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央财本到北大光华博的三年多学习历程和保研经验分享
这是孤独的三年,不是孤独的战斗!
前言
真正动笔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距离我正式拿到推免资格还没过一个月,趁着自己仍然记忆犹新,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各位学弟学妹,希望有所帮助。
对于很多保研人来说,真正决定选择保研的道路,真正着手开始准备保研的事宜,往往是在大三阶段。对于我来说,这是我三年前写在纸上的目标,是我三年的憧憬,是一条三年的路。
保研是一条艰难的路,对其产生影响的因素也很多。至于我的保研经历,我觉得三年的大学生活才能够完整地描述。首先想跟大家分享的一点是:进入大学之后,可以选择的道路很多,个人的发展也是多样化的,保研只是其中的一种,所以不同于之前任何一个阶段的学习,这必定是“孤独”的。就我个人而言,在这三年中,有无数个日日夜夜是独自在图书馆中度过的;有数不清的假期是自己留在宿舍里学习;在大三准备夏令营的阶段,通知的查询、学校及专业的选择、材料的准备都需要自己跟进,因为少有人(至少在我的情况下)在跟你做同样的事情。但是,保研的战斗也不是单枪匹马,一路走来,有许多老师、学长学姐给我提供了极大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扶与引导,我也很难顺利到达终点。
综上,我将与大家分享自己大一至大三的学习生活经历,夏令营的入营与参营(包括准备工作、参与的各夏令营考核细节、具体的参营情况以及录取情况),校内推免考核的准备与参与情况,以及在这其中各位老师与学长学姐为我提供的帮助。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的保研经历不是完美的,也并不适用于所有人,所以需要大家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获取相对有益的信息。并且,我在夏令营的过程中仅仅参加了会计学的学术项目,对于MPACC项目以及其他专业项目不太了解,还请有意向选择这些项目的学弟学妹慎重阅读。
基本信息
本科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会计 15-2)
GPA:93.10/100(前五学期);93.31/100(前三年)
排名:1/48(前五学期);1/48(前三年)
语言成绩:四级591;六级530
科研:大创论文一篇(市级立项);与老师合作完成论文一篇
实习:无
学生工作:班级体育委员;院学生会职业发展部干事
获奖经历:QP案例分析大赛所在团队入围全国TOP30;普华永道会计知识大赛第三名;中央财经大学沙驰教育奖励基金--本科生学习优秀奖;中央财经大学学业优秀奖学金;华为奖励基金奖学金
入营:清华经管会计学直博、北大光华会计学硕博、人大商学院会计学硕博、复旦管院会计学硕博、厦大管院会计学直博、中大管院会计学硕博
参营:清华经管会计学直博、北大光华会计学硕博、人大商学院会计学硕博
录取:北大光华会计学硕博、人大商学院会计学硕博
毕业去向:北大光华会计学硕博
(图片来源QQ群里家长拍摄:16级中财的北京家长如意)
大学成长经历
第一年:心无旁骛的孤独
入学第一天,和爸妈领着几个行李袋一路狂奔至昌平区。不愧是大洼村,一下地铁就能看到了绿油油的玉米地。到宿舍安顿之后,草草的逛了学校一圈,说实话,对于一个大学来说,真的不大,顶多算一个高中Plus。偏远而狭小的校区,对于很多憧憬了大学生活三年的人来说,无异于当头一棒,对于我来说,远离城市喧嚣的环境更适合静下心来做些事情,对于这个学校和这个专业,我是很满意的。
