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刺灸法 五、头针疗法

第四章 刺灸法 五、头针疗法

二羊 2013年11月9日 中医教材 7,890 次 2

五、头针疗法

头针是针刺头皮的刺激区(大脑皮层功能在头皮上的相应投射区),以治疗脑源性疾病为主的一种疗法。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指出:“头者精明之府。”明代张介宾说:“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升于头”。由于“头为诸阳之会”,人之手足三阳经以及督脉,均上行头部。因此,针刺头部的有关刺激点,通过经络的传导,可以调整脏腑、躯干和四肢的功能。

1.刺激区的部位及主治

为了准确地掌握刺激区的定位,首先要确定以下两条规定线。

前后正中线:是从两眉中间至枕外粗隆下缘的头部正中连线(图10-83)。

眉枕线:是从眉上缘中点至枕外粗尖端的头侧面连线(图10-83)。

(1)运动区:位于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和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连线即为运动区。运动区上1/5是下肢躯干运动区,中间2/5是上肢运动区,下2/5是面运动区,亦称言语一区(图10-84)。

主治:运动区上1/5治疗对侧下肢及躯干部瘫痪;运动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瘫痪;运动区下2/5,治疗对侧中枢性面神经瘫痪,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

(2)感觉区:位于运动区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中2/5是上肢感觉区,下2/5是面感觉区(图10-85)。

主治:感觉区上1/5,治疗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后头部、颈顶部疼痛和头鸣:感觉区中,2/5,治疗对侧上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感觉区下2/5,治疗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颞颌关节炎等。

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的头针麻醉。

(3)舞蹈震颤控制区:位于运动区向前移1.5厘米的平行线(图10-85)。

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和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的病变针对侧,两侧都有病变针双侧)。

(4)晕听区:位于从耳尖直上1.5厘米处,向前及向后各引2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

主治: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症。

(5)言语二区:位于顶骨结节下方2厘米处引一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直线,向下取3厘米长直线(图10-85)。

主治:命令性失语。

(6)言语三区:位于晕听区中点向后引4厘米的水平线(图10-85)。

主治:感觉性失语。

(7)运用区:位于顶骨结节起分别引一垂直线和与该线夹角为40度的前后两线,长度均为3厘米(图10-85)。

主治:失用症。

(8)足运感区;位于前后正中线的中点旁开左右各1厘米,向后引3厘米长的水平线(图10-86)。

主治:对侧下肢疼痛、麻木、瘫痪、急性腰扭伤,皮层性多尿,夜尿,子宫脱垂等。

(9)视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1厘米,向上引平行平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直长线(图10-87)。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

(10)平衡区:位于在枕外粗隆水平上,旁开枕外粗隆3.5厘米,向下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4厘米长直线(图10-87)。

主治:小脑疾患引起的平衡障碍等。

(11)胃区:位于从瞳孔直上的发际处为起点,向上取平行于前后正中线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胃痛及腹部不适等。

(12)胸腔区:位于胃区与前后正中线之间,发际上下引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支气管哮喘,胸部不适等症。

(13)生殖区:位于额角处向上引平行于前后正中线的2厘米长直线(图10-88)。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配足运感区治疗子宫脱垂等。

2.适应范围

头针主要适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引起的瘫痪、麻木、失语等症。此外,还可治疗眩晕、腰腿痛、夜尿 等。目前,在头针治病的基础上又创造的头针麻醉,已经应用于多种外科手术。如感觉区配合内脏区(胸腔区、胃区、生殖区)可以用于有关部位外科手术等。

3.操作方法

按照病情刺激区,采用坐位或卧位,局部进行常规消毒,用26-28号、1.5-2.5寸长的不锈钢毫针,针与头皮呈30度左右夹角,用夹持进针法刺入帽状腱膜下,达到该区的应有长度后,要求固定不提插,捻转时用与拇指掌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掌指关节连续伸屈,使针身左右旋转,每次2-3转,每分钟要求捻转200次左右,捻转2-3分钟,留针5-10分钟。捻针时或间隔时都要嘱咐患者或其家属协助活动肢体,加强对患肢功能的锻炼。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捻两次即可起针,起针后用于棉球按压针孔,以防止出血。瘫痪病人一般每日或隔日针一次,连续10-15次为一疗程,休息3-5天后再开始下一疗程。

4.注意事项

(1)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

(2)如患者并发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用头针。

(3)由于捻转时间较长,要时刻注意观察患者的表情,以防止晕针。

(4)头部针刺易于出血,起针时须用干棉球按压针孔,并注意局部常规消毒,以防感染。

(0)

相关推荐

  • 汤颂延和“汤氏头针疗法”

    本文简介了汤颂延的生平.汤氏头针疗法为上一世纪70年代汤颂延在焦氏头针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总结而成.其吸取了祖国医学中的"阴阳学说".古天文学中的"盖天说".微针 ...

  • 第四章 刺灸法 一、毫针刺法

    二羊 2013年11月9日 中医教材 6,157 次 0一.毫针刺法(一)毫针的构造和规格毫针分为五个部分:以铜丝或铅丝紧密缠绕的一端为针柄:针柄的末端多缠绕成圆筒状称针尾:针的尖端锋锐的部分称针尖: ...

  • 第四章 刺灸法 二、灸法

    第四章 刺灸法 二.灸法 二羊 2013年11月9日 中医教材 6,366 次 2 二.灸法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艾炷或艾条点燃以后,在体表的一定部位熏灼,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以防治疾病的一种疗 ...

  • 第四章 刺灸法 [附] 拔罐法

    第四章 刺灸法 [附] 拔罐法 二羊 2013年11月9日 中医教材 1,988 次 0 [附] 拔罐法 拔罐法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排除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并造成郁血 ...

  • 第四章 刺灸法 三、空位注射疗法

    第四章 刺灸法 三.空位注射疗法 二羊 2013年11月9日 中医教材 2,192 次 0 三.空位注射疗法 穴位注射,是在穴位中进行药物注射,通过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及药理作用,从而调整机体功能, ...

  • 第四章 刺灸法 四、耳针疗法

    首页  中医教材  正文第四章 刺灸法 四.耳针疗法二羊 2013年11月9日 中医教材 3,026 次 1四.耳针疗法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 ...

  • 『中国传统特殊疗法集萃』第二十四章 灸法 第五节 常见病症治疗

    一.哮喘 [治则]温中化痰.止咳平喘. [取穴或部位]定喘.肺俞.天突.膻中.大椎.风门.内关.足三里.关兀. [操作方法]在上述穴位中,每日选择4-6穴,采用温针灸法或隔姜灸法. [注意事项或说明] ...

  • 『中国传统特殊疗法集萃』第二十四章 灸法第二节 灸用材料及艾绒制作

    一.灸用材料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关于艾叶的性能,<本草>载: "艾叶能灸百病."<本草从新>说:"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三性,能回 ...

  • 『中国传统特殊疗法集萃』第二十四章 灸法第三节 灸法种类和应用

    灸法大体上可分为艾炷灸.艾条灸.温筒灸和天灸(药物发泡法)等几类.其中,以艾炷灸最为常用,是灸法的主体部分.使用艾炷时,以艾炷置于皮肤穴位上烧灼的称为直接灸,亦称"明灸".古代所称 ...

  • 『中国传统特殊疗法集萃』第二十四章 灸法第四节 注意事项

    一.灸法具有温热作用,只适用于阴证.寒证和虚证.凡属实证.热证及阴虚发热等,不宜用灸法.凡阴虚痨疾.吐血咯血.肝阳头痛.中风闭证.热毒旺盛等疾病,皆慎用灸法. 二.施灸或温针灸时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