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类陈曼生紫砂壶最 具收藏价值?看完你就知道了!

  陈曼生不爱金银而痴迷紫砂,说到底不仅仅是在壶中寻求某种精神与情感寄托,而是释放自己的才情与感悟。才能得以使曼生壶充满了情感与灵气,一把小小的壶里,融会了儒、道、佛家思想的精华, 融进了陈曼生一生的情感与文采。

  陈曼生在做官之余,经常微服简从,漫游于市井中,偶而或淘选古物,加以收藏。一日,忽然见到一个乞丐,行乞于街角,前置一石器。曼生观看其器许久,未曾得见。于是近前捧起细细的看,只见这件器形状独特,似瓜非瓜,虽显陈旧,却难掩其典雅古朴的面貌。观看它的底端,竟有“元人邵氏定制瓢器”字样,曼生不禁大喜过望,立马取出纹银二两购买下来。曼生得了这件东西如获至宝,匆匆回到家里清洗干净,再细一看果然乃一元代石瓢也。曼生乃紫砂玩家,依这个造型制壶的心情油然而生。于是以石器为原形绘壶再加上壶盖、壶嘴以配之,经过易稿数百次,终成壶式,起名曰“石瓢”。

  由茶及壶,陈曼生自然也爱上了紫砂壶。他在居所专门僻出一间大房,用于藏壶、赏壶。陈曼生是信佛之人,室中还悬挂着巨幅南无阿弥陀佛像。友人因他既礼佛,也爱壶,便建议取“曼公”与“佛号”的结合之意,把此室取名为“阿曼陀室”。陈曼生抚掌称善,以后他就以“阿曼陀室主人”自居。他在“阿曼陀室”中,还手书一对联:“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既生动地描绘了他品茶独乐时的心旷神怡,也一语道出了他品茗时,对世态的百般无奈和满腹牢 。

  曼生曾经在画里画了曼生壶。两幅以茶壶为题材的《壶菊图》分别绘于嘉庆十七年(1812年)及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皆配以“茶已熟,菊正开,赏秋人,来不来”题句。另一幅图无纪年,有相同的题句。后者从与前述两幅题句相同来看,创作时间应当不会距离太远,在无纪年《壶菊图》中,曼生还另有提及杨彭年的题识。

  陈曼生以“阿曼陀室”的壶底印款,推动了清中期紫砂历史的更新与发展。他不光自己设计、监制,还亲自制作、篆刻了一些精彩的壶艺精品。不仅让他操练有数的金石书法大放异彩,也圆了文人亲自手制紫砂壶之梦。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写下大量的壶铭,不仅文切意远、简约生动,还具有切茶、切水、切壶等特点。曼生于阿曼陀室居中书一大副对联“青山个个伸头看,看我庵中吃苦茶。”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他品茶时心旷神怡之景。

  2017年7月16日下午,西冷印社春拍,由龚心钊旧藏,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香蘅款紫泥粉彩泥百衲壶,以1449万元成 交,创造曼生壶世界拍卖新纪录!

  曼生壶指的就是由陈曼生设计、杨鹏年制作的紫砂壶。陈曼生在离宜兴不远处的溧阳当过县令,这期间陈曼生与杨鹏年有过十分密切的合作。这种设计稿最 后定型为十八种样式,这就是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曼生十八式”,其中较为明确的记载有“台笠壶”、“合欢壶”、“匏壶”、“井栏壶”、“方山壶”、“石兆壶”等。

(0)

相关推荐

  • 千万价位级别陈曼生紫砂壶

    曼生十年寒窗,进京赶考,至拔贡赴潥阳上任,上任伊始,踌躇满志,转瞬不觉几载.其时妻妾不在身边,每每长夜独处,不禁思伊人温情.某日因公务途经潥阳街头,偶然举目而望,竟见一少 妇依门喂婴.曼公亦性情中人, ...

  • 春色三分,用紫砂喝出春天的味道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如醉前岂堪夸.   --唐.元稹 即将进入三月, 昼夜时间越来越趋向平衡 ...

  • 民间陈曼生紫砂壶

    陈曼生以"阿曼陀室"的壶底印章推动了整个紫砂历史的更新与发展.陈曼生自己不光设计.监制了许多传世的紫砂壶样,他还亲自制作.篆刻了一些精彩的壶艺绝品.不仅让操练了一生的金石书法大放异 ...

  • 哪类藏传天珠最具收藏价值?看完你就知道了!

    真老的天珠,视线灵动自然.特别是带眼天珠,眼睛很有神韵和灵气,这是仿珠的呆眼.死鱼眼所无法对比的.当然,这一点对于收藏新手来说,就有些难度了,因为这种感觉是要过眼.过手了大量的真老至纯天珠,才能有所感 ...

  • 如何鉴定一幅陈曼生紫砂壶?功夫在鉴定之外

    "是一是二,我佛无说",这是由陈曼生开创的文人壶的黄金时代.他的诗词书画.金石篆刻也将随着那一把把美轮美奂的紫砂壶一代代地流传下去,让后人永世铭记. 论官衔,他只做到了七品县令,论 ...

  • 如何能鉴定出到底是不是陈曼生紫砂壶

    有了陈曼生,紫砂壶才完成了它承载的全部美学内涵,从而使紫砂壶迈进了高雅艺术的殿 堂,彻底摆脱了工匠装饰的流俗之气. 喜爱紫砂壶的朋友对"曼生十八式"一定有所耳闻.十八在古代是虚数, ...

  • 如何判断陈曼生紫砂壶

    陈曼生,也就是清代篆刻家陈鸿寿(1768-1822年),他出生于乾隆三十三年,卒于道光二年,浙江钱塘人,字子恭,号曼生.陈鸿寿是浙派篆刻"西泠八家"之一,书画创作亦有相当可观的造诣 ...

  • 权威估价陈曼生紫砂壶鉴定拍卖

    陈曼生与茶结缘,起头是有些苦涩心情的.少年时的陈曼生,不仅寄人篱下,还要照顾弟弟.他懂事早,心智自然成熟也早,很早就有着一种落寞心态.他的几个舅舅都是士族子弟,很懂得喝茶之道,因此陈曼生打小也跟着大人 ...

  • 让人震撼的陈曼生紫砂壶收藏

    陈曼生成年后,遇到的第 一个贵人就是袁枚.袁枚是知名美食家,也是一个资深茶客,他不仅品茗,还研究"茶味菜".在<随园食单>中,袁枚特别提到一种"面茶" ...

  • 如何鉴定陈曼生紫砂壶——辨别真伪从哪些方面看

    在曼生故去后,"曼生型"紫砂器的制作并没有消失,质量也并不一定不如以往,如南京博物院所藏的仿唐井栏水盂,虽然其并非茶壶,也无曼生铭款,但就胎质.工艺.造型这些方面而言,实际上与曼生 ...

  • 如何鉴定陈曼生紫砂壶?知道这个鉴别要点,你也能成专家!

    曼生壶的制作年代始于何时虽无法确认,但是在曼生任溧阳知县之前,就已经有一些初步的尝试了,至于曼生壶制作的年代下限,狭义地说,止于曼生的卒年,也就是道光二年(1822年).不过,有一个实际情况不能忽略, ...

  • 如何鉴别高仿陈曼生紫砂壶,一定要记住!

    溧阳邻近宜兴,特别有方便曼生壶制作的地利之便.但是,苏浙许多地区,纵然不及溧阳近,也不能说不具备这样的地利之便.现存于海外的道光元年(1821年)笠式壶即可说明,在曼生离开溧阳,到了距离宜兴更远的扬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