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苑撷趣】让谗言佞语没有市场
让谗言佞语没有市场
文 言
古今中外,“人议论人”的现象普遍存在。正如中国有一句谚语:“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议论他人,如果是善意的无可厚非,否则必须受到人们的谴责。对于谗言佞语,作为党员干部应态度鲜明,敢于说不,真正做到不讲、不信、不纵容。
何谓“谗”和“佞”?据《古今汉语字典》解释:“谗”意为说别人的坏话,如《荀子·修身》“伤良曰馋”;“佞”意为用花言巧语献媚,如《孟子·尽心下》“恶佞,恐其乱义也”。两个字组在一起,还构成了一句成语:谗言佞语。其意为中伤他人和奉承讨好的话语。出自元·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自古以来,有许许多多谗言佞语害忠良的故事,其教训极为深刻,值得后人汲取。
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人们不难发现,有的人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靠说别人的坏话,以取信于自己的领导;有的人为了捞取政治资本,热衷于吹吹拍拍、阿谀奉承来网罗自己的人脉;还有的人闲着难受,无事生非,鼓唇弄舌、挑拨离间,靠谗言佞语来显示自己的能耐……这些不良现象,轻则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涣散人心,破坏集体的团结;重则还会给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带来消极影响。
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自觉远离低级趣味。党员干部要把不讲谗言佞语、不信谗言佞语、不纵容谗言佞语作为党性修养的一个方面,在工作和生活中自觉加以践行。
首先,要敢批评,不隐讳。开展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作风,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防治谗言佞语的一剂良药。古代大教育家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在检视和改正自己缺点和毛病的同时,对其他同志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不掖着、不藏着、不隐讳,敢于提出批评意见,使其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要防止“自我批评摆情况,相互批评提希望”“两个嘴巴说话,两张面孔做人”等不良作风,通过开展正常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达到及时发现和纠正各自缺点和错误的目的,让谗言佞语没有“市场”。
其次,要讲诤言,做挚友。古人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直言敢谏的魏征病死了,唐太宗流着眼泪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以人为镜的意义在于,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需要他人的批评、教育、指导,或以他人为参照、比较、借鉴,达到树标杆、明导向、辨是非、知不足的目的。以他人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镜鉴,取长补短,引以为戒,实现自身内在的高尚与完美。在党员干部中,应提倡讲诤言,直言不讳地相互提醒和劝告;做挚友,维护团结,增进友谊,形成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的合力。要用诚恳坦白的态度对待同志,不要随便用言语去伤害其他的同志,不要挖苦刻薄,尤其不要在别人的背后不负责任地去批评同志。对同志的错误,应该站在帮助和爱护的立场,诚恳地当面进行劝告和批评。党员干部不要被谗言佞语所惑,坚持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之间信任、尊重、理解、包涵,坦诚相见,团结协作,努力做到新时代有新作为。
再次,要多交心,消隔阂。唐·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所言:“世道难于剑,谗言巧似笙”。党员干部难免被谗言佞语所中伤,导致相互之间产生各种各样的误会和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消除,隔阂会越来越大,成见会越来越多,积怨会越来越深,不仅会影响同志之间的团结友谊,还会给工作造成干扰,进而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不利影响。要大力提倡谈心交心,有些事情只有说开了、摆明了,还原本意,讲清真意,才能使谗言佞语在阳光下无所遁形,失去“杀伤力”,从而消除隔阂,化解矛盾。党员干部要有“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胸怀,虚心接受一切正确的批评,同时也应该受得起误会、打击,以至委屈冤枉,尤其不要为别人一些不负责任、不正确的批评和流言所刺激而冲动起来。必要时可以申明和解释一下。如果解释不了,那就让时间去证明。只要行得正,公道自在人心,谗言佞语终究会现出原形。
在《格言联璧·接物类》中有一句至理名言:“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意思是说,一个人独自静坐时,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过错;和他人聊天闲谈时,不要说人闲话。对于谗言佞语,党员干部要带头反对和抵制,涵养正气,祛除邪气,为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的氛围。
编辑:何天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