我高中成绩平平,在高考前夕也还没有明确的目标学校,中财每年在我的家乡(广西)录取分数是比较高的,高考的超常发挥和会计学院在广西的扩招,让我有幸成为其最后一个录取的广西理科生。因此能够获得这样的学习机会,对我来说是一种恩赐,再没有其他奢求。
怎样才能更好地利用这个机会呢?研究生是必定要读的了,并不是家里的意愿,而是我觉得如果要深入的钻研这个专业,本科是不足够的;再者,现在遍地都是本科生,几年时候又是怎样的光景,想都不敢想,只能不断前进。于是我入学之后,就开始跟本院的学长学姐了解读研的相关情况。所幸中财的学长学姐都十分热情,对我的问题都进行了详细、清楚的回答,让我第一次了解到了保研这条路,并且明确认识到,对于保研,三年的成绩是最重要的。
课程开始后,我就一头扎进了学习中,既是是为了成绩,也是为了把专业学好。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常常与同学或舍友相约教室自习(那个时候咱们的大图书馆还没建好),每一节课,不论是必修还是选修,都打起120分的精神认真的聆听。这样的规划让我的生活繁忙而充实,我也渐渐乐在其中,因为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这不是应试的过程,而是认知的过程。
在我自以为自己已经在大学学习中火力全开的时候,一句话改变了我未来三年的生活。这句话出自一位代课老师,他具体的名字我已忘记,但是我记得他代讲了一节管理学的课,我也记得他的那句话:“中国的很多大学生生活是很轻松的,而美国的大学生生活其实很压抑……作为一名大学生,如果你一周里没有六天的时间,每天学习十小时,那你就应该反省反省自己了。”也许这句活有些过于绝对,但是确实shock到我了。仔细地回忆过去的学习,勉强达到这个“标准”。于是当晚便给自己打了一针“鸡血”:一周要有六天,每天学习12小时!具体计划如下:
8:00-12:00 学习
12:00-13:00 吃饭
13:00-14:00 午休
14:00-18:00 学习
18:00-19:00 吃饭、散步
19:00-23:00 学习
23:00- 洗澡、睡觉
(图片来源QQ群里家长拍摄:16级中财的北京家长如意)
第二年:在彷徨中坚持
大一学年结束,我的成绩在班级排名第二,而且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自己觉得没有虚度时光),还是比较满意的。看着成绩单的时候,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是百分之百值得的,但是这份喜悦没有维持多久,准确地来说,仅仅维持到评奖学金的时候。
心情沮丧的我认真审视了过去的一年,愈发觉得自己努力的方向有误,愈发觉得自己是特立独行的。我还要坚持这样做吗?还是我需要积极的投入其他方面的发展?刚刚进入大二学年,需要学习的东西,如果投入大量的时间在其他的方面,专业的学习是否还能兼顾?高的成绩和扎实地学习一样吗?我应该追求哪个?还很多自己觉得现在急需与人沟通,却不知道要找谁倾诉,远在家乡的父母由于信息不对称,也只能百般安慰,仍觉得前路茫茫。
“老师或许是好的领路人,他们都经历过这个阶段吧?”这样想着,我决定找班主任吃顿饭(这个决定对我未来的帮助是当时万万没想到的)。所幸之前班主任上过我们的一门专业课,我在平时向他请教过很多问题,他对我比较熟悉,爽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在吃饭的时候,我向他说明我的情况与困惑,他的三句话我记得最清楚:“大学的选择很多,你可以选择兼顾成绩、活动和比赛,也可以选择静下心来学习,你觉得你更喜欢哪种状态?”“你没有拿到奖学金,奖项也很少,你的努力现在没有得到有效的反馈。但是你要想清楚自己努力的长远目标是什么?是现在拿到这些荣誉吗?还是其他的东西?”“如果不考虑其他的因素,我觉得珍惜学习并能够坚持是一个可贵的态度,如果你现在有,你希望放弃它吗?”
