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来临前,会给你发“信号”,早期不抢时间的人,代价惨痛
一、出现哪些症状说明有可能得了脑血管病,在公共场所遇到这样的患者应如何做
脑血管病常见的发病信号有:
突然一只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
突然看东西重影或伴有眩晕;
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木)或伴有肢体无力;
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楚或听不懂别人说话的意思;
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走路摇摆不稳等;
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等;
精神状态改变,或沉默寡言,或急躁多语,或嗜睡;
突发剧烈头痛;
原有高血压病史,平时血压尚平稳,现血压逐渐或突然升高;
全身或局部肌肉出现抽搐等。
在公共场所发现突发脑血管病患者后,身边的家属或单位同事、朋友应该沉着冷静,将患者放平,仰卧位,不要枕枕头,头偏向一侧,避免口腔内的分泌物呛咳误吸到肺部造成患者窒息。
另外,切忌给患者服用药物,因为卒中大致可分为出血型和梗死型两种,在没有确诊以前,绝对不能随意用药,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与此同时,应该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简单叙述病情,让急救医生做好抢救的物品和心理准备。
二、脑血管病的早期治疗为什么要争分夺秒
这是由脑血管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所决定的。大脑血供一旦中断,6秒内神经细胞代谢将受影响,10~15秒内出现意识丧失,2分钟内脑电活动停止,如持续5分钟以上则细胞发生不可逆损害。
在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理分期中显示:
超早期(1~6小时),病变区脑组织常无明显改变,可见部分血管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和星形细胞肿胀,线粒体肿胀空化,此时是溶栓的最佳时机;
急性期(6~24小时),缺血区脑组织苍白,轻度肿胀,神经细胞、星形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呈现明显缺血性改变;
坏死期(24~48小时),可见大量神经细胞消失,胶质细胞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脑组织明显肿胀;
软化期(3天~3周),病变区液化变软;
恢复期(3~4周后),液化坏死的脑组织被吞噬、清除,胶质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增生,小病灶形成胶质瘫痕,大病灶形成中风囊,此期可持续数月至2年。
发病初期有一个半暗带区域,这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键时期。
因为梗死中心区神经细胞已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周边存在一个缺血边缘区,血流量处于电衰竭和膜衰竭两个阈值之间(细胞功能降低,但仍能维持离子平衡而存活),这一区域称为半暗带。
该区因有侧支循环存在而获得部分血液供应,如果血流迅速恢复,损伤仍为可逆的。保护这些神经元是急性脑梗死治疗成功的关键。
三、再灌注时间窗和再灌注损伤
在多长时间内使缺血脑组织恢复血液灌流,可能挽救缺血的神经细胞?这一时间称为再灌注时间窗。目前普遍把其定在6小时以内。
如脑血流的再通超过了再灌注时间窗的时限,则脑损伤可继续加剧,此现象称为再灌注损伤。
这是由于闭塞远端的血管壁缺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脑脊液屏障开放,重新供血可导致血液成分从缺血的血管壁渗出,加重脑水肿或引起出血性梗死。
据此,国内多数医院把“溶栓治疗时间窗”定在3~6小时内。可见,急性脑血管病在治疗上应该争分夺秒,时间就是大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