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一一部位:胆穴
部位:在中指第一节两侧中点。主治:心惊、小儿夜哭。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取穴:当中指第一节两侧之中点,共二穴。
手术:以三棱针扎出血。
穴位定位
[诠解发挥]
穴名阐释:董师认为此穴能治胆虚心惊及小儿夜哭,故名之为胆穴。
定位及取穴:胆穴位于阳掌中指第一- 节大侧、小侧中点各穴,取穴仍采用二分点法。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现代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维杰新用:治膝痛极效。
解说及发挥:
1.胆穴治疗小儿夜哭、心惊甚效。
2.本穴位于中指心包经上,治疗膝痛极特效(胃与包络通,治膝之理同内关)。
3.心包经之穴位皆有安神强心作用,心包与胃通,胃不和则卧不安,故治上病。
4.胆虚易不眠,透过心与胆通,尚能治疗胆虚之小儿夜哭及心惊。
5.董师在手术中说:“以三棱针扎出血。”实则以毫针针之即有效,常见老师以毫针治疗诸病。
引申:本穴主治之病小儿夜哭、心惊,有认为与胆有关,其意亦通。实系肝气之病,心包与肝,手足厥阴经同名经相通,故能治之。
心包与肝同名经相通,故亦善治膝痛,盖膝为筋之腑,古人治膝痛之穴以太冲、行间为主,阳陵泉亦治之,皆与筋有关。包络与胃通,胃经通过膝眼,治膝亦同内关。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