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坊——意蕴深远的文化内涵(八)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始于汉代。北魏孝文帝大力提倡儒学,也崇奉佛教。据《洛阳伽蓝记》等记载,太和元年(477),全国佛寺6400余座,至北魏末年(534)则达3万余座。南朝梁武帝天监三年(504)下诏“舍道归佛”,敕修大寺10余座,全国2800余座,仅建康就有500余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便是对佛教盛况的描写。帝王提倡佛教,认为佛教“进可以系心,退足以招劝”,“则吾坐致太平,夫复何事”!隋唐时佛教在统治阶级扶植下,进入鼎盛时期。佛教主张“有生皆苦”、“四大皆空”,惟有“遁入空门”、“出世”和“涅槃”(超脱生死),入西天极乐世界,让灵魂永生。
浙江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胜境石牌坊屹立在海边。航船驶到悬崖下即可瞻望到“同登彼岸”四个大字。立于牌坊下,可眺望浩瀚的大海
浙江普陀山山顶牌坊,赫然矗立在万绿丛中,像一尊玲珑剔透的玉石,使得蓝天更蓝、白云更白,使得静谧的海天佛国更有了生气
许多佛寺前建有牌坊,由于受佛家思想的约束,而成为佛教文化的载体。从五台山寺庙牌坊即可以看得出来。 五台山南山寺石牌坊位于五台县台怀镇南山腰,始建于元元贞初年(1295),明嘉靖二十年(1541)重修,清代重建。为三间四柱三楼石坊,歇山顶,斗拱仿木结构做法,用石砌出立柱、额枋、花板、摺柱和三道圆券门。明间龙凤板上题刻“信天由命”四字,直接道出佛家“出世”思想。石坊造型雄浑稳重,而顶部又显灵巧飞动,颇富艺术性。
五台山龙泉寺石牌坊位于五台县台怀镇九龙岗山腰,因寺旁有泉名“龙泉”,故寺亦名“龙泉寺”,始建于宋,明代重修,清末民初重建。从山下登108级石阶,即达山门前赫然矗立的汉白玉石牌坊。这座石坊完全仿木坊建造,为三间四柱三楼歇山顶,精雕细刻,惟妙惟肖。屋顶圆雕龙吻、戗兽,透雕空花脊,檐下雕斗拱,并悬“峻凌霄汉”竖匾,垂花柱、额枋、花板、须弥座均深浮雕人物、莲花等图案,特别明间挂落透雕“二龙戏珠”,更是玲珑剔透、技艺精湛。龙吻、龙会柱、龙挂落也表现了龙泉寺“龙”这个主题。龙戗柱与石坊融为一体,是不想让人感到是后来添加的,但从造型和结构上看仍显多余。从建筑艺术的角度看,这种“雕缋满眼”、遍身雕饰,缺乏“有无相生”的主从、繁简对比,显得过于繁琐。
五台山菩萨顶灵峰胜境坊在台怀镇灵鹫峰顶,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原为大孚灵鹫寺真容院,亦称文殊院。始建于北魏,明永乐时改建称文殊寺。后喇嘛教徒进驻五台,由扎萨克喇嘛主持和管理,菩萨顶成了喇嘛庙之首。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多次朝拜五台山,赐予特权,享有殊荣,修建庙宇,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遗物。山门内中轴线上有天王殿、文殊殿、大雄宝殿,山门外屹立着三间四柱七楼的“灵峰胜境”木牌坊,坊前临石阶108级。这里山峦环抱、古木参天、地势高耸、台阶陡峻,黄瓦红墙,钟声梵呗,一派佛国意境。云阶和龙泉寺的石阶都是108级,可能意指三十六颗天罡星加七十二颗地煞星共108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