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兴波 ▏客家第一菜
作者 ▏卢兴波
这道菜失传了近三十年,原本以为就此失传无法复原。所幸童年记忆尚存一二,近年又遍访东山客家遗老及成名乡厨,经多方讨教,抢救发掘整理,得以复原此菜。也算为传承客家遗产,弘扬美食文化,聊尽绵薄之力。
此菜便是客家人心目中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名菜——“尽都过来”!
菜名霸气而又自信,据说只要此菜一端上桌,周围耳闻目及鼻息范围之内,所有人都会被其色、香、味、形所吸引,立即放下所承事务,全部围拥过来,无一人能够幸免,故名:“尽都过来”!
此菜用料为一种极其珍贵的食材。此物外貌清秀,通体翠绿如玉,形容柔美窈窕,口感清脆淡雅,实乃人间果蔬中之极品!
在下曾在川西高原工作过两年,当地特产一种珍贵食材——松茸,只每年七八月份才有收获,无论炖煮、清炒、油煎俱佳,其味鲜美不能形容!
而此菜性与松茸相近,同样七八月盛产,同样清新淡雅,然却多出松茸一份爽脆。
烹制过程手续繁复,多有讲究,亦算得上风雅。
首先,烹制者必须七日之内不粘荤腥!
事前先行淋浴,再净手。
再将食材于清泉水中反复涤荡,直至完全爽洁无任何秽垢,再置于阴凉恒温处晾干,直到不见一丝水汽残留。
必须取祖传陶瓮,以青城山泉水入瓮,加食盐适量配兑,再空置于十二个时辰后备用。
取晾干后的食材适量,全部浸没陶瓮泉水之中,加盖后以清水将瓮沿封闭严实。再将陶瓮移置僻静恒温,无人察觉干扰之所,静置十个时辰。
切忌:时间不可多一刻,亦不可少一刻。
据说烹饪的最高境界就是尽力保留食材本身的味道,“尽都过来”这种珍贵的高端食材尤其如此!香煎、油炸、爆炒等等传统烹制方法会亵渎食材的尊严,炖煮这种庸常技法亦不足取,连清蒸的过程也会有损她的高洁!
为了最大限度保留食材本身的清爽,此菜烹制绝不能动火!就笔者有限的一点浅陋见识,“人间至味”本来当推生食猴脑(食材最好选用喜马拉雅山六耳猕猴),其烹制要诀是“开盖即食”——只淋一勺热油即成。(参考文献:香港电影《满汉全席》)。
而比生食猴脑更引人垂涎的“尽都过来”,其清鲜高雅又更胜一筹!连一勺热油都不使用,为的就是要突出食材本身的鲜爽!
这道菜甚至连菜刀、砧板也不能碰一下!一旦接触铁器,菜品会粘附刀具的铁腥;碰过砧板,会沾染木板的土腥。
最好是未满十八岁的少女,以纤纤玉指将食材轻折成二三寸小段(参考文献:网络视频《茅台酒曲的制作》,虽然一个用脚,一个用手,但效果异曲同工),完成后还不能添加任何调味品。
如此刻意做作,依旧只为强调食材珍贵的本味。
而与这道菜搭配的主食也是极其考究。唯有与本地优质稻米蒸煮的香糯搭配,方能彰扬食材清、香、脆、嫩、鲜的特色。此刻用竹筷小心夹取一根“尽都过来”,先置于鼻尖微微一嗅,一股清香顿时沁入心脾。再将其中一端小心送入口中,轻轻咬下一段,仔细咀嚼感受食材的脆嫩……此时再与香糯遭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哦,忘了告诉大家,这种珍贵的食材被我们客家人称为“豆角”,据在下考证,全国多地尤其江浙一带也多称“豆角”,而我们四川人则称它为:豇豆。
客家话极古雅,客家人把泡菜称为“浸菜”,而泡豇豆就叫“浸豆角”,再加上一个“来”字,不但显得热闹喜庆,更与四川话“尽都过来”音近。
大概三四岁时,有一次父亲哄我,要请我吃一道丰盛大菜,菜名就叫“尽都过来”。记得当时的我非常高兴,心生向往,满怀期待。
只见父亲拿了碗筷走向泡菜坛子,随便拈起几根泡豇豆,不加任何调料(家里本来也没有)就递到我面前,说这就是“尽都过来”。那一刻的我,就像泄了气的皮球,然后生了一整天的闷气!
后来三叔二舅三舅等许多长辈又无数次请我吃过这道大菜,虽然每次都以白眼相对,但我还是无数次地咽下了这道“大餐”。
整个童年时期,我最不想见的一道菜就是“尽都过来”,但幼时也全靠这道菜才续上了命!如今四十岁以上的成都东山客家人,恐怕没有人不熟悉这道菜了!幼时生活之艰苦,一锅白干饭上桌,下饭菜长期都是这一碗“尽都过来”,偶尔打个饱嗝都是一股长长的霉酸味!
一根泡豇豆都取那么高调的菜名,足见客家人勤劳坚韧之外,还一直保存乐观豁达的心态。三十多年前日子虽苦,但每个国人心中都能感受到,国家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只要心中揣着希望,就不会计较眼前吃的这点苦。
如今三十多年弹指一挥间,许多往事已成过眼云烟。我的同龄人中,还记得这道“大菜”的人,我敢说少之又少!
但作为一个坚韧的客家人后代,我觉得还是不该忘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