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特刊]王友燕的诗《心灵的芳香》
心灵的芳香
——记鄂州市第三届道德模范李桔兰
王友燕
“我叫李桔兰,爱人叫刘玉彪”
“我在娘家老二,婆家老大”
李家有七个闺女,两个男儿
刘家有七个男儿,两个闺女
多么有趣的两个家庭
多么奇特的人间奇缘
听到李桔兰老师的名字
情不自禁联想起许多耳边经常听到的词语
“园丁 ”、“ 粉笔”、”蜡烛”
春天满园盛开的桃李
还有夜深人静时,窗前
那朵散发着幽香的米兰
“她是我的嫂子,比我娘好”
“她是我的老师,比我娘亲”
1982年,22岁的李桔兰
带着高考失利的忧伤和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憧憬
从烟雨蒙蒙的白雉山下李秀七
嫁到了库区山水之间的大刘福
从一个小山村到了另一个小山村
她变了
变成了每天给弟弟妹妹
边做饭边讲故事的农妇
变成了每天在渡口
护送孩子们上学放学的安全员
变成了嫁进村里来的“最美媳妇”
变成了小山村夜空中“最亮的星”
是的,她变了
变成了石桥水库边一道最美的风景
1986年的三月
那个桃花盛开的季节
从第一次走上讲台那天开始
她那温暖的笑容像大海上明亮的航标灯
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
一路启航,照亮了山村库区孩子们智慧的眼睛
年复一年
一批批孩子在她的笑容里学习、成长
日复一日
如水年华在三尺讲台上悄然流逝
曾几何时
贫困无奈的生活,让她选择离开故土
曾几何时
夜以继日的思念,让她又重新回到学校
曾几何时
张牙舞爪的病魔,让她无力久站
曾几何时
多几分钟的讲课,让她觉得头晕目眩
曾几何时
坚强已成为她的一种“习惯”
还记得吗,26岁那年
三个嗷嗷待哺的幼儿没有奶粉整夜哭嚎
八个弟妹,两位老人……
生活压得她喘不过气
还记得吗,32岁那年
她曾经有过机会在大都市过另一种生活
但两个月后,放心不下山里孩子们的她
选择重回山村
还记得吗,42岁那年
两个双胞胎女儿考上大学
一家人喜上眉梢,可她却
为孩子的学费黯然神伤
最后,在亲朋的帮助下
总算凑齐了女儿一年的学费
还记得吗,2008年的5月
那个草木葳蕤的夏天
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
她住进了医院
切除了子宫、卵巢
切掉了输卵管和盆腔淋巴组织
痛苦的化疗和药物治疗
让她全身浮肿,头发掉光
每天醒来,仍是记挂着山里的孩子们
仿佛看见那一双双渴望知识的眼睛
“孩子们就是我治病的良药!
只要我生命在一天,就不会离开这三尺讲台,不会离开山里的这些学生。”
学校领导、医生和家人
都拗不过她的再三请求
不到三个月
她又重归讲台
还记得吗,2011年农历正月十六
因过度劳累和术后感染,她再次住进了医院
倔强的她不顾家人和医生再三劝阻
病情刚有好转,就回到了学校
还记得吗,那年的3月5日
她突然昏倒在厕所里,幸亏被同事及时发现
“在家休息,心里总不踏实。
孩子们的课落下了,以后不好赶。”
没有豪言,没有壮语
日子在平淡中坚持着
须臾之间,三十五年过去了,
从长发飘飘到两鬓斑白
她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山村的孩子
她用坚守诠释着对山村孩子的那份挚爱
今天,她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上
播种着爱,播种着希望
爽朗的笑容
依然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温暖
静静的深夜
那一盆米兰绽放着光芒,芳香沁人心脾
王友燕,女,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鄂州市作协、民协会员。作品散见于《国家诗歌地理》《散文诗》《中国文学》《湖北文艺丛书网络卷》《中国唯美诗歌精品选》《汉诗鉴赏》《当代汉诗》、台湾新闻报副刊等纸刊和国内外网络平台。著有诗集《爱的盲文》。
《新东西》编辑部
主 编:向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