这次谈话之后,我首先对自己的规划做了一些改进:相对来说,我觉得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更喜欢静下心来独自做一些事,因此我选择坚持自己的计划,短期的荣誉可以不要,但一定要保证扎实的学习;在保证专业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感兴趣的活动,这些活动也是需要参与的,毕竟个人的发展不仅仅取决于成绩,其他方面的发展也很重要(举个例子,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活动有QP大赛、校内的普华永道会计知识大赛、德勤杯和挑战杯论文大赛、大创、篮球赛和排球赛等);考虑到保研的推免需要考核综测,如果有需要,少量选一些其他活动参与也没有坏处(由于我最后仍然选择坚持自己的计划,所以三年下来,综测并不算高,但也保持了自己满意的水平)。其次,我与班主任的沟通渐渐频繁,每隔一段时间我就会与他交流我的困惑与想法,这对我的帮助是极大的。一方面是在大学生活中的困惑得到及时适当的引导,另一方面,在沟通的过程中,老师的大学经历让我对顶尖高校的学习产生了无限的遐想与憧憬,暗自立下明确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努力。并且,后来自己有幸能够跟随老师进行学术研究的学习,前期深入的沟通交流帮助很大。
(图片来源QQ群里家长拍摄:16级中财的北京家长如意)
第三年:黎明前的黑暗
这一年无疑是不确定性最大的一年。经过两年的学习,我逐渐对学术研究的道路产生兴趣,于是与老师沟通好,开始尝试研究助理的工作。大二的暑假,我抽出时间学习了Stata软件,以便为研究工作做好准备。
做出这个选择主要是有两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我当时已经比较倾向于选择学术研究,因此想通过研究助理的工作进一步了解学术研究,以确定自己的感觉;另一方面,通过与老师的交流,我了解到保研夏令营的学术项目,除了成绩以外,十分注重考察学生的研究潜力(需要强调的是,我觉得夏令营重视的是潜力,而不是本科期间学术研究方面所获得的成果或荣誉,这一点在夏令营部分会进一步说明),因此,如果完成一篇高质量的论文会让我在夏令营中获得很大优势。
于是大三阶段我的时间主要分为两大部分:专业学习和学术研究,中间掺杂着一些活动与比赛,但是相对来说比大二阶段要少一些。专业学习是必须坚持的,我仍然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不过由于大三阶段课程相对较少,在课程方面的压力会比大一大二小很多,这也有利于我投入更多的经历在学术研究中。
但是不得不说,虽然课程少了,但是大三的总体压力并不比大二小,甚至更大,一方面来自保研临近导致的心理上的焦虑,另一方面来自于学术研究。通过研究助理工作,我初步体会到,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文章并不是简单的事情。所有的数据处理工作是由我来做,单单是对数据的清洗和整理就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这期间我对数据软件的熟悉程度也渐渐提高。然后就是对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的反复论证,这一阶段我的印象最深,我记得老师和我每周三都会约好吃一顿饭,同时讨论过去一周在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和具体解决方案,如果问题很多的话一周会讨论两次。这部分工作不仅帮助我们更严谨地开展研究,而且得益于它,我对于后来完成的论文中的很多细节问题都十分清楚,在面试的过程中有所准备。
让我压力最大的是最后一个阶段——Report。论文初步完成后,我在一个小的Seminar上报告了两次,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之前大量的工作让我自以为这篇论文的考虑已经较为全面,研究设计也比较妥当了,但是在报告的时候面临的是老师和学长学姐大量的质疑,很多提问甚至让我根本答不上话。自己顿时觉得这篇研究一文不值,但是夏令营材料提交的截止日期临近,让我无所适从。老师的引导再次让我摆正心态:“任何一篇研究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别人提出质疑很正常,如果他们再提出建议,那你应该心怀感激,因为他们在帮助你把研究做的更严谨。”
