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质岁月—李宗健

我们在一生当中,会遇到许多人,许多事,大部分如清风抚过,不留一丝痕

迹。而有些人,有些事,则会不同,相识如沐春风,带给你的是如莲般的喜

悦。与李宗健老师的相识,便是如此。

之前在文学群里经常看到李宗健老师的思乡作品,字里行间,总能看到故乡,看到炊烟,看到母亲。喜欢他的散文,行云流水、朴实无华,就如他的性格:低调、开朗、豁达。

跟李老师聊文字能学到很多东西,我偶尔拿自己的文章让他点评,总是一针见

血,刺痛我的同时就是治病,让我下次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在他的空间里翻到

一篇喜欢的文章,跟李老师商量,能不能放我平台上发表,让我的朋友们也读

一读,他很爽快的答应了。于是,就来了今天的文章。


纸质岁月    李宗健

看报纸,大视野;读文字,大情怀。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文学知识固然能够提高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但是每天看看报纸读读新闻,也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无论是坐在公交车上还是走在路上,甚至在影院等待电影播放的间隙,都能看到有人打开手机浏览着什么。如果是在办公室,几乎人人办公桌上都有一台电脑,想看什么就有什么。于是,对于一些人来说,报纸被打入了冷宫成了鸡肋,一切信息来源都依赖于网络。然而我却钟情于报纸的细腻和深度。有人说我怀旧,有人说我保守。可是他们不知道,我喜欢读报是有原因的。
   小时候在农村长大。那时家里很穷,每逢春节,那些烟熏火燎的墙和炕头上,父母就糊满旧报纸,以此来增加新年新气象。年前的集市上就会有好多城里人推着三轮车来卖他们积攒的旧报纸,四周往往都会挤满买报纸的乡亲们。农村人糊在墙上的报纸,不到第二年春节是不会换的。那时候春节就在温暖的炕上,闲暇的父亲会指着报纸教我和弟弟认字。那大大小小的方块字和插图照片,我们每天都要抚摩好几遍。邻居亲戚来串门拜年,我就爬到炕上指着那些认识的字大声朗读,他们就会夸我聪明好学,是块读书的料。那种优越感更增加了我识字读报的兴趣。到上学时,我从报纸上认识的字就已经很多了。

上学以后,一份《中学生报》要到乡镇的新华书店才能看到。憧憬外面世界的我多么渴望多读一些报纸呀。经常去书店光看不买,售货员是不愿意的,为了读到一份心仪的报刊内容,我们五六个同学在暑假里采草种挖药材换钱凑到一起,然后共同决定买哪份报纸,这样大家就可以轮流阅读,就会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在阅读中找到无限的乐趣。

九十年代初我参军入伍,部队上的报刊就很多了,在阅览室中在报纸里,感受祖国的日新月异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倍感自豪。后来成家立业了,每每工作一天回到家里,沏一壶热茶,翻开订阅的报纸,品读着来自各地的信息,那种感觉,真是足不出户便知天下大事。尤其春节期间,一份半月刊的电视报就是一家人温暖的导向和谈论的热点。
   如今,有人说从网络上能够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最新消息,不必花钱再订报纸,但我觉得,报刊是任何传媒都无法替代的行业。报纸是浓缩了的时讯,一份报纸的出版和发行往往经过编辑们的精心挑选和严格把关,把最有效、最真实、最适合大众口味的信息及时传播出来。而网络上虽然信息琳琅满目,但缺乏信息的依据和法度甚至虚假信息也是存在的。再就是一切电子产品都有辐射,时间长了会损伤身体。而报纸携带方便,随时随地都可阅读,看到兴奋之时,还可圈圈点点,剪报成集,或者挑错写个报评。看过后放置起来,什么时候觉得有用,再查阅也很方便。所以说网络虽然发达,但看报纸的悠闲,翻阅捧读的情怀,岂是谁人都能体会?在铺天盖地的网络资讯之中,若是抱着淡定的态度去仔细阅读一份报纸,就能够领悟出一些时光的感动和记忆的升华。

潮起更是扬帆时!一份报纸用求真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的功夫,就会在智慧、真诚和责任中谱写时代华章,那些纸质岁月的温情故事,每每回忆起来总是凝重与难以割舍。因为怀念,我总是不舍地寻觅着岁月里的痕迹。一些故事历经人生的浸染,越来越恬静。一份报纸,一种情愫。  


这篇文章已经发表在《济南日报》上了,我觉得写得非常有道理,所以就搬来我的平台,而且也想跟我的朋友们说:少拿手机多看书读报,对身心健康,都是极为有利的。

最后介绍一下李宗健老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编辑、济南市作家协会会员、济南明湖诗词学会副秘书长,祖籍日照高兴镇,在各大刊物出版诗歌散文若干。

(0)

相关推荐

  • 大调查:近六成纸媒人都不怎么看纸媒,看的又是谁?

