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变迁
我们可以将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变迁划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政府养老阶段,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建立,农村养老保险的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实施,以及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并轨改革五个阶段。
一、政府养老:也就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之前,那会我国实行的是退休金制度。1951年国家颁布《劳动保险条例》在企业内推行退休金制度,企业国有性质,劳动保险的各项费用全部由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负担(国家财政负担),这个时候的企业具有强烈的国家所有特征。所以这一时期的养老保障制度更多体现的是国家责任。也就是说,人们在职的企业发工资,退休了企业发退休工资。(在职发工资退休就发退休工资),所以,那会叫的是退休工资,不叫养老金。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由国家控制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们的经济生活进入了高风险社会,当时由于改革开放和国企改革等诸多原因,出现了很多非国有体制人员,比如,民营企业人员,外企工作人员,合资企业工作人员,下岗灵活就业人员以及个体户等,于是我们迎来了养老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原有的退休制度已经不适合这些人员,他们成了门外人。而且这些人的队伍还在日渐扩大,将来他们如何养老,成了国家必须要考虑解决的民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借鉴并引用了西方退休制度的做法,根本性地改变了我国此前的退休制度,这次改革它是以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标志。主张养老制度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进行改革,突出了个人责任,加速养老保险的市场化和社会化进程,我们看到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开启,这是一次实质性的改革。
三、农村养老保险:这个阶段把农民兄弟们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2009年颁布《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政府首次为农村养老保险直接提供支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简称新农保。用来保障农村居民年老基本生活。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我们农民兄弟们也有养老金了。
四、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将城镇中非企业从业人员,也就是城镇居民纳入了养老保险范围。2011年《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 18号,标识着2011年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式点实施,这项制度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城居保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由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两部分组成,2014年决定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
5,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2014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实现了企事业单位养老金的并轨改革,当时由于非国有体制人员和国有体制人员退休存在较大差异,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在退休之前是无需缴费,退休后养者金很优厚,有失社会公平,因此国家就推出了养老金的并轨制改革,这次改革出现了第三次的身份划分,它不是针对企业人员,是针对体制内人群的。它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为了老人、中人、新人。
我国养老保险改革到今天,就形成了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两个制度平台。城镇职工主要包括:企业人员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城乡居民包含的就是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机制已经实现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