样的食材,他煲出来的汤味道都不一样,这个口感多丰富,饮片有他的不可替代性。
@湖北某医馆
价格贵,质量又无法保证,每个医生对药材的炮制看法不同。
@福建某医馆
颗粒剂是对中药饮片的补充,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仅仅是补充,要防止医生在利益驱动下滥用!颗粒剂不能取代饮片,这是毋庸置疑的。
@北京某医馆
我跟北京的中医老专家沟通过颗粒剂的事儿,中药颗粒跟中药饮片实际的疗效应该有蛮大的差距。
1、中药同煎是一种化学反应,而配方颗粒只是简单想加。
2、价格比饮片价格高30-40%。
3、各厂家标准不统一,质量难以鉴别,容易掺假。
4、颗粒剂动摇了中医“天人合一”的自然医学的基础,转而向“物质化”靠拢。
5、疗效不确切,许多医生不认可。
6、对于医馆而言,如果颗粒剂份额大,会消灭药材的差异性。医馆没有定价权,颗粒剂竞争会导致诊所毛利率下降,甚至流失。
— 中立方 —
@浙江某医馆
@上海某医馆
@江苏某医馆
@广东某医馆
@广东某医馆
@广东某医馆
@北京某医馆
@北京某医馆
@福建某医馆
1、听说某医馆现在一个月30万左右!患者需要、他们有限定开方的医生(不是所有医生都可以开)、有位体制内的医生一天可以开颗粒剂7万以上、中药材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大的量;公立医院坐诊的医生有开颗粒剂的习惯、实际理论上没有影响中药材饮片的销量、可以作为补充!
2、关于颗粒剂我们医馆已经纠结了快一年了,到底要不要上?也是有患者要求(简单、便捷)、外面的其他医馆都有,为什么我们没有?解释的时候很苍白:我们一直都比较传统、全职坐诊的医生近期都没有接触过颗粒剂!
3、没有上颗粒剂、我们医馆内心是想保留中医药的本色,对于颗粒剂的实际效果我们还是持谨慎态度、不会贸然上架!
4、中药饮片最起码我们可以看得见,颗粒剂的投料我们看不见?所谓的“全成分提取”还是从“化学”角度去看待中药材的“有效成分”、但是我们经常说“中药材治病疗效的不一定是所谓的有效成分、太狭隘!
5、颗粒剂的单价高、损耗低、调剂简单卫生、经济效益高、医生的提成高(经济效益好)、医馆的效益能保证!而且灰色收入渠道多;中药材相反!
6、颗粒剂对于常见疾病(头疼脑热)还是有一定效果、对于慢性疾病或重症是“束手无策”,中药材基本上都是可以搞定!
7、颗粒剂可以做为补充、不能完全替代中药材饮片!
@湖北某医馆
中药颗粒剂受欢迎的主要原因对患者来说是服用方便;对医馆来说多一种剂型多一种产品销售模式。特别是在生活节奏快的一线城市较受欢迎,但在武汉并没有太受欢迎。
我的判断是颗粒剂不会成为中药主流,但是会进一步占领市场份额!
