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别诗中的惜惜相别,是真朋友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诗仙李白的一篇名作。小学四年级就学习了这首诗,这首诗几乎以白描式的语言,描写了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孟浩然去扬州时的场景,通俗易懂、画面感强,诗中深刻地体现了李白和孟浩然这一对忘年之交的朋友,在惜惜相别时的情深意长。
经过查资料考证,这首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存疑。
一说是公元730年三月。三十岁的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扬州),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二人在黄鹤楼相见,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另一说法是公元728年早春。二十八岁的李白,出游武汉时,与孟浩然相会于黄鹤楼,写下《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李白和孟浩然的相识。仗剑出蜀、辞亲远游的李白,26岁时,也就是公元726年春天,到达扬州。秋天时生了一场病,就待在了扬州,一直到冬天病好后,才又离开扬州去河南临汝,最后到达湖北安陆,后来在安陆成家,就把家安在了安陆。
李白公元726年在扬州时,与孟浩然相遇相识,此时的孟浩然37岁,比李白大11岁,也相当于忘年之交了。此时的孟浩然已经诗有成名,已经认识了张说、韩思复、卢馔等大家,也在洛阳待了三年想通过这些大家推荐给朝廷,但都没有成功。而此时的李白正是四方游历,想通过结识权贵以求得赏识入仕,可以说此时的李白和孟浩然有相同的前途诉求,有共同语言,且都是有才学之人,二人成为朋友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二人在扬州分手后,孟浩然于第二年(公元727年)到长安科考。在第二年的科考中落第,经宰相张说安排,孟浩然与唐玄宗“巧遇”,可惜一句“不才明主弃”惹怒了唐玄宗,从此断了入仕之路。公元729年,孟浩然离开长安,辗转于襄阳、洛阳、吴越等地,游玩于江南的名山古刹。因此与李白在武汉黄鹤楼相遇只能是公元729年或此之后。
李白在与孟浩然于扬州分手后,第二年也就是公元727年在安陆成家。公元728年春天,确实去了一趟武汉。公元729年,基本是在安陆家里没有出门。公元730年,春天在安陆,主要是向安州长史裴度推荐自己,写了著名的《上安州裴长史书》。夏天,去了长安,向宰相张说和玉真公主等王公大臣推荐自己,没有成功。秋天去了邠州,冬天去了坊州。
通过李白和孟浩然两个人的时间分析,最有可能的见面应该是在公元730年春天。所以在百度百科中,李白词条下关于“开元十六年(728年),土蕃屡次入侵。李白二十八岁。早春,出游江夏(今湖北省武汉市),与孟浩然相会于斯”的说法有误。
在历史长河中,这两年的误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是哪一年写的,都不会影响这首诗成为经典的送别诗。我们来回味一下这首从小就学过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老朋友从黄鹤楼出发告辞,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剩下滚滚长江,向遥远的天际奔流。
小时候学这首诗可能以会背为标准,理解真是说不上的。现在读来,可能会有一点感悟在其中。从字面上看,这首诗短短28个字,有时间“烟花三月”,有地点“黄鹤楼”,有事件“送别”,有结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完整的一个故事。
再结合李白和孟浩然二人的经历和背景,深入分析此诗,会更有另一番意境。二人相识是在扬州,此时已离开扬州四年,老朋友孟浩然要去扬州,李白的送别就显得有点送老朋友去故地重游,寻找回味的感慨意味。同时,扬州是著名的“烟花”之地,二人在扬州时没准曾经一起去青楼畅游,诗中的“烟花三月”也许有此回味之意。另外,二人都刚刚经历求仕失败,患难与共的情谊也让这次分别更显惜惜相别之意,同时也有祝君前途顺利、一切顺意之祝愿。
说句题外话,李白作为孟浩然的粉丝,给孟浩然写过五首诗。包括《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还有《赠孟浩然》、《春日归山寄孟浩然》、《淮南对雪赠孟浩然》、《游溧阳北湖亭瓦屋山怀古赠孟浩然》四首。其中在《赠孟浩然》中,上来就是“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但孟浩然从来没有给李白写过诗,二人的友谊到底是李白的一厢情愿,还是孟浩然只把李白当作一个“小弟弟”看待就说不清了。
注: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