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消防: 让文化遗产远离火灾

让文化遗产远离火灾

文物消防:国家文物局发布全国文物消防安全工作情况

浅谈西藏大昭寺古建筑火灾预防

大昭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八廓西街,因寺内供奉有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为稀世珍宝,故称之为“觉康”,意为释迦牟尼的殿堂。大昭寺始建于公元 647 年,迄今已有 1360 多年的历史。 大昭寺坐东朝西,占地面积 13000 平方米,主体 4 层,建筑高度 14 米, 建筑面积 25100 平方米,为土木结构建筑。大昭寺共有 30 余间殿堂,每个殿堂内供奉 1 盏不同大小的酥油灯。 大昭寺内保存着从吐蕃王朝到噶丹颇章时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为研究宗教、文化、历史等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961 年 3 月 5 日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 年被评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昭寺因其悠久的历史,及寺内所珍藏的大量佛像、经书、唐卡、壁画等文物,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同时更是信教群众心目中的佛教圣地, 因此,做好大昭寺的消防安全工作对于维护西藏局势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大昭寺火灾危险性 

(一)建筑材料和结构因素 

大昭寺建筑材料主要为土木结构, 而且柱、梁、屋顶大多以木材料为承 重构件,木材料历经千年的日晒风吹, 木质腐蚀、干燥、疏松,其含水量降低, 成了“全干材”,同时又多用油脂含量 高的柏木、松木、樟木等优质木材建造, 且其表层涂有大量的油漆涂料,耐火等级低下(依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 第 2.0.1 条 的 规 定, 以木结构为承重的古建筑耐火等级都达不到一、二级耐火等级要求,大多为 四级耐火等级),极易燃烧。大昭寺建筑结构是大木柱支撑大屋顶,屋顶是平屋顶,由大量木材加工成的梁、檩、斗拱等组成,整个结构就像一个架满柴火的灶膛,特殊的建筑结构形式为火灾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燃烧条件和传播条件。木材经过长期的风蚀,表面 裂开了许多大小裂纹,木质疏松,使热量易于向内部传导,促使深层分解,加速燃烧。另外,建筑屋顶采用的阿嘎土非常坚实,发生火灾时不易散热,使热量积聚,容易发生“轰燃”现象。

(二)火灾荷载因素

现代建筑要求火灾负荷量平均每 平方米的木材用量,不宜多于 0.03 立 方米。在大昭寺建筑中,大体上每平方米含有木材 1 立方米(包括其他可 燃物折合木材的用量),那么大昭寺的火灾负荷量比现代建筑大 33 倍。而且大昭寺内采用油漆彩绘以及唐卡、哈达等易燃材料装饰,大量的可燃织物和木质材料使大昭寺建筑的火灾荷载是现代建筑的 5 ~ 8 倍,一旦发生火灾,发展迅速难以控制。

(三)火灾扑救困难因素 

1.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大昭寺与周围居民住宅和其他建筑毗连,没有专门留有防火间距,尤其是南面, 紧邻居民住宅区,防火间距不足 1 米,居民生活用火时刻威胁着大昭寺的安全。且没有消防通道,消防设施及水源无法满足施救的需要。

2. 大昭寺一旦发生火灾,燃烧速度快、温度积聚迅速。在起火以后,必须在 15 至 20 分钟内实施有效施救, 否则会出现大面积燃烧,最高温度可达 800°C到 1000°C。同时,大昭寺大殿内部屋顶宽大而坚实,不易通风, 如果发生火灾,屋顶内部的烟雾和热量不易散发,温度容易积聚,导致“轰 燃”现象,使火灾难以扑救。

3.烟雾生成量大。一般而言,1 公斤木材燃烧时可生成 20 立方米烟雾,体积相当于木材体积的 300 倍。 2500 平方米的大昭寺大殿,如在其中燃烧 40 公斤木材,数分钟内,整个大堂将会充满烟雾,导致消防人员难以进入,又不宜施展破拆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扑救难度。

