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中国男篮输了比赛,事实上是教育输了未来

看似中国男篮输了比赛,事实上是教育输了未来

文/虹野

篮球世界杯中国队惜败波兰之后,又输给了委内瑞拉,无缘16强。赛后关于李楠下课、周琦“卧底”、年轻球员尾巴翘天上了等等声音不绝于耳。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在我看来,这一届世界杯的男篮无论是技术、身高、速度、力量和教练的战术,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战术非常清晰,队员配合也算默契,只是打的太紧。尤其是和委内瑞拉相比我们的球员从身高、技术、年龄上全面占优。
心理压力大是这次世界杯之旅走麦城的众所周知且公认的“理由”或者说是“借口”。球场下面的人无法理解委内瑞拉放任中国队员投三分球,更无法理解平时怎么投怎么有的三分球在无人盯防的空位中就是投不进。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我们运动员常说他们代表了中国、代表14亿人的荣誉,同样14亿人的压力也不是所有的人能够承担得了的。在对阵波兰的时候,周琦连续几次失误引来了全国人民口诛笔伐,甚至妻子都受到骚扰。这让其他球员不寒而栗。篮球上处处充满了意外,哪怕老练的美国队也差点遇到滑铁卢,而土耳其连续四次罚球不中给了美国队一线生机。
这次男篮个人技术应该是历届比较好的,但是心理素质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心理素质的问题众所周知就不再说了。
我们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价值观的问题。我们在场上发现进攻不力的原因除了手感不好之外就是五个人都想得分,挡拆质量很低,空切很少,对投篮的保护很少。我们的队员大都热衷于得分,而不愿意干诸如挡拆、反跑、空切、冲抢篮板的脏活、累活。进攻远远不是一次投篮这么简单,有没有人随时准备冲抢篮板对投篮者的信心影响是非常大的。可以说正是价值观的问题,使得我们的进攻无法形成一个体系,每次都变成了一个打几个的状态。如果经常看我的文章的话,可能就应该知道,进攻事实上也是一种结构,一个好的结构能够让每个队员发挥优势,比如能够让郭艾伦发挥突破,让易建联、周琦顺利终结,可惜的是恰恰相反,在委内瑞拉的比赛中,每个人都在自己不舒服的位置上。全场都在和力量比自己大的委内瑞拉球员进行身体对抗,而不是利用身高和脚步。内线跑到外面投三分。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这里就是第三个问题了,审时度势的问题,这个问题可能是主教练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球员场上的变化,这就牵涉到篮球智商的问题了。
这三个问题都和教育息息相关,如果多读一些书,能够更加聪明的缓解心理压力,能够更加明晰场上结构更加有大局观,篮球可以打的更加有效率。最重要的是得分至上的价值观与目前唯分数论和成王败寇的教育观关系密切。
从深层次说,看似一场篮球比赛输了,事实上是教育输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