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味道之:鸭血粉丝汤开始申遗了,镇江人该怎么办?
镇江人对鸭血粉丝爱得深沉。
但拼不过南京人出了名的爱鸭血粉丝。
如果一个游客,走在南京街头巷尾看到鸭血粉丝的店,绝对感觉和在镇江看到的锅盖面店一样多。
从这个角度讲,南京人说南京鸭血粉丝要申遗,镇江人已经无言以对了。
01
鸭血粉丝汤的溯源。
有一说,鸭血粉丝汤最早是镇江落第秀才梅茗所创,被晚清《申报》第一任主编蒋芷湘题了一首诗称赞:
"镇江梅翁善饮食,紫砂万两煮银丝。玉带千条绕翠落,汤白中秋月见媸。布衣书生饕餮客,浮生为食不为诗。欲赞茗翁神仙手,春江水暖鸭先知。"
这也是关于鸭血粉丝汤最早的有文可查的记载。
镇江的一些老饕回忆:上世纪80年代前后,大西路到人民街的“回卤干”摊子风行一时,“回卤干”的豆腐干从豆腐坊定制,加盐煮汤,舀上一碗,澄黄的回卤干配豆芽、香菜、蒜花,色香味齐全。
后来,有好吃的食客,往汤里加入粉丝、鸭血、肝肠之类,味道竟然比普通的“回卤干”更好。这种说法无从考证,我们姑且听之,不过90年代之后,这种小吃开始风靡整个镇江,“粉丝”囊括了男女老少所有人群,接着蔓延到了各地。
尤其是在镇江一中搬迁之前,据几位“资深食客”形容,每到下午放学至晚自习之前这段时间,规模庞大的“粉丝团”便从市中心开赴大西路,特地去几家老店定点晚餐,这种风潮在冬季尤其火爆,足可见鸭血粉丝在80后中的地位。
反观南京。80年代之前,南京基本没什么地方能吃到鸭血粉丝。街头上最常见的鸭血汤,是不加粉丝的。2块五一碗,就像北方的牛羊肉汤一样,作为早晚餐出现在南京人的餐桌上。毕竟是鸭下水,有一股“特殊”的味道,并不能被所有人接受。
但是,镇江是出了名的“醒得早”,开局气势如虹,玩得玩得就掉了链子。而南京人开初都不声不响不大气,玩啊玩得就有如金陵王气加持,玩出大格局来。
90年代末,南京从镇江学到了加粉丝,加配料,满大街出现了卖鸭血粉丝汤的店,甚至苏果都在卖。2000年以后,还出现了超级大碗的鸭德堡。
而镇江,鸭血粉丝始终在街头巷尾以小门面、小摊子的小吃形式零售。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佛教起源于印度,但印度基本上没佛教什么事了。大寺小庙盛行于中华、日韩等国。
02
谈两座城市的鸭血粉丝的异同。
南京人已经把鸭子活生生的吃成了一个系列的IP:
南京的鸭血粉丝汤是老鸭汤烧制而成,配料常见鸭血、鸭肝和鸭肠,还要有一勺鸭油。但一碗鸭血汤的灵魂,却是要有一点制盐水鸭的积年老卤,据说会有扑鼻的香气。
镇江的鸭血粉丝汤大多清汤,偶尔也有白汤,主料据说多是鹅血。
镇江人吃鸭子不多,但吃盐水鹅是出了名的,山巷口的盐水鹅一到下午就排几条长龙。因而当年镇江的鸭血汤,用的多是鹅血而不是鸭血,嫩滑的鹅血配上独制的豆腐干,伴上鹅胗、鹅肠、鹅肝佐汤,夹几根香菜,挖一小勺辣油,用筷子搅一下,一碗色香味美的粉丝汤放在你面前,叫人如何丢得下手呢?
过去镇江粉丝汤既有用鹅血的,也有用鸭血的,喊鸭血粉丝比喊鹅血粉丝要顺口得多,慢慢大家也就习惯这么称呼了。
镇江和南京的鸭血粉丝我都有吃过,相对而言镇江的口味比较清爽,不油腻。
但南京最终胜在运营环境上。
03
鸭血粉丝在镇江,一直就扎根在民间,是寻常巷陌的小吃,你要寻它,要到江滨新村、大杨家巷、青云门等地方去找它。
它们多半是以小小门面的店家出现,朴实的大嫂,店里常年累月地生着旺火,烫着粉丝。
穿着睡衣的大妈,中午溜出来的女文员,还是半路上停下来弄点小吃垫垫饥的市民……他们挤在小店里、小摊上,点上一碗鸭血粉丝,加一份锅贴子,醋油一舀,人生的烟火气与食物的香气扑鼻而来。
而在南京,鸭血粉丝的经历是开了挂了。
首先,南京人对鸭血粉丝有一种继承和创新的精神。从清汤发展到白汤,后来才知道居然还有浓汤这种异端。
然后,南京是个人口复杂的城市,外来商务、打工的人比较多,中午和下午都喜欢弄口简单的有滋味的东西应付。改良后的鸭血粉丝汤套路练得纯熟:
鸭血、粉丝、鸭肉、鸭肫、鸭肠、鸭肝、锅巴、卤蛋,再加一小壶辣油,成为鸭血粉丝套餐的VI系列。工薪阶层吃得方便、实惠。
所以江湖传言:南京正在制定鸭血粉丝汤的地方标准,也不是空穴来风。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鸭血粉丝和南京的旅游业紧密结合,强行捆绑。
鸭血粉丝挺进了夫子庙,南京夫子庙是什么概念?著名的开放式风景区,集旅游风景区和夜市于一身,动不动就搞个灯会啥的活动,弄得人山人海。每到节假日,游客人流量不会低于百把万。
在这种环境里,鸭血粉丝把自己做成大IP,到处可以看到“金陵鸭血粉丝”等字样。有些流量大的店里,还有“正宗南京鸭血粉丝”的各种标语。
更狠的,喊出了“不吃鸭血粉丝不算来过南京”这种丧心病狂的口号。
人来人往十几年,南京旅游业做得好,有旅游景点处必有鸭血粉丝。
人家就是来旅游的,又不是来考证的,自然认为鸭血粉丝是南京的品牌啦。
好吃就行。
04
反思。
镇江如何能从鸭血粉丝以及其他镇江特产上扳回一局,个人认为,要从三方面多动脑筋。
首先,要多给特产造势,讲故事。有理有据有情节,讲得深入人心。反观镇江的特产,如三怪,导游说的故事比较离奇,锅盖面和乾隆的故事,游客也就当听听,实际上不会当真,体验感打了很大的折扣。
其次,对特产不仅要有传承,还要有创新,不断吸收和借鉴其他城市好的做法。南京鸭血汤到南京鸭血粉丝汤,就是一次改革。
最后,民俗文化和旅游产业相互结合,完成地方特色质的飞跃。地方特产不捆绑旅游业,肯定没落于江湖;旅游业不捆绑地方特产,经济上也拉动不上去。
镇江鸭血粉丝和南京鸭血粉丝发展不同的状态,小美食透出大学问,值得我们好好想想。
镇江妯娌老鸭粉丝
麻老太鸭血馆
大华鸭血粉丝
大杨家巷鸭血粉丝
王记鸭血粉丝
小包子鸭血粉丝
永安路江南朱珠鸭血粉丝
南门大街鸭血粉丝
青云门对面母女鸭血粉丝
新马路一带清清鸭血粉丝牛肉粉丝
欢迎有不同想法留言,碰撞出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