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万佛洞 | 华藏世界,十方佛刹
位于宁武县宁化古城一侧,汾河河畔宁越山山腰之上的万佛洞乃是一代高僧妙峰禅师所建。
妙峰, 俗姓续(一说徐) , 名福登, 山西省平阳府临汾县人,晚年为五台山护国圣光永明寺(今显通寺) 的住持, 是明代著名的高僧和建筑家。
妙峰禅师德高望重,声名显赫。憨山大师认为“我明二百余年,其在法门建立之功行, 亦唯师一人而已”,就是在两千年来的中国佛教史上,他也“当与清凉、东林比隆矣! ”。
妙峰禅师出身寒微,幼年双亲早亡。十二岁出家。十八岁孤身到蒲州万国寺,拜郎公为师。二十二岁,入中条山栖岩兰若,修习《华严经》,鹄立三年,妙峰禅师方有开悟。万历三年,妙峰与憨山大师一同自河东去五台,寓居塔院寺。万历六年四月, 妙峰禅师和憨山大师为报其父母的生育之恩, 发愿手书《华严经》各一部。妙峰禅师为剌舌血和朱书写, 憨山大师是剌血泥金书写。妙峰禅师在五台期间,不惜奔波劳累,募捐金铜主持营建了显通寺文殊铜殿。
穷苦交加的幼年生活,锤炼出妙峰禅师坚毅的品格和钢铁般的意志。佛教的济世利人思想激励着他修桥铺路、建寺造像, 做尽善事。万历十二年,妙峰禅师在芦芽山静修,修建永慈大华严寺。万历十七年,妙峰送《藏经》至云南鸡足山,返回故乡时,应山阴王之请,修复了万固寺万佛殿等。万历二十二年,万固寺竣工。妙峰禅师返回芦芽山永慈大华严寺时,路过宁化,见宁越山壁立千仞,一平为掌,认为是一处佛山圣地,遂主持开工兴建,凿山为室,是为万佛洞。
这段记载清晰录在《憨山大师梦游集》中:
妙峰“过宁化,见石壁干仞,一平如掌,师喜之。乃凿为窟,深广高下,各三丈五尺。雕华藏世界十方佛刹,图万佛菩萨像,精密细妙,遂成一大道场。”
万佛洞主洞为平方正方形石室,其风格承袭南北朝晚期石窟风格的构造手法。包括仿木石门窗、浮雕窗棂、匾联、撑洞柱、藻井等,均为一次刻就。
主洞呈方圆状,洞口上端石壁上大书“万佛洞”三个大字,上又有莲花造型浮雕,左右石壁上有对联一幅,上联为“智海圆充合万象而不遗纤芥” ,下联为“真空方广现森罗而不隐微毫” ,横批为“华藏海” ,书法苍劲有力,古朴大方。
洞内正中塑一佛二弟子,一佛为后世重妆,与宁武城内万佛寺风格一致,二弟子为新塑。四壁和顶部塑万尊石佛,以为“华藏世界十方佛刹” ,故名“万佛洞”。这些石佛每尊高约20厘米,工法精致细腻,惜已损毁殆尽。洞中两条支顶石柱与洞体系整体结构,粗可两人合抱,石柱下端彩绘有护法神像,仪态端庄,栩栩如生,上端亦为浮雕小佛。
洞顶设有天花藻井,中为八卦造型,四角书有“华藏世界”字样。藻井中有两条题记,一为明万历十九年题记,一为清光绪六年重妆题记。由此看见,目前窟内的彩妆为光绪时期的重妆。
东西两壁下绘有壁画两组,分别描绘天堂和地狱的场景。
从所雕内容来看,其主体为华藏世界,此为一切世界的总称,包括娑婆世界、极乐世界、袈裟幢世界、胜莲花世界等,这所有世界最后都融入华藏世界。
万佛洞初凿于万历十九年,完成于万历二十三年。建成后,妙峰曾在洞口南侧石壁题诗一首:“岩龛天设自升辟,霄壤浑然一法体。妙相圆充碧障间,灵光深隐丹崖里。施能工,运奇指,凿出慈容无数已。识得白毫处处彰,乾坤何所不如此。”
又在北侧题记日:“本自虚融绝等伦,圆充圆遍彻香尘。飞埃列障含华藏,秉识陶形显法身。妙首音耸溪涧水,真如相睹碧云嶙。毗卢性海浑无际,具眼何劳动口舌。”法师对华严的悟解甚深,不仅造就了万佛洞之华藏世界,更在诗中完全显现出来,一览无遗。
主洞南为登板洞, 有韦陀殿和白衣殿, 以悬吊木板与主洞相通。主洞北有朝阳洞, 俗称水帘洞。
在汾河遭遇大雨,远山苍苍,汾河泱泱,美不胜收。
站在宁越山上,汾河谷底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正如憨山大师所说: “师自发迹操方,住山行履,从来一衲之外无长物,恒随侍者无一人,为所建立, 皆秉明一心,而金钱施利,曾未染指;随立随去,略无介怀;所成大刹十余处,无一弟子为居守;住则随缘,一毫不私;去则若忘,寸丝不挂; 飘然若浮云之聚散、孤鹤之往来。岂非深证唯心,遇缘即宗者耶”
妙峰禅师的高洁品格。宁越山上万佛洞为之铭记,浩浩汤汤的汾河水为之永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