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实现“零起点”根本不可能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做好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工作的通知》,旨在配合做好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治理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从2018年秋季入学起,小学一年级实施“零起点”教学。(9月3日齐鲁晚报)
所谓“零起点”教学,是指以学生在入小学前,未参加过校外任何形式的课程辅导学习为基点进行的正规教育和学科教学。
蒲公英有评论指出,小学一年级实现零起点教学意义重大,在我看来,恰恰相反:现如今,小学一年级根本不可能实现零起点教学,故也谈不上“意义重大”。
就拿语文来说,翻开部编本小学一年级的教科书,先认识三个字:天地人。单说这个“人”字,我们有没有可能提前教?我们看一些著名作家的回忆录,常常提到很小的时候,长辈教给他们这个“人”字,原来他们早就在起点上“抢跑”了。
尤其是教师子女,我问过周围许多同事,没有一个不是提前教孩子识字的。教师应该是教育行业最专业的人士了,“抢跑”的反而是大多数。我们总不能说由培训部的老师提前教就是“抢跑”,而教师在家提前教自己的子女就不是“抢跑”吧?
再者,行政部门出台这样的通知,到底能否做到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先说什么叫“小学化”。大致指开设正规学科课程,伴随着一系列的评价体系。如果我们只盯着语文读写和背诵,只盯着数学的复杂运算,那这种小学化,幼儿园是绝对不能有的。可真正的“小学化”应该是各种课程“齐全具备”“百花齐放”,动手和动脑,独立和协作,文理和自然互相融合的过程,这种过程当下大部分小学恐怕都不具备,换句话说,当下的小学连自己都没能真正的“小学化”,幼儿园又从何谈起呢?
如果退一步讲,“小学化”如果偏向于记忆、理解、应试,那是小学自己走偏了。某些小学甚至还会进行入学测试,题目难度高不可攀,家长要想进入这些“名校”,除非在入学前“强化练习”,别无他法,否则就是明摆着跟自己孩子前途过不去。试问,在这么严峻的形势下,强行推行一年级新生“零起点”,对家长而言是不是一种公平的做法?会不会演变成部分有权力的家长暗中“抢跑”,而另一部分家长遵守规则,却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孩子被挡在优质小学门外?
所以,实现小学“零起点”的源头不在幼儿园,不在小学前,而在小学,而在正式学校的评价体系,有关部门显然抓错了方向。中高考的风气吹向小学,致使小学“中高考化”,幼儿园或者学龄前才会“小学化”,整个评价体系不变,仅仅压制学龄前阶段,那也只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所谓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所谓的“减轻家长经济压力”,就像开通“打地鼠”模式,边打压,边冒出新项目,最终家长和孩子的负担不减反增,行政部门、学校和家长孩子,三者疲于奔命,令人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