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遗传,家长真的不要太苛责老师

“让你奶奶回去好吗?”老师对这个一定要奶奶陪学的小男孩说。

“不,我就要奶奶陪。”

“好,那就让奶奶在教室外面待会儿好吧!”

“不,奶奶在外面会冷。”

“孩子,其实奶奶也有自己的事情啊!”

“不,奶奶就是喜欢打麻将。”

“奶奶这么大年纪了。打麻将娱乐也是可以的啊!”

“不,奶奶就应该陪我。”

“假如有一天奶奶去世了呢?”

“那我也去死!”

听到这段对话,估计你应该能觉察出这个孩子是有心理问题的了。

但,孩子的父亲和奶奶却一直把责任推向老师,认为老师管教太严,才导致了孩子对奶奶的依赖。

我跟孩子奶奶讲了很多道理,奶奶表面上也接受了,但刚一掉头,她便又去责怪老师了。后来,他的父亲也加入到了责怪的行列。但是,当我找到他父亲跟他好好谈了之后,他父亲也接受了我的劝说。

是的,您应该感到遗传的力量了。奶奶对孩子的父亲是有遗传的,这个遗传造成了父亲“激惹型”的气质和性格。这种性格面对外界刺激很容易有过激反应,但在一定的情况下,他又善于保护自己,比如对我的劝说表示“认同”。儿子的儿子呢,其实也接受了这样的遗传,只不过儿子直接找来了奶奶作为保护自己的屏障。儿子在班上很喜欢欺负比他弱小的孩子,也是典型的激惹型性格。

好吧,当我们不明就里,看到这个班的孩子居然找奶奶来陪读,再加上,我们知道这位老师平时对孩子要求也比较严格时,我们很有可能会责怪这位老师,正是她的严格,导致了孩子不愿在没有奶奶的陪同下到学校上学。

然而,一般学生是完全有能力适应各种不同教学风格的老师的,单单这个孩子出了问题,我们还是应该要反思一下家庭遗传问题。

多项研究表明,一个孩子从小遗传的气质造成的性格,到了成年期也是很难改变的,只有表现的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设计适当的教育活动,来适应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孩子不好的性格,但想要完全改变,确实不可能,甚至教师有意识地设计活动试图改变孩子性格的行为反而会强化孩子的那种不太好的性格。这实际上真的让教师陷入到了两难的境地。

当前,我们越来越发现,家庭遗传对于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这里的遗传,不仅有基因遗传,而且还有家庭文化的遗传,而事实上家庭文化遗传的力量会更大。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越来越快,社会浮躁文化的越来越盛行,家长与婴儿期孩子的交流越来越少,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负面情绪也越来越多。很多家庭正在造就不健康性格的孩子。

所以,亲爱的家长们,我们需要教育改变孩子,但,我们可能更需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健康性格形成的帮助。一个事实证明,那些最愿意跟孩子多多交流的家庭的孩子,往往会成就一种健康的性格,即使这个孩子的遗传并不是太好,但其性格对于自身成长的破坏性一定会变得最低,常常交流,会让孩子感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认同,从而变得爱这个世界,也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