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虎岗:我以“错题”育“质疑”
出乎意料的是,学生们都选择了A,--这也是参考答案。我用希沃授课助手,将题目拍照后上传到屏幕上,让一个学生到讲台上展示她的解题过程。她边在题上画,边解释说,物体左端对的是1cm的刻度线,1cm是两大格,从1cm再往后两大格是1cm,再往后两大格又是1cm,然后又多出了4小格,1小格是1mm,所以多了4mm,估计值是0(表述不准确,应为0.00cm)所以物体长度是2.40cm。我问,当物体比较短,我们可以1cm、1cm的去数,但是如果物体的长度很长,像这样,物体的长度也要从1cm开始1cm、1cm的数吗?我说,那得数多少次,还不得累死。还有其他更简单的、更快的方法吗?过了一会儿,有同学说,读出物体最左端和最右端对着的数,一减就可以知道物体的长度,用99减去1,等于98。我说,很好,刚才的那道题我们能用这个方法吗?哪位同学愿意试一试?看到刚才上讲台展示的同学也举了手,我就点名让她来说。2.40……不对,是3.40cm。她脱口而出,随即就纠正了。我故作不解状,说,一个物体用一把尺子量,按不同的方法读数出现两种结果,显然是不合理的。为什么物体会出两个长度呢?哪个才是正确的呢?看着同学们有些迷惑,我提示说,大家一定看原题来找原因。我说,为什么同学们没有发现这个错误呢?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没有采用正确的方法计算长度,如果用物体两端对应的刻度值之差来计算长度,就会得出3.40cm,而四个选项中并没有这个数值,这样你就有可能去思考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是哪个地方出了错,这样就很有可能发现图中的错误;二是过于相信书本,认为书上写的肯定是正确的,这样就算你得出了3.40cm,也会认为是自己错了,而没有想过也可能是书上的题出错了,因为受到答案的“提示”,换了一个方法,终于用数几格的方法得出2.40cm。古人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书上也可能有印错的,甚至出会现错题;老师也是一样,讲课时也可能口误说错话,或者讲错了,这就是有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不要迷信书本和老师,要敢于质疑,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就想刚才这道题,我相信也有个别同学们发现了这个矛盾,但是因为心里有“书上印的怎么能错呢?一定是我想错了”的想法,从而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对不对?看到同学们不仅订正了错题,还从中有了进一步的收获。我觉得这道错题“错”的很意义。最后我说,不迷信权威,有质疑精神也是物理送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是,仅有质疑精神是不够的,还要掌握的必要知识,这样有才能发现问题。就像这道题,如果你没有掌握的正确的读数方法,也就发现不了题中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