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名单新鲜出炉,朋友圈又兴起了“国保热”。大家纷纷晒都去过那些“国保”,那些是“躺进的”,那些是想去而又未去的,那些是错过的云云。我也忍不住看了一下名单,发现没去过总是比去过的多,面对电脑的时间总比在路上的时间多,人生几多不如意,可见一斑。有些擦肩而过的真的就擦肩而过,或许今生很难再去,有些已经专门寻访过的旧迹,已然荣膺“国保”,内心禁不住兴奋与激动,为这些历史遗迹喝彩,也为追忆一段走过的路而回味无穷。旅行就是这样。旅行之前的无限期待,旅行时的遇见和相逢,旅行后的回忆构成了时间上的三个维度。而从自己居住的地方到别人的地方,又完成了空间上的转移。时空的交错间,我们遇见了自己,也找寻到自己。而古迹不然,他们已经屹立千年,看透了时间,看穿了空间,她不会去找你,而只会静静的待在原地,等待着你的到来。就比如汾河畔的静居寺石窟。为了看她一眼,我们从太原出发,绕了一大圈,方才找寻到。丁酉中秋,余和血舞少爷,小茶,晋王大保,宜宾客骆哥畅游并州。爬龙山,赏童子寺,去明秀寺,享受宁静的华丽时刻,与一尊尊彩塑相见,一铺铺壁画相逢,美妙而幸福。翌日,作别骆哥,我们继续北上,绕阳曲而不入,直奔汾河两岸的遗迹而去。(山河旧梦 | 丁酉中秋晋北行纪(上))
车行高速,满眼望去尽是群山和蜿蜒曲折的汾河。一个小时候,在连续穿过很多个隧道后,我们下高速了。好歹即将要寻访的静居寺石窟离高速口不远,往回折返数公里,便到了丰润镇丰润村静居寺石窟门口。此时大门洞开,门口还停着一辆京牌汽车,以为是同好,结果进去发现一个女生正在山崖上攀爬看窟,再仔细一看,并不认识。
过往匆匆的又何尝只是古迹,还有那些路过的人们。
静居寺石窟临南崖开窟,对面正好是汾河。原寺在抗日战争时期被烧毁,现仅存石窟九个,依山势凿刻功德碑两通。窟坐东朝西,凿于离地面25米的半山崖上。石窟总体皆平面方形,四壁垂直,一面开门,三面造像,窟顶部为平顶或略带弧度。第一、三、五窟门楣雕有火焰纹装饰,每窟内雕有佛像十尊,四壁三龛,每龛一佛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造像面相丰润、颐颊饱满、体形健美,唐风尤甚。崖上有摩崖碑刻两通,可惜漫漶不请,有只言片语道:“ ……岁次丁丑七月辛酉朔十五日乙亥建立 ”,可推出唐仪风二年的信息。
窟因寺而名,不过寺早已无存。在汾河对岸还有千佛洞区区几窟,南北隔汾河相望,号曰千佛静居。古代石窟寺的开凿大抵都处于交通线要道,临河而开成为常态,这样大环境下交通便利,小环境下空谷幽静,既有利于行人参拜的时间需要,又符合佛教所需相对安静“坐禅念定”的空间要求,千佛静居便是又一例证。不过由于时间原因,我们只捡了静居寺数窟随意一观。即便如此也是幸运,刚上车没多久,大雨便倾盆而至。不过再耽误刻钟,肯定在静居寺要淋成落汤鸡。
寺外两窟,被盗极为严重,看茬口,被盗时间应不远。所有文物中,石刻类被盗最甚,这些割下,凿掉的石刻摆在家里,办公室,博物馆真的美吗?失去了原址的文物是没有灵魂的文物,摆放在干净整洁的厅堂之上,不是文物,也非造像的悲哀,是一代人的悲哀。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得到我们想要的很容易,然而失去我们拥有的更容易。子子孙孙不会永远被庇佑,失去了灵魂的文物,像极了香火湮灭的那一刻,不是造像的末日,而是文明的终结。
关注山河旧梦,一起浪迹天下,追寻你梦里的旧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