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头山石窟:向南以北,向南龙门,以北云冈

从平城前往洛阳的路线是基本明确的。这条沿从平城(大同)出发,沿晋阳(太原),上党(长治),经高都(晋城),再由太行径翻过巍巍太行山,越过黄河抵达洛阳的交通路线。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由平城率军南征, 就是经太原和建州而抵洛阳的。迁都洛阳后, 北魏官员亦常冬居洛阳, 夏还平城,因而频繁往来于两京地区,太行山麓这一交通线就变得更为繁忙。沿线发现的大量石窟寺遗迹就是例证。而在这条交通线上规模较大,比较有代表性的石窟寺遗迹便是位于山西高平的羊头山石窟。

去岁今日,我们走太行八陉中的白陉,从河南辉县薄壁镇出发,经马疙瘩乡,穿过黄围山,到达陵川。从陵川开始游历晋东南。现在想来,那依然是个美好的日子。半夜的太行山,峡谷幽深,天上繁星点点,那景色如痴如醉。在经历了摩托车坏在马疙瘩乡的危险后,我和老白幸运的找到一个大叔,帮助我们脱困于崇山峻岭之中。沿路的白径也没能好好拍。不过那次游历,不仅仅尽数遍览诸木构,彩塑,壁画。也非常幸福的去了羊头山石窟。

所以我说羊头山是个驿站。是哪个累了疲惫了能歇歇脚的驿站。我想那些南下北上的人们,或许也一定在累的时候,站在羊头山山顶,回望一下来时的路,再看看前方不远即将进入中原的路。那种感觉一定如我一般,感觉到无尽的幸福围绕着自己的周围。

羊头山石窟在高平城北的羊头山上。羊头山为太行山余脉首阳山之主峰, 海拔1297 米。因山势高峻, 状若羊头而得名。山居高平、长治和长子三县市交界处。峰顶北为长治县界; 西北属长子县; 南归高平市。石窟即开凿在山南坡。根据调查简报的报告称,从山顶至半山腰可以分成10个区域, 共计洞窟9个, 摩崖龛像3处。此外还有北魏至唐代石塔6座,北魏造像碑1通。半山腰还有清化寺遗址),遗址主殿有唐代石雕佛像3身。

昔日的遗址我未曾找到,那三身唐代石佛已经移入新盖的房子里,荒凉早已不存,取而代之的如旅游区般的热闹。

造像塔。北魏,位于羊头山最高峰处。塔座雕一伏羊,塔身为正方形,四面雕刻佛龛。塔顶系一四坡水式的屋顶,其形制极为少见。

石塔。唐,此塔为圆形塔,密檐。塔位于山之最高峰。

羊头山石窟洞窟规模均不大,大概均是自当地僧徒和世俗善信之手, 它应是清化寺的附属体,石窟也是僧俗信徒礼拜和禅观的场所。羊头山主要洞窟开凿于北魏时期是确信无疑的。

向南以北,无论你是北望云冈,亦或是南向龙门,在这个南来北往的交通线上,总有这么一处心灵的驿站。人们竞相登高望远,参禅礼佛,以期达到心灵的慰藉。而无论你是多么的风尘仆仆,站在羊头山山巅,清风拂过你的双颊,旅途的劳顿,仕途的失意,以及对远方亲人的思念,或随风消逝,或寄以远方,风往北吹,带走你对故乡的无尽的思念和对亲们深深的问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