我们在质疑中不断完善论文。同时,通过向保研成功的学长学姐仔细请教,我大致了解了夏令营过程中需要准备的材料和考核的方向,在大三最后几个月中,一边完成课程学习,一边进行论文写作,同时进行材料的准备。6月28日,期末考试结束,我的论文已经完稿,各个夏令营也陆陆续续给我发了入营通知。那个时候,我开始看到曙光。
(图片来源QQ群里家长拍摄:16级中财的北京家长如意)
保研经历
这一部分将介绍我的夏令营经历和学校推免考核经历。其中,关于夏令营,我一共收到六个学校的入营通知,参加了三个学校的夏令营,拿到了两个学校的offer,因此,将主要讲述所参加的这三个夏令营。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所申请的所有项目,都是会计学学术项目,即会计学硕博项目或会计学直博项目,因此,先跟大家介绍会计学学术项目共同的一些情况。
(一)硕博项目和直博项目的区别。我觉得两种项目的主要区别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硕博项目在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后,可以选择继续攻读博士或者以硕士学位毕业,而直博往往没有这个选择权,如果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的话,硕博项目正常结束一般需要五年;其次,在夏令营中选择硕博项目的同学一般是本科学生,也就是大三的学生,人数也较多,而选择直博的同学除了本科学生之外,往往还包括在读硕士生,申报的总人数相对于硕博项目一般会少一些。
(二)夏令营材料。对于会计学学术项目的材料,不论是哪个学校,有几项材料是必须的,也是比较重要的。
成绩与排名。这一项绝对是重中之重,对于学术项目来说,对于学生的成绩非常看重,因此这是一个硬性的门槛。好的成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不高的成绩也许会让你失去入营资格,在清华北大等顶尖高校中,学术项目对成绩的要求更加严格。
个人陈述。个人陈述即对自己本科阶段的经历的讲述,对于学术项目来说,个人陈述的重点在于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学术科研经历,个人的感觉是,在陈述中尽量重点讲述参与学术研究的过程,而不是获得的学术研究相关奖项,一方面老师更关心你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另一方面奖项可以在个人信息中填写,没有必要在陈述中再强调。
获得的奖项和荣誉。这一部分材料的重点在质不在量,一般招生学校都会有限制,大概在四到五项。因此,将本科阶段获得的最好的四到五个荣誉列出即可。
上传学术论文获研究成果。这一部分是学术项目非常看重的,并且需要大家注意的是:好的研究成果一篇就够了,即使是申请清华北大,在考核的时候也是如此,不需要大量地上传自己写过的论文。并且,上传的研究成果一般是面试时候提问的重点,因此需要你对它十分熟悉,如果上传大量的或者是质量不高的研究成果,可能会给面试埋下陷阱。
实习。对于学术项目来说,实习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我个人由于大二大三阶段参与学术项目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因此直至参加夏令营,还没有去实习。但是,若没有参加实习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可能让人觉得你虚度了假期。
(三)夏令营笔试
对于笔试的具体内容各个学校都有所不同,但是一般的考核方向是考核学生的学术研究潜力,具体的内容将在各个学校夏令营介绍中详述。
(四)夏令营面试
学术项目的面试一般重点也在于考察学生的学术研究潜力,比如询问你选择学术项目的原因、对学术研究的感觉、学术研究经历,以及重头戏——对你上传的论文进行提问。从我的个人经验来看,一篇好的论文就足以给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也足以让老师在整场面试中提问了,因此在学术论文方面是重质不重量的,关键在于你的论文质量、对论文的熟悉程度等方面。
(图片来源QQ群里家长拍摄)
清华经管直博夏令营
总体行程
时间:
4月20日-5月25日 材料申报
6月11日 收到入营通知
7月1日-7月2日 夏令营