(四)宗教活动用火因素 

大昭寺殿堂内部空间狭小、悬挂的唐卡和哈达等易燃、可燃物多, 殿堂内酥油供灯多,且仍有部分信教群众手持酥油灯朝佛,而酥油灯与可燃物间距不够,再加上宗教佛事活动用火点多等因素,无形中埋下了众多火灾隐患,大大增加了大昭寺的火灾荷载。

(五)疏散通道狭窄因素 

由于客观和历史原因,建造大昭寺时不仅没有考虑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而且殿堂内部通道曲折而狭窄,出口少。每年在夏季或佛事活动期间, 殿堂内人员拥挤、疏散困难。近几年,西藏的经济和旅游业迅速发展,到拉萨旅游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大昭寺已经成为朝佛群众、参观游客的公众聚集场所,因此,紧急状态下的人员安全疏散,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六)电气线路使用不规范因素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文物建筑内用电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寺庙管理人员和僧侣,缺乏安全用电常识 和安全防范的经验。而且大昭寺内的电器设施设备管理不善,违章用电现象仍然存在,部分电线老化、绝缘层 破损,私拉乱接的现象时有发生。还存在使用超负荷大功率电器,导致发生电线短路的现象,而随意更换的大功率照明灯具,其表面温度高,经幡、 幕布等易燃物靠近极易引起火灾。

(七)人为因素

大昭寺建筑年代悠久,建筑修缮 工作繁忙,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火源管理不善, 存在电气线路私拉乱接,在寺院内抽烟、乱扔烟头等现象,再加之每天前来朝佛的群众和游客众多,平均每天达 4000 多人,人员流动量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香火不断,这些因素均给大昭寺消防安全工作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

火灾预防措施及对策

(一)强化消防安全管理 , 落实消 防安全责任 

根据公安部、文化部颁布的《古 建筑消防管理规则》,政府和文物管理部门应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列为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常抓不懈,使消防工作做到经常化、制度化。如大昭寺的消防安全管理应由政府牵头, 文物、文化、旅游、宗教、消防等职能管理部门积极配合,把防火管理目标分解到每一个部门,并落实到人,以便积极有效地做好防火工作,这样才能有利于确保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公安消防机构和文物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西藏自治区消防条例》《古建筑消防管理规则》以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法律、法规要求,明确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加强用火、用电管理,成立防火安全领导小组,设立志愿消防队(消防员),每年逐级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努力构建 “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

(二)加大消防宣传培训,深化“四个能力”建设

1. 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工作, 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健全单位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制度。对消防 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进行全面、综合的培训,让他们掌握消防安全管理的基本常识。同时将消防宣传纳入寺庙法制教育活动当中,从而使消防宣传教育经常化。公安消防部门和消防安全责任人定期组织工作人员、 僧人、朝佛群众、游客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有效提升预防火灾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不断深化单位“四个能力”建设。

2. 制定单位灭火疏散预案和消防管理制度,逐级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防火责任制,确保逐项措施落 到实处,强化自身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真正建立起“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三)加强消防科技支撑,实现高效数字防火

大昭寺因所处地理位置、自身建筑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很难有效 控制火势,因此大昭寺火灾的控制重 心应该放在早期火灾的探测和报警上, 防止其形成规模,将其早早消灭在萌 芽状态。我国在 1987 年后颁布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一系列消防技术法规中,规定了在一些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和大体量的建筑中,强制设置自动消防设施和消防控制室。20多年来,自动消防设施在扑救建筑火灾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效保护了公民的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大昭寺应根据消防安全保护的实际需要,在不破坏原有结构,不影响其使用功能、 满足古建筑装饰效果等前提下,增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时应布置妥当,因为寺庙内有香炉、酥油灯等,如位置不妥当, 会有许多误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 设计、安装、验收应符合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应尽量不影响大昭寺的建筑外观和风格。大昭寺大殿空间大,根据实际可以选用感温光纤报警系统,实时测量大殿内光纤所在空间的温度值,能对所测各温度点定位, 实时观察线路所有点的温度值。同时在灭火器的配置上,应参照《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要求,灭火器配置的类型、数量级位置应根据灭火有效程度、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设置点的环境温度、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选择,适当增加灭火器材的配置数量,以提高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

