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野:需重视“早培班”对学龄前期儿童人格的负面影响
虹野:需重视“早培班”对学龄前期儿童人格的负面影响
文/虹野
随着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影响越来越大,家长们也似乎越来越焦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也愈发激烈。正是这种需求,不少学校不惜违反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的相关政策,以早培班名义组织考试选拔超常儿童,一方面迎合家长的需要牟利,一方面也为选拔超出儿童提供方便,可谓名利双收。但是这种以选拔为目的的“早培班”却很可能给儿童的人格发展带来不可逆的影响。
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八阶段理论,学龄前的儿童正好处在第三个阶段——游戏期。在这个阶段,幼儿能比较自如的活动、跑、跳、毫不费力的爬以及他们玩耍时表现出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他们在婴儿期发展起来的原始意志逐步发展成为有目的的行为。但是此时的认知能力会使得他们产生大量的幻想,包括成为超人或者是猛兽,这些幻想常常会引发内疚,并因此引发游戏期的心理社会危机——主动性和内疚的冲突。当主动与内疚的比例偏重于精神和谐的品质,即表现为主动性。如果内疚是支配因素,儿童可能会有一种强迫性的道德观念或者过分压抑。抑制是对目的的地址,它构成了游戏期的核心病理。
“早培班”以及某些以学习为主要目的的“幼儿园”,过早的对儿童施加了过多的抑制,儿童无法在这个阶段形成有很强的自主性将对以后的发展阶段带来不良的影响。如果儿童在游戏期太缺乏目的性,他们就有可能在学龄期感到自卑和无能。同样过于放肆的主动会导致混乱和缺乏道德原则。“早培班”过早对儿童施加过多的抑制或者对成绩好的学生的纵容都会带来人格发展的危机。
当不少家长和教师在为孩子“抢跑”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很少意识到自己对孩子成长的过度干预和纵容给孩子心理、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学龄前的儿童正是出于道德良知发展的关键期、勤奋与自卑的潜伏期。适度的失败和内疚感会促进儿童道德的建立,幼时的良知可谓是“道德的基石”,过度的内疚则容易使得儿童在学龄期自卑,而“抑制”的度在幼儿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同样儿童在游戏期的活动具有目的性,其将会在不断的主动的把事情做好,从而会在学龄期获得勤奋感。
因此,在学龄前期,家长们一定要把握好对儿童的目的性、主动性和内疚感的度,不能过分抑制儿童的个性,更不能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面,因为如果仅仅放在学习上面儿童很难形成主动性,甚至影响道德良知的形成。懂得教育的教师们更不能被“名利”昧了良心,过分抑制儿童正常的人格发展。
虹野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