其一,相对于传统汤剂价格上高30-40%,对于慢病患者不具备性价比优势;
其二从疗效来说还没有科学依据证明处方颗粒剂和汤剂同等药效,真正治疗疾病大多还是会选择传统剂型,但在替代养生保健品层面上会凸显优势;
其三从医馆经营者来讲利润空间比传统饮品低,且匹配调配机的话,颗粒剂厂家与医馆合作有门槛,利润方面不具备诱惑力。
然而,随着国家对颗粒剂生产厂家的开放,主流媒体的宣传推广,厂家的竞争加剧,医馆合作的门槛降低和利润空间的提升,颗粒剂会越来越受欢迎,但饮片不会有重大冲击。
@江西某医馆
从目前的市场发展来看配方颗粒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肯定有一天会占市场的主导地位,这个是大的趋势,谁也改变不了的。
现在问题是配方颗粒的标准,因为国家标准一直没有出台。每个生产企业的标准都是企业标准,每个企业的工艺都有所不同。配方颗粒到底有没有效果,我觉得就是要从工艺的角度来看,剂型本身,我觉得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现在很多人探讨配方颗粒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效果,都是停留在剂型本身来讨论的,我觉得剂型本身不重要,工艺才是最主要的。
不是说饮片、汤药、或者中药配方颗粒这种剂型好与不好,而是说你的原药材达不达标,你的药材真伪优劣问题能不能解决。配方颗粒来讲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你的配方颗粒采用的原料够不够道地,原料选用的是不是优质的,生产工艺到底符不符合要求呢,到底能不能够真正的还原它的药性呢,我觉得这些才是最重要的。
当然,现在各个配方颗粒工厂的工艺不同,百花齐放,其实也是一件好事,我们传统的药品生产工艺都是国家通过要点或者通过一个行业标准,大家都是统一的。然后在标准上面的统一的工艺上面可供参考。大家用不同的方法生产的配方颗粒,最后市场会去检验,专家就会去检验谁的配方是真正有效,谁的品控是做的最好的,那么未来大家就向更好的标准去学习,慢慢走向统一,我觉得目前这种状况是一种合理的存在。
对于我们医馆的经营者来讲,虽然我们在坚持传统,坚持用中药饮片,更准确地讲,配方颗粒和中药饮片,我们可能会长期并存,但是从经营的角度来讲,其实我们更喜欢用配方颗粒,因为使用配方颗粒有几个好处:
第一,如果智能调配机上来。那么我的中药调剂人员的人工开支会大大降低。因为机器可代替很多人,第二,客户使用方便很多。
第三、大部分的医馆都是提供免费煎煮服务的。免费煎煮是很大的成本,如果所有的人都用的配方颗粒,我就不需要提供煎煮服务了,煎药房的空间、煎药的人,我都可以省下来,水和电都可以省下来。
第四、医馆的中药房。我们是开放式的,有很多医馆都是封闭式的药房,药房的卫生确实比较难弄。那么一个是卫生整理整顿有很大的难度,导致有药房的地方全是灰尘,养护非常难做。第二个,中药饮片在南方梅雨季节、夏秋季节特别容易发霉变质,养护成本高,中药仓库要24小时开空调。配方颗粒保存没那么多要求,不会长虫、发霉,对于仓库的占地面积要求也不大。
我现在所担忧的是:由于中药饮片和颗粒之间的价格会有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因为如果配方颗粒等同于这个中药饮片去配方的时候,配方颗粒有一个加工的过程,这个成本摊上去以后,相应的患者的均贴价应该是上升的,但目前我们发现现在有些中药品种价格反而是倒挂的,也就是说,配方颗粒有些是比中药饮片要便宜的,这个就值得探讨了,你用的饮片道不道地,含量道不道地?
这样的话这个行业就比较令人担忧了,配方颗粒的好处就是对中药材的性状可能没有什么要求,大一点小一点都行,也不要求他要多美观,更不要求他切成漂亮的片型,基本上对它的要求就是一个含量,含量达标了它就达标了,这样是不对的,我觉得配方颗粒要对它的原材料标准也要进行严格控制,原材料的含量、产地,优劣都要有个控制。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这个中药饮片未来会是奢侈品,只有那些真正对中药饮片的道地产地、对它的外观、几个品像要求很高的患者才会有资格去消费高端的中药饮片。而大众化的中药可能都会被几个配方颗粒代替,那就普通老百姓未来就是配方颗粒了。所以我觉得未来会成为奢侈品,只有那些真正精制的、道地的,优良的的中药饮片才会出现在药房,而价格却是很贵很贵的。
你家医馆有上线中药配方颗粒的打算吗?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跟我们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