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三藏法师传丨告辞东归

| 朱斐 编述 王炯如 画 |

一百一十一、佛牙因缘

  国王行宫之西,有一伽蓝,寺中供有佛牙,长可寸半,其色黄白,每放光明。据传佛牙来历,有一段故事。

  昔迦湿弥罗国有比丘,因讫利多种灭佛法远避印度,今闻国已平定,乃杖锡旋归。途遇群象鸣吼而来,不得不升树暂躲,但巨象吸水灌树,以牙掘土,树倒,大象鼻卷比丘,置其背上负载而去。至一林中见有一病象,大象引比丘手触病象痛处,比丘细察,原系一片竹刺插入肉内,乃为它拔出,并引出脓血,撕衣为它裹住伤口,象病立愈。诸象纷以花果供僧。比丘食毕,见一象携一金函奉献,诸象又载送比丘出林来到旧处,跪拜而去。比丘开函,乃一支佛牙,于是迎归供养。

  戒日王闻迦湿弥罗有佛牙,亲至界首请看礼拜。寺众吝惜,不愿出视,将之他藏,但该国王惧戒日王之威势,到处寻觅,找到后呈王。王见深生敬重,竟恃强夺归供养,这是佛牙在此的一段因缘。

一百一十二、无遮大施

  奘师于散会后,与戒日王同来此寺,瞻礼佛牙,王以铸造的金佛像衣钱等均付嘱该寺,令僧守护。

  奘师先辞那兰陀寺诸大德,又向戒日王告辞欲归。但王在钵罗耶伽国两河间立大会场,每五年一次,作无遮大施,请五印度沙门、婆罗门及贫穷孤独者受施,每期七十五天,过去已施五次,今欲作第六次会,请师暂留随喜参观。师欢喜接受。

  师随王发引向钵罗耶伽国,大施在恒河与阎那河之间,周围十四五里平坦如镜,古代诸王均在此行施,谓无遮大施会(露天无遮盖之意)。王在施场竖芦作篱,中建临时草堂数十间,安贮众宝,多系金银真珠等。其旁又作长舍数百间,贮放衣物金银钱财等,篱外另有制食处。在曲女城会未归道俗,亦均来此参观,受施者共有五十余万人之多。

一百一十三、殷勤送别
  玄奘大师参观无遮大施会后,即向戒日王告辞欲归,戒日王听了对法师说:“弟子方欲与师共扬佛法,何必急着要归国呢!”于是又留了法师十余日。鸠摩罗王听说法师要归,也殷勤致意,对法师说:“师如能住弟子处受供养者,当为师造一百寺。”法师见诸王仍不了解,于是恳切地说:“中华离此甚远,虽闻佛法梗概,但犹嫌不足,故西游求学,学成则应速归,以慰本国诸贤思渴之诚,所以不敢在外多作耽留。经云障人法者,当代代无眼,若留玄奘,则使彼无量行人失去闻法的利益。无眼之报,能不惧怕吗?”戒日王知师归意甚坚,乃说:“弟子是慕重师德,希望能常常瞻拜侍奉,既然有损众人法益,亦不能强留师了。但不知师从何道而归,如取道南海,当派使者相送。”

  法师对国王盛意,非常感激,但他因出国时曾途经高昌国,与高昌王有约,在归国途中,将往一见,故须向北路返国。于是戒日王即命人准备资粮,并施金钱等物,鸠摩罗王亦施众宝,但法师皆婉谢不收,只受鸠摩罗王的一条粗毛披肩,以防雨水。于是告别大众,王与诸人均设饯送行数十里始归。临别分手之际,大家都黯然呜咽,不能自已。师将经像等委托北印度乌地多王的卫队代为运载,戒日王更委托乌地王大象一头、金钱三千、银钱一万,供给法师旅途所需。别后三日,戒日王更与鸠摩罗王、跋吒王等各乘轻骑数百,追上来再度送别。更遣达官四人在法师所经诸国,先送书关照,直至汉境。殷勤之情,令人感激!(摘自菩提树杂志社《玄奘大师画传》一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