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歌赏析/《流浪者》[意大利]翁家雷蒂
翁加雷蒂,G.,意大利诗人。[1]
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卒于意大利米兰。父母亲是意大利人。在非洲度过童年和少年。1912年到巴黎,同法国象征派文人和意大利未来主义者结识。1914年到意大利,开始在未来主义刊物上发表诗歌。1915~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到前线作战。翁加雷蒂最初的两部诗集《被埋葬的港口》(1916)、《覆舟的愉快》(1919),抒发人的孤独、痛苦,感叹人生仿佛触礁遇险的小舟,覆舟却激起人对生活的向往。在诗歌形式上,翁加雷蒂采用象征主义诗歌的某些特点,善于运用想象、隐喻,偏爱富有节奏和刺激的短诗,竭力挖掘个别词语蕴含的意义、感情。法西斯统治时期,翁加雷蒂发表诗集《时代的感情》(1933),表达诗人和同时代人意识到时代的“灾难”、因文明遭到威胁而产生的忧伤以及对人的命运的思索。1936年,翁加雷蒂去巴西,在圣保罗大学主持意大利现代文学讲座。1939年,他的儿子去世。诗集《悲哀》(1947)抒写失去儿子的巨大悲痛。1942年返回意大利,在罗马大学教授意大利现代文学,继续写作诗歌。在诗集《福地》(1950)、《呼喊和风景》(1952)、《老人笔记》(1960)中,个人的孤独、忧伤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的悲剧感互相交织,组成贯串诗歌的主题曲。在艺术上,翁加雷蒂继续探索诗歌的形式,抛弃原先偏爱的短诗,汲取意大利古典诗歌韵律的特点,熔G.莱奥帕尔迪抒情诗歌和C.波德莱尔象征派诗歌的特色于一炉。他的全部诗作以《一个人的一生》为题汇总在一起。翁加雷蒂先后翻译了W.莎士比亚、J.拉辛、S.马拉梅等的许多作品。
《诗歌原文》
在人世间
每一个
角落
我全没有法子
栖身
我足迹所至
任意一处
陌生的
地方
心头不由蟠曲
悒闷
诚然
许久以前
它已使我惯于
容忍
日复一日隐遁
我这个飘零的
陌生人
我归来了
从饱经忧患的
岁月
安享哪怕
生活的片刻
欢悦
觅得一块干净的
土地
(吕同六 译)
【赏析】
同样是翁家雷蒂的战争诗,这首《流浪者》在形式上追随《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简练凝重,具有法国象征派诗人马拉美和阿波利奈尔的韵味。不同的是,《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写的是社会的悲剧,《流浪者》则着眼于描写个人的凄惨命运,抒发个人的孤独和悲伤。
全诗分六节,第一节描写流浪者无处栖身的惶恐。世间没有一个角落能够安身,这就是无可归依的流浪者最典型的写照了。战争的残酷使人们东奔西突,世界偌大,但就是没有一块安静的地方。战争带来的毁灭不仅使得外在的世界千疮百孔,让人无处容身;它更造成人们的流离失所、动荡漂流、苟且偷生,造成心灵的无奈、陌生和淡漠。因此,即使能找个陌生的地方暂时躲避,也只能换来这片刻的、不知何时就会失去的安宁,也无法为死寂的心灵带来慰藉和温暖。
诗人接下来写因战争而失去防御力量的无所适从,而对流浪生活的容忍,只是对自己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无可奈何。《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写战争扼杀人的生命;《流浪者》则从另一个层面描述在战火的笼罩下,活着的人们的心灵也受到极大摧残,即使战争结束,这种阴影也一直挥之不去。战争留下的疮痍,也让这个流浪者无限抑郁。这个“日复一日隐遁”的流浪者,即使在战争结束后,也一样迷惘悲怆,也没能“安享哪怕/生活的片刻/欢悦/觅得一块干净的/土地”。
翁家雷蒂这首关于“流浪”的诗歌,不属于西方游吟诗歌的传统。游吟诗人在精神层面更多是属于“自我放逐”,主动“走向孤独的道路”(黑塞语);翁家雷蒂塑造的流浪者,却明显不是这种类型:“他”向往生活的安宁,希望寻得一块没有硝烟的土地,却因为战争而被迫背井离乡,四处流浪。这种身不由己的流浪没有任何“诗意”可言。黑塞给自我放逐者许了一个光明的前景:“相信吧!在你的/道路的尽头会出现故乡。”可翁家雷蒂笔下的流浪者,即使从饱经沧桑的流浪生涯回到故乡,也不能安享生活片刻的欢悦,因为,正如他在《卡尔索的圣马丁诺镇》所描写的,“鳞次栉比”的房屋,经战火冲击,只剩“断垣残壁”,诗人众多的朋友,存活下来的也“屈指可数”。
翁家雷蒂认为诗歌应该力求和谐和协调,这使得他喜欢用简短有力、错落有致的句子来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与诗人其他作品不同,这首《流浪者》没有神秘的隐喻描写,而是用直白的语言,为人们勾勒出一幅流浪者在战争威胁下凄凉、悲惨的生活画面,充满悲痛与怜惜。
(吴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