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游记之二十七 兰亭
南游记之二十七兰亭 2014-12-5
昨天来绍兴的路上,看到了兰亭的路标,只是天色已晚,没能顺路游览。但心里实在是想去看看,印有兰亭序的扇子,我用了一夏天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可以背诵兰亭序全文,可见喜爱之至。副驾也有此意,故在去杭州之前,我们又往回开了20公里,到会稽山阴一游。
兰亭集序可谓文,字俱佳。我对书法仅仅一知半解,但我觉得好书法的必备要素是让人能看得懂,然后才有字体结构,秀丽还是钢劲,拘谨还是洒脱,再进一步才谈得到全篇布局是否疏落有致。如果文章本身文采飞扬,又是书法大家抄写出来,就有锦上添花之美。散文家和书法家集于一身,历史上,王羲之并不是唯一的,文和字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能让唐太宗带到墓里陪葬的,这兰亭集序算是唯一的了。
(鹅池和三角亭)
离开喧嚣的国道不远,到了兰亭外的停车场时顿觉得安静多了,从车里出来,四顾一望,三面环山,似是山口中一块小平原,这山就是会稽山了,山不甚高,说崇山峻岭似有文学夸张。
买票进门后,有茂林修竹,正是兰亭序所描绘的环境,沿小路逶迤走去,见一小湖,湖面有两三只鹅,岸边有一三角亭,这就是鹅池了,取王羲之爱鹅的意境。
再往前寻去,则是流杯亭,取流觞曲水之意,这里不时有古装少女的茶艺表演,看了看,不似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的雅会,与此景殊不相符。便继续前行,到御碑亭。这碑是爷孙俩的题字,正面是康熙临摹兰亭序,一丝不苟,字体端庄秀丽,北面是乾隆的题字,潦草敷衍。
之后看碑墙,参观有关兰亭序的展厅,看了历代名家兰亭序的摹本。看唐太宗如何从王羲之第七代孙手中骗到兰亭序原本的故事,也很有意思。从介绍才知道。八个最著名的摹本,都刻在北京中山公园的兰亭八柱上了,当时想回北京一定去看看,但延宕至今也还未去,也是兰亭序所说,“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御碑亭)
如梦令 兰亭
久仰右军墨迹,
常颂兰亭集序。
折返去山阴,
为看当年修禊。
有趣,有趣,
曲水流觞雅聚。
下一篇:又见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