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明朝书法,绝不能错过这几位!
明朝像宋朝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
法帖传刻十分活跃。
由于士大夫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
影响书法创作。
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
未能上溯秦汉北朝,
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
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
至永乐、正统年间,
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直翰林院和文渊阁,
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
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
士子为干禄也竞相摹习,
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
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
明代近三百年间,
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虽然,
近代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
“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
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但是,
明代也涌现了一些有造诣的书法大家,
比如:董其昌、文徵明、祝允明等。
今天,
书画君就以时间为单位,
带大家一起走进“明朝书法会”,
有哪些书法家我们应该记住呢?
第一阶段——明初
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
沈度、沈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
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
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
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朱克。
和祝允明、文徽明、王宠"三子"。
· 沈度《敬斋箴册》 楷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沈度《隶书七律诗》 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沈度《行书七律诗》 纸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沈度善写各体,
其书婉丽飘逸,雍容矩度,
董其昌对二沈颇推崇。
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
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
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
馆阁体崇尚法度谨严,丝丝入扣,
清秀耐观,没有病笔,
这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到的。
没有十几年乃至数十年的临池不辍,
要写出象样的馆阁体,那是不可能的。
· 刘基《行书春兴八首诗卷》 上海博物馆藏
此诗卷是刘基书写自作的春兴诗八首,
书法劲挺流美,
有赵松雪行书清丽秀美的特点,
又有唐楷严谨庄重的意味。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
温州文成县南田人(旧属青田县)。
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
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
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
在文学史上,
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擅长行草书。
· 宋璲 《敬覆帖》 草书 纸本 故宫博物院藏 可嘉扫描
宋璲精篆、隶、真、草,小篆之工,
为国朝第一。
此《敬覆帖》为宋璲传世仅见的墨迹,
用笔流畅劲健,长于结势,时出章草笔法。
明方孝孺称之“如天骥行中原,一日千里”,
形象地概括出宋璲草书的艺术特点。
· 祝允明行书秋轩赋轴 上海博物馆藏
此件作品为祝允明二十七岁时所作,
因此书风近松雪道人。
· 祝允明《自书诗卷》 纸本草书 上海博物馆藏 滑动查看全卷
· 祝允明《行楷洛神赋》卷 上海朵云轩藏 滑动查看全卷
祝允明的楷书早年精谨,
师法赵孟頫,褚遂良,并从欧,
虞而直追“二王”,
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
他的草书师法李邕,
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
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熳。
人称:“枝山草书天下无,妙酒岂独雄三吴!”
· 文徵明《小楷归去来兮辞》纸本楷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文徵明 小楷《草堂十志》 故宫博物院
· 文徵明 小楷 前后赤壁赋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其诗、文、画无一不精。
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文徵明在书法史上以兼善诸体闻名,
尤擅长行书和小楷。
文徵明的小楷特别精细工整,
主要来源于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和
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
法度谨严、笔锋劲秀、体态端庄,风格清秀俊雅,
晚年八十岁以后的小楷,尤其见功夫。
他的传世墨迹很多。
第二阶段——明中
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
书法开始朝尚态方向发展。
祝允明、文徵明、唐寅、王宠四子
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
取法弥高;笔调亦绝代,
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
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 性化的新境域。
· 唐寅《行书七律诗轴》 苏州博物馆藏
· 唐寅 《行书自书诗》纸本 行书 滑动查看全卷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
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
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
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
唐寅的书法不及绘画、诗文出名,
但天分也极高。
他的书法主要学赵孟頫,更受李北海影响,
俊逸挺秀,妩媚多姿,
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
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
· 王宠《草书山庄帖》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王宠《草书崔颢诗》轴 纸本 行草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王宠,初字履仁,后改字履吉,
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
他一生用心诗文书画,
兼擅篆刻,放意山水,才高志远,
于诸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并称“吴中三家”。
其中尤以书法最为知著,
他诸体皆能,以小楷、行、草最为擅长,
取法魏晋,浸淫于钟、王,道正功深,
书风趋于端庄古雅,
在吴门诸子中,他的书法之趣味尤高。
第三阶段——明末
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
书法上追求大尺幅,
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
横涂竖抹, 满纸烟云,
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
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
黄道周、王铎、倪元璐等。
而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 张瑞图《行楷心经轴》纸本行楷书 上海博物馆藏
· 张瑞图《西园雅图集轴》纸本行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宗唐宗晋的明代书坛,
张瑞图敢于在赵孟頫书风的笼罩下,
以直率自然的挥运,
不拘常规的用笔、大写意的气势表现动荡时代,
激越躁动的心态,力矫颓靡的时弊,
这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是有很大贡献的。
他所开创的奇逸书凤,
是自帖学以来从未有过的。
在他的影响下,
其后的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等人
亦为一时风气所趋,
力振摩刻之风,颇能振聋发聩,
开启了晚明书坛改革鼎新的先河。
· 黄道周《自作诗六首诗册》纸本 楷书 浙江省博物馆藏
· 黄道周《雨滞庙湾诗扇》金笺草书 上海博物馆藏
黄道周他被视为明代最有创造性的书法家之一。
他的书法擅长楷书、行书和草书。
他的行书和草书,
行笔转折刚劲有力,体势方整,书风雄健奔放。
他的楷书主要学习钟繇,
比起钟繇的古拙厚重来,
更显得清秀、飘逸。
从黄道周书论中,
反映出他对魏晋书法是比较倾心的,
尤其对钟繇、索靖等具有古朴书风的书法更为欣赏。
· 董其昌 《酒德颂》
· 董其昌《白羽扇赋》
董其昌的书法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
吸收古人书法的精华,
但不在笔迹上刻意模仿,
兼有“颜骨赵姿”之美,自成一格,
其书风飘逸空灵,风华自足。
笔画园劲秀逸,平淡古朴。
用笔精到,始终保持正锋,
少有偃笔、拙滞之笔;
在章法上,字与字、行与行之间,
分行布局,疏朗匀称,力追古法。
用墨也非常讲究,枯湿浓淡,尽得其妙。
· 王铎 《临阁帖轴》 1631年 草书 南京博物院藏
· 倪元璐《赠行之杜甫诗句立轴》纸本行楷书 上海博物馆藏
说到明朝书法,
请不要错过以上这些书法家。
快和书画君说说你最喜欢的是其中哪位呢?
他倾尽一生力挽国画颓势,被誉为"唐寅以后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