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关思考19 | 我又成长啦—看到了自己潜意识中的「小人」

这几天,再一次看到了自己突飞猛进的成长——
这段时间为了丫博社的项目,频繁应酬,频繁接触心理学方面的专家,有时候,觉得自己有些人格分裂。
比如在企业家的圈子里,我会自动切换到以前做销售的模式,就是特别能把握人际交往的原则——让对方成为明星,不卑不亢的给予赞美,表达善意,或者是默默的欣赏、甘心让自己成为观众;
当别人谈到了一个话题,即便我有不认同的点,也绝对避免讲道理、给建议。
可一旦切换到其他的场景中,比如帮助晓丫心理成长,指导她写文章的时候,就俨然端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而且晓丫但凡有一点做的不够好,就着急上火,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有一次,晓丫说,你就像我妈——一下子让我警醒了,好吧,控制欲再次附体。
再比如跟心理学专家沟通的时候,过去那种「遇强则怂」的心态时不时的就会出现——遇到比我强的人,心理就胆怯,担心自己不如「强人」,说话总是过于强势,想要盖过别人,其实内心是怕暴露自己弱的一面,怕被别人认为自己不专业,担心别人看不上咱。
思考到这里,我突然想到荣格的一句话:
即自我认知就像一座冰山,海面之下的部分,才是形成「我们今天这个样子」的真正根基,但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却看不到它。
而刚才说的那些场景,其实恰恰说明了我已经看到自己潜意识的部分了,看到我行为背后的那些心理活动及隐藏的特质——自卑、刷存在感、不自觉的运用一些「术」的层面,来达到某种目的等等。
上周六发生的一件事——不仅看到了,还立马做出了行为上的改变。
我去参加一个女性心理学沙龙,据说老师是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12355的,很是牛逼。
老师介绍完自己之后,就直接开始分享环节——每个人都讲自己的一个故事,或者是困惑、想解决的问题。
沙龙这样的开场,好吧,以我这样的老手来评估,大概率效果会很差,弄不好还会冷场,好尴尬哦。
我坐的位置正好排在第三个。按照以往的个性,刷存在感的时刻到了,嘿嘿。而且现在的我不仅学了一堆心理学,还考证了。
同时心里还有个「小人」在活动——呵呵,我倒要瞧瞧这个老师有多牛逼,何况做的活动还和我们丫博社有点冲突的,最好马失前蹄。
坐姿嘛也是两个手臂交叉在胸前,一副看笑话的姿态。
可我现在成长了,不是吗?
好吧,首先改变坐姿,正襟危坐,胸前倾,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然后打开笔记本准备记笔记——以前也会有这样的尊重,但内心清楚,大部分情况下是装的。
然后,进入换位思考模式——如果今天的讲师是我,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最担心出现的局面是什么?
其实,心理学沙龙的来访者都是有防御心理的,不愿打开,尤其是这样的公开场合,所以他们大多会采取的方式是沉默,要不就说一番不知所以然的话。
如果真是这样,12355老师的这场沙龙就很难进行下去,那么如果老师本人没有很好的「破冰」之策,这场沙龙可以说大概率是失败的。
我看看这位将近60岁的老师,慈眉善目,和蔼可亲,娓娓道来,一看就是专家型的,也许在她以往的讲课中,根本不需要什么「破冰」环节,更有甚之她都不知道有这一茬。
好吧,既然我懂这么多,又是演讲这个领域自以为的小小专家,啊哈,那么我能做的就是帮助这个专家破冰吧。
想完之后,基本也轮到我了,如我所料,第一个说没准备好,没讲,第二个的确讲了一些不知所以然的话。
于是我一开口,就说:我分享一下自己当初怎么引发抑郁的故事吧,一下子吸引了其他人的注目。
好吧,我不想刷存在感的,因为真的没想到,时隔四年了,说到关键点还会哽咽,以为对此事,已经云淡风轻了呢。
我不知道,从我往后的来访者是不是因为我表达了「真实」,而逐渐地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故事和困惑,并且也都很真实。
但让我惊讶的是,沙龙结束后,老师走到我面前,连说了三声「谢谢」——
这次经历,真的感动到自己了——我看到了潜意识里的「小人」,她虽然不堪,但她很真实,我接受了她,从而有了新的行为——做一个open的人,并表达我的善意。
从而获得了尊重——
另一方面,我还收获了新的认知——真正理解了什么是「认知升级」。
话说,人的认知分为四个阶段:
有人去德尔斐神庙问先知,“谁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先知回答: “苏格拉底是雅典最聪明的人。”
但是,苏格拉底说: “我一点儿都不比别人聪明,我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但有一点,我唯一知道的是我不知道,而所有其他的人都认为自己知道。”
好吧,苏格拉底不仅仅是雅典最聪明的人,他也成为了世界上公认的最聪明的——那4%中的人。
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富获得一个机会——与苏格拉底交谈一个下午。
好吧,我承认,又嘚瑟了一把,不管咋说,我已经开始跨出95%,正在迈向这4%,嘿嘿。
那么95%的人包括我之前是什么样的呢?
有一个「洞穴比喻」的寓言故事堪称哲学史上的经典,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写的,很好的阐述了这个区间人的思维模式——

一群生活在洞穴里的人,从出生就在这个黑暗的洞穴里,他们的腿、手,甚至脖子都被铁链绑着,不能朝别的地方看。他们的后面是一堆火,前面有一堵墙,因此他们只能看见墙上有好多影子。

洞穴人觉得那就是真实的世界,他们不知道这个真实的世界就是他们的影子——(这就好比,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好多时候不反映世界,只反映我们自己的状况。)

一天,有一个洞穴人不知道怎么挣脱了铁链,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通道,我们也可以把它叫"虫洞"。

这个人一下子就意识到,自己生活的那个世界是如此的狭小,他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不是火光映照的幻影,而是太阳普照下的万物——他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我不知道当这个洞穴人爬出洞穴的时候,有没有人像《黑客帝国》里的莫非斯一样对他说“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总之,洞穴人看到这个世界之后,就有了一种愿望,那就是重新回到洞穴里,把其他人的铁链砸断,让他们也从这个洞穴里逃离出来,飞跃那个不成问题的世界,来到真实的世界。

但是,最后的结果是:其他人认为这个洞穴人是在扰乱次序,把他打死了。

——《认知方法论》

这个故事很好的隐喻了苏格拉底的一生,因为他试图让雅典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最后被指控为扰乱人心,判了死刑。
我想说什么呢?
好吧,成长真的不容易,但突破「洞穴」的感觉真好——欢迎来到真实的世界。

敏芊随笔

周一到周五不定时更新

梳理|心路历程

分享|成长细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