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散文:烧柴火做饭的那个年代

现在,每当我走进农村的田野,看见路边、壕沟旁长着的郁郁葱葱野蒿子,每个村庄外一个个堆积如山丘一样的玉米秆子垛,特别是在秋天的翻地前,村里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喊:不许烧秸秆公告,眼前马上涌现出一个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农村烧柴火做饭的场面,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当年,东北农村平原地区,做饭主要是烧庄稼的秆棵,有玉米、黄豆、小麦等,高粱和谷子的秆棵是不能用于做烧火柴的。两样可是庄稼人宝贝,高粱秆用于编炕席、编穴子、夹杖子,甚至架豆角架都用它。谷草用于喂马,社员们一捆都分不到。由于种地没有科学密植,间距较稀,粮食低产,秆棵也少,生产队分配给各家各户的柴火根本不够烧,烧柴成为了农民生活中头疼的问题。

为了解决烧柴问题,每年春天生产队都把玉米茬、高粱茬分配给各家,各家刨下来作为烧火柴。人口少的人家,不但分的秆棵少,茬子也分得少,一年缺半年烧的。

柴火不够烧,妇女们看着锅底过日子。每天做饭时妇女们从外面抱回柴火,把饭柴下锅,就蹲在灶坑门帘前,看着锅底的火苗往里面填柴火,一根根地送到锅底下面,有的时候灶坑“犯风”打呛,燎去眼毛和头发是经常的事。为了节省柴火,饭菜经常都是一锅出,锅底下炖茄子土豆,锅边贴大饼子,放个锅叉在蒸饭等。现在,饭店流行的菜品“鱼锅大饼子”“大丰收”等,都是当年为了节约柴火的产物。

“她二婶,你疯疯癫癫夹个镰刀干啥去啊?”大下颏的二老蒯趴在篱笆墙的墙豁子喊。

“去南沟打柴火,听我们家的人说,南沟的蒿杆长得够高了!”她二婶也不回地走出院,身后一条大黄狗边跑边晃荡尾巴。

“等等我,我找把镰刀........”

她二婶一溜烟钻进了“毛毛道”,心想:我才不等你二老蒯呢,等你到了,我全打光了。

每年一到打柴火的季节,荒地格子上,壕沟边,凡是有柴火的地方都有人疯抢。男人在生产队干活不能耽误工分。妇女、学生都参加“战斗”。

新打的柴火湿,水分大,不能马上背回家,需要在山上晒几天。在晒柴火期间,打柴火的人会去去看着自己打下来的柴火,怕贪小的人偷着背回家。打柴火最怕遇到连雨天,雨天不见太阳,打下来的柴火会烂掉,白浪费人力不说,也再找不到有打柴火的地方。所以,打柴火的人,感觉柴火到了八分干的程度,就马上往家运。

生产队是集体经营,各家各户没有运力,打好的柴火只能靠人背来运。

背柴火是最遭罪的活。“秋老虎”最疯狂的时候,也是打柴火的季节。打柴火的地方一般都是离屯子比较远偏僻的地方,往家背柴火就是走“万里长征”。背柴火一般都是采取“高粱码”式,就是把柴火捆得稍一左一右搭在一块,形成“人”字架,然后,用绳子捆好,人的脑袋钻进人字架里面,把柴火架在脖子上。有力气的人都不能一气扛到家,力气小的人中途需要歇几歇,天火辣辣的热,满身是汗,皮肤火烧火燎地疼,蚊子、大瞎蠓也来凑热闹,口干舌燥,那种滋味简直就是一种琢磨,贫困的惩罚。

家门口有了柴火,左右邻居都羡慕,夸赞这户人家是正经过日子人家,一家人能够准时准晌吃上热乎饭,老爷们能够在屯里抬起头来,儿子好说媳妇。相反,没有柴火烧的人家,邻居们笑他们:快烧大腿了。

几十年过去了,天翻地覆,农民再也不愁烧柴了,而是犯愁处理“柴火”。感谢新时代,感谢改革开放,现在的农民真幸福。

(0)

相关推荐

  • 《灌血肠——故乡纪事034》

    我走在青纱帐中的小路上,手上捆着一把镰刀,我轻轻地挥出去,玉米就倒下一片,像理发的推子在人头皮上走过一样. 这是走往二十八户村的方向,它在四条路构成的方格的右上角,天木镇在左下角,所以每年从对角线上都 ...

