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这三个字,学好语文不用找老师
教育·美文·感悟
经常有人问我学习语文的技巧,甚至有人会找我,让我帮忙请老师给孩子补课。
说实话,我一向不赞成给孩子补课,尤其对于语文科目的学习来讲,更是觉得补课没有太大必要。
刻薄一点说,就算老师把那几篇课文讲得天花乱坠,也没有啥用,对语文素养的提高,对考试成绩的提高,都影响不大。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其实学好语文的诀窍无非是三个字,只要能做到这三点,孩子的语文成绩想不好都难。
一是“读”。现在的高考,题型就是阅读与写作,而阅读,是这一切的基础。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里面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我的孩子在去年的高考中,语文得了135分,虽然不算太高,但也差强人意。因为他平时把大量时间都用到了相对薄弱的理科上面,在语文上并未分配更多的时间。之所以成绩尚可,原因就在于,他从小有较好的阅读习惯。
这一点,和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的经验不谋而合。他儿子的语文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他认为,这不是语文老师的功劳,而应归功于阅读。正是长期的阅读积累和感悟,提高了孩子的语文涵养。
所谓开卷有益,如果孩子从小养成随手拿一本书读的习惯,那么,他的语文成绩肯定不会太坏。
二是“记”。这里面包含“记忆”和“记录”两层意思。
阅读的目的,是“读以致用”,这就需要我们有意识地进行记忆。
而所谓好脑子不如烂笔头,即使年轻人记忆力好,也有遗忘的现象。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既可以增强记忆,又可以为自己将来写作留下素材,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作为一个曾经在报刊杂志发表过数千篇文章的写作者,笔者就从中受益匪浅。虽然写的都是些被称为“豆腐块”的千字小文,但想要写好,能够引起编辑的注意,也需要材料的积累才行。
有编辑就曾私底下向我询问过,丰富的事例从何而来。我的回答是,我有长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名言名句也罢,新鲜材料也罢,一时的感悟也罢,都记下来变成自己的“存货”,迟早有一天会派上用场。
当“存货”越来越多,你就会发现写作时不是例子太少,而是多得难以取舍。
三是“写”。学语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
其实,只要打好了前面“读”与“记”的基础,“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看到一篇好的作品,自己也会有写一篇的冲动。
此时,最难的事情,反倒变成了最容易的事情。
如果说诀窍,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写日记。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苦恼:头脑中的想法很多,下笔时却很难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原因就是练得太少。
通过写日记的方式,可以有效锻炼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在写文章时就不会生疏。
只要孩子能够做到“读”、“记”、“写”三点,长期积累下来,语文素养会达到一个相当高的层次。
到时候,语文老师的作用,只不过是告诉孩子一些答题技巧,以及在学习上进行指导和点拨而已。
这样的孩子,在平时根本用不着费多大力气,就会让自己的语文成绩保持在较高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