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这部分故事很神奇
今天我们学习声律启蒙十灰中的第一部分
《十灰》
增对损,闭对开。碧草对苍苔。
书签对笔架,两曜对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阆苑对蓬莱。
薰风生殿阁,皓月照楼台。
却马汉文思罢献,吞蝗唐太冀移灾。
照耀八荒,赫赫丽天秋日;
震惊百里,轰轰出地春雷。
读完了之后,大家肯定觉得很奇怪,本来十灰里面都应该发拼音“ei”和“ui”的音啊,怎么这一节却是“ai”的音呢?象开、台、莱、灾都是发“ai”的音。原来在古时候,“ai”“ei”“ui”发音都是相同的,属于同一个韵部的音。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其中的回,衰和来三个字就是十灰韵部的,在古时候是押韵的。
增对损,闭对开
在对联中,要求上下两联相对应的每个字都是要词性相同、词义相对或者相近的。象声律启蒙中的每个单字联就是说明这个问题的。象这节中的增对损,闭对开就是意义相反的动词相对。
碧草对苍苔
这里的碧和苍都是指绿色,但是两者又有所差异,碧是指青绿色,苍指深绿色。苍苔就是深绿色的苔藓。这里的碧和苍就是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成对的。
书签对笔架
这里的书签和笔架都是书房用品。杜甫有一句诗歌:“笔架沾窗雨,书签映隙曛。”说明两者是古代书房的必备品。现在的书签一般用于标记书页,而最初的书签却是用来固定书用的。在竹简书的时候,竹简都留有一根绳子,绳子末端系着根小木棒,看完书之后就用绳子把竹简捆起来,让后把小木板插入竹简进行固定,这个小木棒就叫做书签。变成线装书以后,书签就慢慢变成了用来记录阅读情况。笔架就是搁置毛笔的用的架子。古人用毛笔写字,中间休息的时候,因为毛笔上沾有墨水,所以就需要把毛笔放在一个小架子上,这个笔架一般呈山字形。因此民间通常把这种呈“W”形的山叫做笔架山。
两曜对三台
曜就是天上的星星,古人把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称为七曜。其中两曜就是指太阳和月亮。三台也是来自古代的占星术的一个名词。在北斗七星的周围有六颗小星星,每一对叫做一台,一共三对所以叫三台。
周召虎,宋桓魋
这是两个人名。其中这个魋:是一种象小熊一样的野兽。虎和魋是两种野兽的成对。周和宋则是周朝对宋国。周召虎代表了忠臣,而宋桓魋则是奸臣的象征。
周召(音shào)虎,名字叫做召虎,是周朝很有名的大臣。西周时有一个周厉王,此人贪婪成性,压榨百姓,老百姓怨声载道。召虎去劝谏,周厉王非但不听,还采用酷刑严禁老百姓的言论自由。最终惹起了老百姓的反叛。吓得周厉王逃出了首都,跑到了偏远的彘地。而太子静躲到了召虎家中,愤怒的老百姓包围了召虎的家,要处死太子静。为了平息民愤,召虎就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交给老百姓处死了,太子静也因此保全了性命。而召虎就联合另外一个大臣周定公,一起来管理国家,这就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周召共和”。等到躲藏在召虎家里的太子长大后,召虎和周公就拥立他继承王位,这就是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后,整顿国家政治,施行德政,使国家重新恢复了安定的局面。所以说召虎是在周厉王动乱中,挽救周朝和安定天下的一代名臣。
而这个桓魋(tui),是春秋时期的宋国人,深得宋景公的赏识,让他掌握着宋国的兵权。他就借着手中的权利排挤朝中的大臣,欺压百姓。孔子来到宋国的时候,他怕孔子威胁到他的地位。就在宋景公面前说孔子的坏话,还派人刺杀孔子,孔子被迫离开宋国。后来他私欲膨胀,想谋杀宋景公,最终战败逃离了宋国,走上了流亡的道路。
阆苑对蓬莱
这两者都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上古神仙中,有一个女神叫做西王母,专门管着人间的长生不死药,嫦娥奔月吃的长生不死药就是西王母送给后羿的。西王母住在昆仑山上,在昆仑之巅的阆风山中有一座园林,叫做阆苑,就是西王母的住所。
蓬莱是传说中的一个仙岛,并不是现在的山东蓬莱。相传在渤海的东边很远的地方,也就是太平洋上了,有五座仙山,叫做岱舆、峤山、方壶、瀛洲和蓬莱。这五座山没有根基,它们所波逐流,在海上时隐时现。山上住着很多神仙。天帝怕这五座山沉入海底,就派北极大神禹强去治理。禹强就派了十五个神龟把这五座山托了起来。后来龙伯国的巨人钓走托着岱舆、峤山两座山的六只神龟,导致这两座山最终沉入了北极的海底。剩下的方壶、瀛洲和蓬莱就成了我国三山五岳中的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