清华的夏令营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的,2018年的夏令营是在前一天下午报到,办理手续与领取相关物品,第二天早上和下午进行面试,中午与会计系老师聚餐,晚上进行笔试,笔试结束后营员离营,没有讲座,时间也非常紧凑(由于当时时间太紧迫加上清华校园太大,我早上和下午都没来得及吃饭,希望学弟学妹们到时候准备好食物~)。对清华夏令营有一个地方需要强调:在收到入营通知之后,清华要求我在两周左右的时间内上交一篇研究设计(注意,这篇研究设计与提交材料时上传的论文不同,是一篇新的研究设计),这在之后面试的时候用到了。收到通知的时候是6月中旬,临近期考,因此当时一边准备考试一边准备研究设计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为了三个夏令营介绍的行文方便,以下介绍顺序皆为笔试在前,面试在后。
材料准备及入营
清华直博的材料要求比较严格,所有的材料都需要纸质版,尤其是推荐信需要推荐人在信封骑缝处签名,不过需要准备的材料大致都是上文提到的。
在2018年的夏令营中,清华的项目给我的印象是初审筛选材料非常严格,并且重点看成绩、研究潜质,对于英语成绩、实习、奖项和荣誉的要求比较灵活。在申请清华的直博夏令营的时候,如果能够得到清华校友的推荐将会有较大的优势。
清华的入营人数是我所参加的夏令营中最少的,仅有13个人入营,中财的只有1个。因此我觉得在申请这个项目的时候,需要在学术研究方面下很大的功夫。
由于这是我参加的第一个夏令营,心态比较紧张,并且准备不够充分,论文和研究设计中几个之前已经考虑过的重大问题在临场的时候突然忘记了,导致回答的时候很不流畅,也不周全。学弟学妹们在准备面试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论文滚瓜烂熟,因为老师们所提的问题都比较有针对性,而且有些问题很深入,如果平时没有仔细思考过,临场的时候可能会出错。
结果
结果还是很遗憾,我并没有拿到清华的offer,个人感觉问题主要出在面试。不过清华的夏令营是一种历炼,在夏令营过后,我根据面试中遇到的问题重新对自己的论文进行了通篇思考,使得自己在后期的夏令营的面试中有了充分的准备。
清华经管会计学直博夏令营给我的感觉是要求和考核都很严格,并且重点突出。在材料筛选的时候门槛就很高,考核的时候更是高标准地考虑学生的学术研究潜力,因此要想在这个项目中获得offer,学术研究上需要有相对的“硬功夫”。
北大光华硕博夏令营
总体行程
时间:
4月9日-6月10日 材料申报
6月25日 收到入营通知
7月4日-7月7日 夏令营
材料准备及入营
北大在材料申报方面的要求是相对灵活的,虽然大致的材料内容与上文相同,但是2018年夏令营在参营之前不需要寄送纸质版材料,在参营时会要求携带部分纸质版材料,根据要求准备即可。2018年的夏令营不需要另外提交研究设计,但是可以上传研究论文。
在材料筛选方面,这个项目给我的感觉是更open的,因为实际拿到入营资格的人有四十多人,中财的据我所知就有4个,因此在入营要求方面门槛可能没有特别的高,给很多同学一个尝试的机会。
讲座
在5日早上简单的班会之后,我们就开始了讲座,第一位老师讲座的主题是估值,结合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透彻地分析了预估值相关的各个因素,让我印象挺深刻的;第二个讲座主题仍然是估值,但是第二位老师是结合了实际的许多案例进行解析,很多话题非常有趣;第三位老师讲的是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心得,以及自己的几个研究问题,研究思路很吸引我。
总体来看,讲座的内容与后面考核的关联度并不大,我觉得讲座主要是想让大家更好地感受北大的氛围以及了解北大老师的一些研究内容。大家可以不抱压力地去听,信息量还是很大的,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笔试
在笔试方面,还要感谢学长学姐们的帮助,我很早就知道大概的考核内容。北大之前的笔试内容主要是两块:研究和计量经济学。研究方面一般会考核一个研究设计、一些研究的基本概念、简单的文献阅读等,计量经济学主要是基础理论的考核,需要在考核前将计量认真的加以复习。2018年的夏令营考核内容基本没有变化,也是这些内容。
笔试给我的总体感觉是,难度并不算大,能够考察你是否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如果加以认真准备,中财的学生优势还是比较大的(咱们学校对本科生提供的学术资源是很丰富的,大家可以充分利用)。
北大的面试在今年大概是5位老师面一个学生。我进入会议室之后,首先是一段自我介绍,接着老师询问了我的英语成绩,选择这个项目的原因,以及未来的职业规划。一位老师还问了我没有去实习的原因。之后就开始对我的论文进行提问。由于当时我已经对那篇研究非常熟悉了,对于老师提问的大部分问题都有所考虑,回答的比较流畅。
