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感一百零三—— 愿你远行归来,仍有赤子之心(版本二)
输入文字
点击蓝字加关注
1997年上映的美国电影《心灵捕手》是一部经典的心理学题材电影,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美作品。它很像繁复冗长的生活本身,需要观众从电影中略显嘈杂混乱的细节中去捕捉——生活的要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麻省理工学院数学教授蓝勃发现了教学楼清洁工威尔的数学天赋,并找到好朋友心理学教授桑恩一起帮助他。自小遭遇家庭不幸的威尔聪明绝顶却叛逆不羁,由最初的对峙转化成相互启发,各自找到了人生意义。
影片没有刻意表现“问题少年”被发掘数学天赋后走上了“开挂”的人生,而是用大量平淡无奇、脏话连篇的生活细节,塑造了一个等待被解救的灵魂。影片也没有刻意凸显教师的伟大,而是把更多篇幅放在了教育理念的冲突之上,抛出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授业”和“育人”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同样,电影也没有着力刻画一位无所不能的心理学教授,而是通过镜头贬斥了那些炫技式心理治疗技巧,让心理学教授桑恩带着丧妻之痛满身伤痕地走进观众的视线。
也许,这样做在现实治疗中是不负责任的,但是在电影的艺术表达上有特别优势,它让我想起了精神分析家、心理治疗师李孟潮说过:
“高速高效是一件危险而悲哀的事情,做心理治疗的双方,都需要有耐心地享受时光,等待结果的浮现。无论成败,坦然接受,如同两个垂钓溪边的老者。”
正是这些“不刻意”,把三个主要人物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蓝勃不想浪费威尔的天分,把自己的专业理想强加于威尔,威尔傲视一切却不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和世界,桑恩帮助威尔“认识他自己”,同时也使自己走出悲痛,重新面对人生。
这一切的出发点都源自于两位教授对威尔无私的爱与帮助,我们应当感谢生命中这样可遇不可求的“灵魂导师”。温润、智慧的桑恩以自己爱情经历为出发点,使威尔逐渐从高度戒备的自我完美幻想中松懈下来,并“捕捉”到了自己无处安放的心灵——极端自负外表下的深深自卑,靠博学的外表掩盖幼稚,用坚硬的棱角攻击世界,拥有天分却不知如何自处。
一个人如果没有真切踏实地活过,感受过人生的痛苦、喜悦、悲伤、聚散,也很难领会人在命途的惊涛骇浪中应当如何自处才能不迷失自我。尽管电影结束时,威尔没有按照数学教授的希望,发挥数学天分去工作,而是驾车去追回自己相知相爱的女孩,这正是他相信自己、相信世界,学会承担责任的重要一步。
我们应当祝福敢于面对真实自我的威尔,并向两位诲人不倦的教授致以敬意。
愿你远行万里,归来时仍有彼时赤子之心!
远道·独行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