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文创|《哪吒》成又一现象级国漫,传统IP是一座宝藏
据猫眼实时票房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仅上映六天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综合票房就已超过11亿。
《哪吒》的出现,无疑为国漫传统IP的崛起再添佳绩。
对传统故事设定的颠覆和创新
首先在形象上,《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形象就完全颠覆我们之前对于哪吒的认知,显得“魔性”十足。顶着齐刘海、挂着黑眼圈、一口小尖牙,平时一副苦瓜脸,走起路来吊儿郎当,这样的哪吒是人们很难想象的。
因为外表“魔性十足”,且身为魔丸转世,所以人们心存偏见。不被人接受,内心的孤独、自我的否认,甚至还有一段“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的口头禅,都为后来的“我是谁由我自己决定”的觉醒做了铺垫。
此外,更重要的是,影片在设定上,对人物关系进行了梳理。
曾经的反派东海三太子敖丙变成了一心为了复兴龙族的善良纯美少年,太乙真人变成了骑猪的油腻大叔,申公豹变得结巴,而李靖也俨然成为了一个慈父,一心只想救下三年后即将死于天劫的哪吒。
这种父爱如山却“不轻易表达的父亲”角色也与当下广大的中国父亲的性格非常相符,能够引起观影群众的共鸣。尤其是现在暑期一家人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是非常平常的一件事。如果像以前以父子矛盾为主线、以“哪吒自刎”为高潮演绎故事,虽然向经典致敬,但很难在观众心中产生共鸣。
《哪吒之魔童降世》表达了一种“遵从自己内心,我是谁由我说了算”“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这种热血、以及个性的释放,与当下年轻人的喜好和追求也是契合的。
同时《哪吒》在立意上也非常深刻,讲述了一个打破成见、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里的故事。影片模糊了寻常意义上的正反派,人物之间只有立场不同、经历不同,没有绝对的正反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立体,变得有血有肉。
精益求精的创作
导演饺子在《哪吒》中,一人身兼多职:从剧本到制作,从美工到特效,带着1600多人制作出这部电影,每个环节都参与,包括表演,特效方案等。
这部电影最终写了66稿,历经两年剧本打磨、三年制作,由60多家制作团队、1600多位制作人员参与。全片特效镜头占了近80%,由全国20多家特效团队制作完成,这部电影的成功是许多人的努力。
剧本磨得很辛苦,饺子觉得画分镜头之后,就不会这么难过了,“没想到分镜头也画得非常累,每个细节、每个镜头挑,分镜头一共有五六个版本,最开始有5000个镜头,后来改了将近2000多个镜头。删掉这么多镜头,分镜师也被我们磨得疯了。分镜头磨完了,开始配音、做动画……一路走来,每次都是挑战自己的极限,最后能够完成,我觉得也算是一个奇迹了。”
影片的质量就是在这些细节的打磨中,一点一点提升起来的。
传统IP是一座宝藏
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成为国产动画经典,陪伴着70后、80后的成长,同时也让哪吒这个形象深入人心。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的旋律,则是一代90后的童年回忆。
近几年,观众对于传统IP的期待和支持都是有目共睹的。除《哪吒》之外,此前改编自神话经典人物《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大圣归来》,改编自白蛇传的《白蛇:缘起》,都收获了良好的票房和口碑。
有人说,“封神电影宇宙”即将开启,是时候以电影的形式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了。山海经、封神榜、西游记,这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IP形象进行创作衍生。
这些有传统文化做支撑的IP,既有着大量的受众,又有着完整的世界观,可以说不仅中国电影的富矿,也是所有IP产业的宝藏,正期待着后人的挖掘。
传统IP改编已经成为影视圈产出的重要方式之一,但重点是如何在传统中改编出新意,在符合当代潮流的同时,运用最新技术,实现剧情升华和人物形象的立体化。
不管怎么说,《大圣归来》、《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一系列的高品质国产动画电影已经让大家看到了光明的未来,大家都期待接下来出现更多的好作品。
小结
在传统IP改编已经成为普遍的现在,影视作品的质量是票房和口碑好坏的关键。只想着靠IP圈钱,没有创新、没有花费心血去用心创作的影视作品是注定不可能成功的。
《哪吒之魔童降世》成为爆款的背后,是整个制作团队的心血。只有用心梳理故事情节,在人物设定和人物关系上大胆创新,包含一定深刻的哲学思考,才能给现如今口味越来越刁的观众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传统IP是一座宝藏,中国5000年的历史和文化典籍是多么的浩如烟海,这中间包含着数不胜数的有价值的IP。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包装、再创作,将其打造成属于中国的、有商业活性的国际级IP。
图片来源:网络平台,版权归其所有
— 点击下图,了解风景文创 —
About Us
风景文创|旅游文创综合开发运营商
—
品牌战略与形象设计 | I P 创意与产品研发
标识系统与空间提升 | 运营管理与营销推广
Contact Us
010-56100179
18611471478 18519500979
bescci@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