面试的总体氛围我觉得还是不错的,老师们都是抱着讨论的态度与学生进行沟通,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态度诚恳,内容真实,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自己。
结果
总体来看,在笔试和面试的过程中还算顺利,最后自己也很荣幸地拿到了这个项目的offer。
北大的项目给我的总体感觉的比较open,给许多同学尝试的机会,但是考核也是很严格的,笔试的淘汰率很高,面试老师的提问也是一针见血,因此不仅需要认真地准备,更需要扎实的功底。
(图片来源QQ群里家长拍摄:anduo369-多安不败)
人大商院硕博夏令营
总体行程
时间:
4月23日-5月27日 材料申报
7月9日-7月12日 夏令营
由于人大的入营通知是通过电话形式进行通知的,具体的日期我已经记不清楚了。商学院的夏令营主要形式与北大项目差不多,都是讲座+笔试+面试的形式,不同的是,笔试并不淘汰营员,所有的营员都会参加笔试和面试,最后综合考察。
材料准备及入营
2018年人大项目的材料申报是从简的,虽然需要准备的材料类型都很全面,但是部分材料的具体内容都是比较简化的,一个例子就是专家推荐信,不是以文字内容为主,而是以打分题为主。因此,在以上两个夏令营材料申报的基础上,人大项目的材料准备并不困难。
讲座
人大项目的讲座共有三个。第一个讲座的老师主要讲了会计准则相关的问题,包括会计准则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要问题的讨论,准则未来发展的展望等,由于我的论文是与准则相关的,这个讲座吸引力很大;第二个讲座是我觉得最有意思的,老师剖析了过去我国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并提出了一些很新颖的观点,很能撼动人;第三个讲座的老师讲了学术研究相关的经验,激励我们为未来做学术研究做好各项准备。总体来看,人大的讲座是非常吸引人的,希望大家到时能够尽情的享受。
讲座的内容和后面的考核可能有一定的关联,但是并不特别明确,老师也没有做强调。比如在讲座中老师简略的提到了最新的金融资产准则,在笔试的时候就有考核这一项准则。但是讲座的大部分内容都没有受到考核的限制,还是比较自由的。
笔试
2018年人大夏令营的笔试内容重点在于考核专业基础的扎实程度,各大专业课的内容都有涉及,比如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都有所考核。我记得第一题就考核了最新的金融资产准则的相关内容,之后主要考核了管理系统的概念题、经营杠杆的的计算题、借款费用的计算题和一道审计的大题等。
由于我在之前课程学习、论文写作和材料准备的时候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没有时间对之前的专业课进行系统的复习,因此那场笔试几乎是裸考。所幸在前三年的学习中掌握相对扎实,主要的题目也能够答出来(不过审计题由于忘的太多,当时没有怎么答)。
总体的笔试难度并不大,但是范围比较宽泛,与会计有关的问题都有可能考,很能考验一个学生的专业基础。
面试
实际上,在讲座结束后的第二天,我们就先进行了面试。面试的形式与上文的项目类似,大概是5位老师面1位学生。但是面试的具体内容不同于上文的项目,是采用抽题回答的方式。具体来说,需要抽取一道英文口语题、英文听力题、专业知识题进行回答,这些问题之后就是老师的自由提问(这一部分的问题不会很多),老师最后问了我的一些科研经历。英语题虽然重要,但是我觉得老师更看重的可能是专业基础,英语题答的有些失误可能不会直接导致被淘汰,自己的一个例子就是英文听力题我没太听出来,但是专业题答的比较好,后来也有幸通过了选拔。
具体来说,英文口语题我抽到的题目让我描述在生活中遇到的沟通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听力题是关于交通方面的(具体的内容当时没有听清楚),专业题目是让我解释债务重组的概念、内容、会计处理方法。
面试的总体难度我觉得还是比较大的,既考验专业基础和英语水平,也考察临场的表达能力。因此在准备的时候可能需要更重视专业知识的复习。
结果
很荣幸最后也拿到了这个项目的offer。整体给我的感觉是,人大的项目更注重对专业知识的考查,兼顾英语水平的考核,而学术研究方面的具体考核在笔试中没有涉及到,面试中虽然老师有所询问,但是比较简单。
九月推免
想要获得保研资格,实际上要通过两个单位的考核,一个是招生单位,即你所选择的院校,一般通过夏令营的方式进行考察;另一个是本科所在院校,只有通过本科院校考核获得推免资格,才可以得到招生单位的接受。