    255位媒体人中,超过六成认为纸媒不会消亡,但是调查显示也有近六成并不怎么看纸媒. 什么!纸媒人都不看纸媒? 乍一看,这是一个令人感到不可思议.无法理解的现象,普通老百姓不读纸媒也就罢了,怎么连纸媒从 ...

  •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王惠莲作品丨不想白活一场的“秘方”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那天,一位文友在朋友圈发了一个帖子,说是从冯 ...

  • 申云贵:老唐 ——邵东县作协主席唐志平印象

    老  唐 --邵东县作协主席唐志平印象 申云贵 文人本来是不应该相轻的,可事实上文人之间总是互不服气.不过凡事皆有例外,有些文人就能做到惺惺相惜,老唐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老唐的名字叫唐志平,是邵东县作 ...

  • 【第四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退却乃至消失的报亭/阿丛

    日本作家泽宫优在<消失的行当>一书中大约盘点了一百一十五种老行当,如今已消失或渐次消亡,如铁匠.桶匠.豆腐匠.烧炭人.杂耍艺人.澡堂搓背人等.信息飞越的时代之当下,生活越来越便利,而因此失 ...

  • 【征文】刘爱新/那年,我的习作上了报纸

    立足河南面向全国的原创文学平台 用文字温暖世界 ■"关于投稿那点事儿"征文 刘爱新 这件事虽然过去30几年了,但是直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 那是1987年3月,我正上初三.为了更好地 ...

  • 闻锺邮事 | 网上订阅2016年报刊

    网上订阅2016年报刊 觉得还有时间,总以为还有时间,也就没有着急这订阅下一年度的报刊. 忽然有一天淮南王光珉在微信中问我2016年<集邮>杂志订没订的时候,才想起2016年的报刊还没有订 ...

  • 不曾搁浅的牵念为你苏醒|作者陈茂宏 |朗诵岁月如歌

     不曾搁浅的牵念为你苏醒 作者/陈茂宏 朗诵/岁月如歌 编辑/琳雅 出品/丘山红华与生活艺术 世上有一种爱,她不能与你香肩并拥:也不能跟你牵手走天涯,但她会把你放在心中和生命里,不曾搁浅的牵念为你苏醒 ...

  • 【往事】苏小蒙/当编辑的那“一亩三分地“

    在<郑州工人报>工作期间的苏小蒙 让我们以阅读的方式相遇相知 当编辑的那"一亩三分地" 苏小蒙 工作中的苏小蒙 我原是一家工厂的业余作者,后来碰上机遇,不一一应该说我市 ...

  • 电子报簿

    2019--003 电子报簿,是[报刊分发表]与[报纸投递分发表]的总称.2006年集团公司推广应用报刊经营管理系统,在报刊投递子系统中将原手工作业时所编制使用的[报刊分发表]与[报纸投递分发表]均实 ...

  • 读书散记:怀念那真读书的岁月与有关纸笔的故事【散文】

    作者简介 李跃峰,笔名(网名)山野俗人,陕西省大荔县人,生于1966年10月,酷爱文学.是江山文学网签约作家.江山之星.曾在国家各级报刊发表作品,获省级以上奖励多次.其中,中篇小说<梁燕妮> ...

  • 我多年的文学情怀

    发现自己爱好文学,是我在1973年上学识字的时候就开始了.印象中我们家炕上仍然满是残缺不全的小人书,好长时间也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看,经常能看到的文字资料就是父母从工厂拿回家的企业报纸,上面大都除了开会 ...

  • 书友是最好的亲戚——李勤峰(济南周三读书会)

    按语:济南周三读书会已经成为济南文化地标式的存在,应创始人李炳锋先生的邀请,驱车前往,终于与那么多的书友文友们相会,并倾心交流,真有一种人逢知己的畅快与坦白.只是让我想不到的是,周三读书会的李勤峰先生 ...

  • 散文||在艰难的岁月里

    在艰难的岁月里 我家住在乡下,写作是我的爱好,时不时会在一些文学刊物上发表作品,同时也在报纸上写一些新闻通讯.报社王编辑说我写作水平提高得差不多了,如果有单位用得上的地方,他介绍我去工作.我永远忘不了 ...

  • “走进百瑞谷”大型诗歌采风活动作品集锦(三)

    相聚百瑞谷 白金锁(河北) 这是一个遥远的故事 隔着时空 仿佛看到一群墨客 在兰亭下痴狂 兰亭序的流芳百世 又有谁能复制远去的盛况 来了 这是一次情不自禁的相逢 文豪杯牵着你和我的手 百瑞谷从此不再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