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就感 = 价值增量 / 机会成本
我很喜欢经济学中“选择”的概念。任何“选择”都会造成“得失”,“得失”形成“心理效应”——我们因之满意或不满意,痛苦或开心。
经济学不同于数学。任何一道数学题,必定只有唯一一个答案,但是,任何一种经济现象可以有多种解释。——纵使如此,很多经济现象如若借助数学的思维,可以分析得更透彻,让人更好理解。
时常听到有人问:你幸福吗?你快乐吗?你对现状满意吗?
我想借此引出“成就感”这一话题,因为成就感决定了你的人生状态,决定了你是否幸福、快乐。
个人认为,成就感=价值增量/机会成本,比值越大,成就感越高。
相信略有经济学基础的朋友都能很好地理解“机会成本”的概念: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在面临多方案择一决策时,被舍弃的选项中的最高价值者是本次决策的机会成本。
简单而言就是,你做了“某个选择”可能就会失去做出另一个选择的机会,另一个选择是你做出“某个选择”的机会成本。
比如,某一时间点,你得到两个工作机会,一个是去政府当公务员,一个是去投行做分析员,你一旦选择做公务员就失去了成为投行分析员的机会——成为投行分析员是你选择做公务员的机会成本。
一旦面临多种选择,你所认为的次优选择就是你做出最优选择的机会成本。
需要强调的是,你所“认为”的最优未必是他人眼中的“最优”,每个人的“存乎一心”往往“差之千里”。
接下来讲一讲我所认为的“价值”。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个人的长相可能不一样,但基本的需求并没有太大差异,尤其是生理需求。
笼统而言,我们所“需求”的自然是对我们有“价值”的,“需求”即“价值”。
人生每个阶段的需求会有变化,因而形成了不同的“价值模块”,每一模块相互独立又互相影响。
寿险行业MDRT提出了一个“全人理念”,它包括“家庭”、“健康”、“教育”、“事业”、“服务”、“财务”、“精神”七个方面——在我认为,它们是人生最重要的“价值模块”。
家庭 Family
与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以及其他家庭成员共度有意义的时光,努力把分享、关爱、互相尊重与坦诚作为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基石。
健康 Health
通过有助于促进身体和心灵健康的学习、膳食、锻炼以及生活习惯来保持健全的身心。
教育 Education
通过不断的智力开发,追求充实的人生。热衷于一切有意义的追求,丰富自己及他人的生活。
事业 Career
不断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在职业上赢得更多尊重,追求新知识和技能,为行业及专业组织贡献力量。身体力行,以自己为榜样,通过指导和带领行业同僚,帮助其在事业上取得更大成就。
服务 Service
为社区和公众服务组织、教育机构、政府、民间慈善团体、以及其他高尚的事业,贡献时间、精力、领导力、财力,并且不计个人回报。
财务 Financial
指导如何量入为出,享受和分享劳动成果,知道如何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配合制定和实施创造、积累和保存财富的计划。
精神 Spiritual
遵照个人的信仰生活,在帮助别人更加成功的同时,不断追求自己在精神层面的成长。
如上的七个价值模块将“物质的人”与“精神的人”统一了起来,但当中的每一个模块在不同的人的心目中一定有着不同的权重。
比如,我认为健康任何时期都是最重要的,其次是财务,若要继续往下排,真就有点为难了。
随着人生阅历的增长,每个人都希望尽可能地把自己的价值模块“做大”,用数学的语言就是从1到10,从10到100,从100到……,到了一定积累之后,我们不仅在乎价值规模的增加,还会考量价值增量的变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收入从10000元每月增加到100000元每月和从100000元每月增加到120000元每月,效用自然是不一样的,前者令人振奋,后者却几乎构不成任何刺激。
当一个人从事某项具体的事务,比如说某个职业,做的时间长了之后往往会发现价值增量越来越不明显,机会成本越来越高,他的成就感就会越来越低。
一个人在职业上无法提升价值增量是普遍存在的情况。比如,无限地重复做简单的杂事;比如,工作开展得不到资源的配合;比如,公司管理的混乱导致没有施展才能的空间;比如……。
与之同时,这个人可能会面临外在的诱惑,人家也许会给他更高的职位、更厚的薪水,更诱人的福利。
这个时候,他维持原状的机会成本会变得更高,结合成就感公式来看(成就感=价值增量/机会成本),——分母增大,分子变小,成就感降低。
本人所提出的成就感公式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的,当然,它也可以是我们思考问题、看待世界的一种方式。
有人会问,“感觉”怎可量化呢?
我的看法是:你若是严格站在理性人的角度,任何抽象的事物都是可以量化的。
只不过,人一旦将与自己相关的所有“事物”都进行量化,最终的结果有可能是他“永远也得不到满足”,——他可能会因此少掉很多的人生乐趣,被自己的欲念折磨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