2018年咱们学院的考核主要是三个部分:前三年的综合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
综合成绩
综合成绩是由成绩(前三年的学分加权平均分)和综测(前三年年平均综测)综合计算出的成绩,其中成绩的权重为75%,综测的权重为15%。
值得注意的是,成绩和综测都有一个门槛标准,只有超过这个标准才有资格参加推免考核。
笔试
笔试成绩的权重占6%,考试范围一般是专业课的四本书(中级财务会计、成本管理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不过题型不太固定(比如据上一届的学长学姐描述,笔试没有答题,而2018年的笔试是有大题的)。我在暑假的时候提前了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回学校进行复习,建议大家结合书本以及考研的专业课题库进行准备。
笔试的总体难度不算大,个人感觉只要认真进行复习这一项基本没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笔试不及格的话将没有资格进入面试,也就不能获得推免资格。
面试
面试的流程与考研复试面试类似,以抽题回答的形式进行考核。具体来说,需要抽取一道中级财务会计的题目,从其他三门专业课中任选一门抽一道题,再抽取一道综合素质题(据说之前还需要抽取英文题,但是2018年的考核中没有这类题目)。
我觉得面试氛围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轻松的,关键在于放松心态,认真思考并回答所抽到的题目,不需要太着急。
想对学弟学妹们说的话
以下的话是我三年来的一些体会,希望能与学弟学妹们分享,当然,这些也仅仅是我个人的观点,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情况,也有每个人的特点,这些话可能并不适用于所有人。若它们能够在大家陷入迷茫的时候提供一些思路,那就已经再好不过了。
首先,保研的路一定是孤独的。每一年能够得到保研资格的同学本身就是少数,这就注定了这条路并不是多数人的路,也意味着选择这条路的你需要付出比常人要多的努力。因此在心态上希望大家有这个心理准备,准备接受这份孤独。个人觉得你的规划不需要向其他的同学看齐,因为那个时候每个人的未来都是充满不确定性的,并不能评判别人的规划就比你的更好。在迷茫的时候,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老师的引导可能更具有远见性,至少我目前的体会是如此的。
其次,确定好规划之后,希望大家在行动上持之以恒。我知道这是老生常谈,这个道理每个人都听过,但是坚持的力量确实是巨大的。现在回想这三年中的几个重要时点,如果我在任何一个时点没有选择坚持的话,自己的目标就很有可能不会实现:在拼尽全力学习却不得到认可的时候是否要坚持?在研究工作根本看不到方向的时候是否要坚持?在论文一度遭到批判和质疑的时候是否要坚持?大家在拼搏的过程中一定会遇到类似的情况,重要的是,希望大家在最无助、最迷茫的时候依旧选择坚持,相信坚持。
再次,我觉得不忘学习的初衷是非常重要的。课程学习和活动发展都是学习的一种,希望大家在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不要迷失在成绩和分数中,而是保持着求学、认知的态度;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不要迷失在评价机制中,而是保持着提升自我的态度。就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这些初衷能够帮助自己的将眼光放的更长远。
最后,想与大家分享一位老师跟我说的话:“不论你现在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功,高考、保研或是出国,相信我,几年之后,现在的喜悦感都会烟消云散;但是,你在这一过程中每个拼搏的时点、每个痛苦的细节、每个坚持的过程你都会铭记在心!”
祝愿学弟学妹们努力有所回报,达到自己的目标!
感谢QQ群里的家长冷凝,无私的与大家分享孩子的经验!
也祝贺孩子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学有所成!
本文是群里家长的孩子的原创,转载到任何地方,都要经家长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