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雪藏,要么阵亡:范晔之前竟有十几个版本?

文|大梁如姬

随后的张璠所修的叫《后汉纪》,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因此,既没有出版也没怎么流传,很快就消磨在了历史滚动的车轮中。薛莹和谯周的《后汉记》命运与此别无二致。

谢绝了前代人的著作,这就到了“笔给你,你行你上”的西晋了。西晋担起这个重要职责的叫华峤,他是曹魏名士华歆的孙子。出自文学世家,自小博览群书,培养了华峤对历史的兴趣,因看到《东观汉记》的诸多漏洞,他便下决心要自己写一部东汉历史。在朋友的举荐下,华峤如愿调岗到了掌管国家藏书与编校工作的秘书监,为写作铺平了康庄大道。

他的这部东汉史叫《汉后书》,完整记述了东汉195年间发生的故事。值得一提的创举是,华峤的《汉后书》一改《史记》《汉书》将皇后列为《外戚传》的传统,而直接将她们上升到与帝王同等地位的“本纪”系统去了。这一点,虽说在《史记·吕后本纪》中有前例可循,但更能体现的,是华峤对女性的认可,以及对东汉独有的政治风貌——女主轮番上阵这一特色的独家记述。既然这是个“大女主”的时代,那么,女主们为什么只能藏在为臣子所列的浩瀚传记中呢?她们完全是与帝王同体合作的汉家媳妇,大汉的官方当家人。

《汉后书》修成以后,西晋的大文豪们纷纷投来了赞许的眼光,文坛领袖更赞扬该书有“迁固之规,实录之风”,将华峤拔高成了司马迁和班固一个高度。作为西晋官方支持修撰且正式收藏的史书,《汉后书》的未来本该扶摇直上,跻身前四史,成为后世学习观赏的榜样,但不幸的是,人海有浮浮沉沉,万物也有跌宕人生,随着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来袭,西晋的秘府被烧毁荡平,《汉后书》的大部分篇章率先遭受了失传的命运,剩下的30卷残本在后来“五胡”入中原的纷繁乱世里也逐渐散佚在了人们的记忆中。

西晋时,史界大姓司马彪的《续汉书》也曾一度备受欢迎,虽然在体例上和前代史书没什么变化,不过,根据东汉的历史特色,他效仿司马迁为同一个类群、同一种爱好的人设立了组合“类传”,如党锢、酷吏、宦官、儒林、文苑、独行、逸民等。这一设定也影响了后来的范晔,范晔《后汉书》中被人赞许为“创新”的几个特殊类传的设定,几乎照搬自司马彪。也因此,范晔的《后汉书》问世后,这本《续汉书》逐渐就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了。

由于西晋的诸多成本已失传,东晋谢沈擂鼓再战,写下了大部头的《后汉书》,可惜,这本让作者呕心沥血篆刻半生的巨作在经历南北朝的乱局后,到隋朝时就已经丢失完了。袁山松的《后汉书》也殊途同归,最终只能出现在别人对古籍的引用中。另一位袁姓史学家袁宏的《后汉纪》是一本编年体式的断代史,它所记载的历史起自王莽新朝末年的农民起义,终于曹魏代汉,不过,因为人们总把他当成文学家,对《后汉纪》的关注也就大大地缩减了。张莹的《后汉南记》则因为遗失得又快又狠,基本也没什么值得说道的。

前浪要么雪藏,要么阵亡,那么,再来看看范晔版《后汉书》的成书和流传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