(四)运用性能化设计的最新成果和技术,优化人员疏散方案

由于大昭寺古建筑的性质和内部结构特点,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紧急状态下的人员疏散问题,也不可能 改变古建筑结构增设疏散通道和出口。 因此,必须逐一研究每个重点场所的建筑布局、人员密度和周边环境,因地制宜地利用楼面平台、走廊、窗口等, 科学合理地选择疏散路线和避难场所。 进一步采取分区疏散、分段疏散的办法,有秩序地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地点 ; 也可疏散到指定的避难场所,等待外部救援。

(五)加强用火、用电管理

大昭寺不宜作为游客和施工人员食宿点 ;对信教群众、游客和僧侣及 寺内施工人员的用火用电应实行严格 控制,并制定行之有效的用电用火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互相监督执行 ;督促值班人员和僧人向信教群众宣传消防知识,杜绝信教群众手持酥油灯入寺;严格控制寺内放置的香炉、酥油灯数量及分布情况,因为酥油灯摆放达不到防火要求,稍不小心,就可能引火上梁,使殿堂遭灾。如 :2003 年3 月10 日零时,青海省互助县佑宁寺护法神殿二楼西南角,酥油灯引燃可燃物引发火灾,烧毁护法神殿及唐卡15幅、法器4个、海螺1个、银灯2个、银镜 2 面、神像5 尊,损失 99577 元。 

加强保护维修施工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在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下,管理处、寺庙和施工单位共同制定施工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报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严格落实防范措施,才能开工。 施工前管理处应和施工单位签订施工消防安全责任书。 窒息。禁止在大昭寺区域燃放烟花爆竹等。

在寺内安装电气设备必须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批准,并严格执行国家电气技术规程。电器 设施、设备要落实专职电工定期检查和维修。电气线路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并穿金属管敷设。安装熔断器, 独立设置控制开关及自动保护装置。禁止使用表面温度很高的碘钨灯之类的大功率照明灯泡以,及电炉等电加热器,灯具和灯泡不得靠近可燃物。 灯泡不得超过 40 瓦,敷设时不能直接敷设在建筑物木材上。开关、插座也要符合安全要求。

(六)加强雷击预防

在古建筑防火中,雷电火灾的防范是一项重要的环节。古建筑遭雷击起火的案例屡见不鲜。以北京的紫禁 城为例,自建成以来发生的较大火灾中,主要起火原因是雷击。所以大昭寺建筑必须装置防雷设施,如避雷针、 避雷线、避雷带或避雷网。易受雷击的部位应装设避雷带或避雷针,引下线不宜少于两根,其间距不宜大于18 米 , 并及时进行维护保养。

(七)设置消防标志

在不破坏大昭寺古建筑原有风貌前提下,对重点部位、僧舍区和醒目位置,应设立明显的防火标志、消防 指示牌,以最大限度减少引发火灾的可能性,确保大昭寺的消防安全。

大昭寺伙房炉灶不能靠近可燃建西藏文物建筑耐火等级的低下, 筑物,烟囱穿过闷顶或房盖时,其周围应用不燃材料隔绝,上加防火帽。 炉体灶膛应用耐火材料构筑,其内不能开裂漏火,使用时必须有专人看管,周围柴火等不能堆积过多,饭后应立即清除。做饭时油汤不宜过满,防止浮油过溢引起火灾。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应迅速盖上锅盖,端离炉火使其国内外信教参观群众的日益增多,使得当前文物建筑消防安全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确保大昭寺的消防安全,无疑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出品:36safety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