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用至简心态,凡事皆可以变通

《易经》的规律,和人的思维,不一样。

人做事,有难易之分,有所取舍。

如果你洞察《易经》的规律,就能转变固有的大脑思维,最难和最容易,其实是一体两面,就像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这篇文章,分享《易经》的日常运用:你要做成最难的事,只需至简心态,找到最佳时机。

1、《易经》思维:凡事皆可以变通。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一点,人的惯性思维,是逻辑性的,不是“是”,就是“非”。

比如说,别人问你,这件事你做成没有?

你说,没有。

别人就会下意识认为,你没做成,不成功,那就是失败了。这是非黑即白的典型思维逻辑。

事实上,你没做成这件事,不代表你失败。以100分,为成事。你做了80分,还是没做成。那并不代表你失败,客观地说:是尚未成功。你和成事,只差几步远。

和那些从来没开始做的人,他们0分,你80分。你仍然比他们强,不是一点点。明白这点,你就不会有挫败感,也不会自我谴责。

学《易经》,最重要的,是你大脑思路的转变。从大众的惯性思维,转变为《易经》思维。

《易经》的思维,就是变通思维。凡事,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皆可以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2、《易经》时机:隐藏在阴阳冲和之间。

太极,是从《易经》中提炼出来的象形图。代表两种对立势力的对立和转化。

比如,乾和坤,代表天和地,阳和阴,是一组对卦。

二者属性相反,一阳一阴,一动一静,一开一阖,体现为对立。

然而,这种对立,不是固定的,而是流动变化的。因为,乾和坤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而《易经》规律中,最佳时机,就隐藏在乾坤转化之间,也就是阴阳冲和之间。

比如说,人具有趋利避害性。

大家一片叫好的事,是“大阳”的状态,已经不是最佳时机。你看见别人吃肉,很心动,跟风一头扎进去,结果自己连汤水都喝不到。

而大家一致不看好的事,是“大阴”的状态,也不是最佳时机。因为,你不知道“大阴”的状态,要持续多久。

总体来说,最佳时机,隐藏在“阴和阳,冲和之时”。

《易经》规律,是物极必反。

一件事,一个项目,如果它的生命周期还没有结束,那么大阳之后,必然转向阴,这是衰退,是逃离的时机;而大阴之后,又会逐渐恢复元气,晦极生明,否极泰来,转向阳。当你洞察趋势已经扭转,阳的势能在逐渐上升,这才是切入的好时机。

3、用至简心态,做成最难的事。

机遇,瞬息万变。

你想做成最难的事,就用最简单心态。越是难的事情,你越要洞察时机,寻找最佳切入点。

要做到这一点,你只需要保持心态的至简,简单平和,不带私心杂念、情绪、恐惧、担忧、压力、负担,都没有。

当你的心态,彻底平静下来,你就能洞见规律,察觉机遇,心中不惑,做事不慌,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怎么做。

我遇到绝大多数的人,他(她)们来找我咨询问题,其实,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心态杂乱,心烦意燥。

其实,他们只要安静下来,自我反省、平心察觉,一切都会明了。可惜,他们宁愿去找别人咨询,也不愿意自己安静下来。

《清静经》说,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我自己,没有老师,也不需要找别人。遇到困难,我就先安静下来,保持内心的空无,没有一丝杂念,耐心等待。每天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一天,两天,三天,慢慢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出路,会自然呈现。

王阳明说,人本自足,不假外求。

每一个人,天生都有这种内在的智慧,不需要向外求索,只要你足够安静,清静下来,自然会明了。

我实践过,的确如此。

综上所述,你想要做成最难的事,只需要保持最简单的心态,用《易经》思维看待问题,分析问题,找到最佳时机。最好的状态,会自然呈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