  • 李维维丨一碗热珍子

    早上对门的大哥,坐在门口端一碗热珍子吸溜吸溜地吃着.我刚一出门了,他就大声说:维维,珍珍饭就红萝卜菜美的很.我听了说:就是的,冬天早上一碗热珍子就个呛子菜或萝卜丝就是好,吃着舒心很. 一碗热珍子击起了 ...

  • 现炒柴火地锅鸡,老板说是土鸡,不过怎么那么不相信?配玉米锅贴

    现炒柴火地锅鸡,老板说是土鸡,不过怎么那么不相信?配玉米锅贴

  • 热气腾腾“大饽饽”

    文 | 厉剑童 每到岁末年终,出于多年养成的写作习惯使然,总要写一写关于小时候过年的那些人和事.陆陆续续写下过年赶山集.听大戏.杀年猪.放鞭炮.辞灶.包水饺.祭祖.拜年等等若干篇什,觉得这些都是过年最 ...

  • 鲁北美食:炒面

    山东省滨州市作家协会 文学作品展示平台 北方农村流行一句歇后语"六月六吃炒面--看俺(唵)的".唵,就是往嘴里唵炒面了. 炒面,在很早以前,是乡村民众三伏天必备的食物. 那时候,农 ...

  • 繁星 | 汤罐杂忆

    遍身长满铜锈,黑黜黜的一只旧物件,又一次被摆放在光亮的地面上.这是一只用半毫米厚的黄铜薄板焊接而成的盛水器具.外形像透了20斤装绍兴老酒的陶瓷坛子. 这是从祖母手里传下来的老物件,已经一百多年了,搬了 ...

  • 烧柴火做饭的那个年代

    现在,每当我走进农村的田野,看见路边.壕沟旁长着的郁郁葱葱野蒿子,每个村庄外一个个堆积如山丘一样的玉米秆子垛,特别是在秋天的翻地前,村里大喇叭一遍又一遍喊:不许烧秸秆公告,眼前马上涌现出一个个上世纪八 ...

  • 另类说三农:要不要禁止农村烧柴火做饭?

    打竹板响连环,三农问题谈一谈.三农问题来播报,再给大伙唠一唠.竹板打响不停,听我另类说三农.农村做饭烧柴灶,是否应该都停掉--

  • 农村安装了燃气管道,但依旧热衷烧柴火,难道是柴火做饭更香吗

    近些年的农村,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街道洁净了,公共设施增加了,而且村民的生活也逐渐地在改变,比如厕所改造,比如为了保护环境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为此,很多村子都安装了燃气管道,旨在鼓励村民们改变以往 ...

  • 乡情散文:烧柴禾的那些年

    文:杨晓光 图:来源网络 "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一代芳华·邓丽君>系列节目,在全息影像舞台,甜美依旧的邓丽君款款而来,她的歌声甜甜 ...

  • 乡情散文:回忆小时候拉风锨

    文:张宗龙 我们老家把"风箱"叫风锨,是一种简单而又实用的吹风工具.风锨,我小的时候村里家家离不了.户户都要用.人人会使唤.那一拉一推发出的"呱嗒呱嗒"的响声, ...

  • 姜浩的乡情散文:我们的童年在春天

    原标题:又是一年野菜香 村北后山,阳坡,半山腰是粉色和纯白的杏花.山脚下的农田里,一簇簇捂梨蒿,绿油油的.路边,紫色地丁不知道啥时候开的花,草叶还打着卷儿,苦麻碟却在石墙缝里探出头来,空气里弥漫着花草 ...

  • 乡情散文:记忆中的故乡

    文:下雪 遥远如梦的故乡啊.故乡--寺沟村,很平静地呆在一方,却让人眷念不舍-- 这里的住户全姓"毕",都始于周时毕高公那个遥远的祖先:这里有过祠堂,有过许多庙宇,也有过私塾,还有 ...

  • 继禁烧禁养,又来禁止畜禽粪直接还田!农民:不准烧柴火,不准建房,还会有多少个不准

    真是震惊,从古至今,在农村家畜的粪便都是经过发酵才还田的,农业专家居然才知道农家肥不以直接还田.是啊,继禁烧禁养,又来禁止畜禽直接还田!农民想说:想用农家肥,也没有啊. 小时候畜禽粪便都不会直接还田的 ...

  • 做了一辈子柴火饭的老农:“一刀切”不让农村烧柴火,就环保了?

    我的爷爷奶奶在村子里,做了一辈子柴火饭,烧了一生土灶.听说村里要改气了,土灶也要用不成了.广播一遍一遍地播放着,是传达冰冷的煤改气通知,只有要钱的份,没有惠农的考量.农村的人已经很少了,烧土灶的更是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