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造假事件有之“不幸”,但也有“三大幸”
自瑞幸4月2日“自爆”造假后,其股价一直保持暴跌,4月6日继续下跌14%。4月7日晚间,瑞幸官方直接宣布停牌,等待披露更多消息,不过瑞幸并未在公告中提及具体会披露什么消息。截止停牌前瑞幸咖啡市值为11.1亿美元,较3月最高峰的110多亿美元已跌去近九成。
这家被誉为“东方星巴克”的咖啡企业从成立到赴美上市仅用了18个月,得益于其诞生和发展在中国市场,基于中国庞大的咖啡消费市场,创新创业社会经济环境,互联网科技,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所带来的红利,资本力量助推等因素,瑞幸从一开始就讲述了一杯咖啡与资本完美融合的好故事。
如今,瑞幸自己亲口尝到了亲手制作的这杯“假咖啡的苦味”,这个曾被国内媒体广泛推崇和赞誉报道的行业颠覆者企业再次被推到聚光灯下。
新品略4月5日发布题为《瑞幸崩盘的不仅是股价,还有品牌形象》一文,引起许多读者评论,有读者认为事件反而提升了瑞幸的知名度,有读者支持瑞幸,也有读者将其与星巴克对比评论,而消费者却最在意物美价廉和瑞幸消费券是否有效……社会对瑞幸事件的看法不一。
观察瑞幸事件不能仅关注资本市场及商业层面,而是应该从更多维度和广度进行深刻反思。新品略认为,换个角度看瑞幸造假事件,对其本身而言可谓是“不幸”,但是对在当前社会环境和商业风气下,其爆发自然也有“幸”的一面,让我们反思与复盘,警示与慎行。
瑞幸事件反思之一“幸”:警示企业,无信不立
瑞幸神话破灭再次让全社会聚焦讨论“诚信”一词,是瑞幸事件反思之“一幸”。
新华社点评瑞幸事件,失信何瑞之有?无幸可言!并认为企业失信“夺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诚信是企业的立身之本,祸莫大于失信,无论身处何时何地,皆是如此。
瑞幸事件对所有企业都是一次警示,警示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诚信经营永远是企业最基本核心价值原则。失去诚信就会失去市场,就是失去客户信任。
瑞幸造假事件不仅影响瑞幸自身,更是影响中国企业,影响在境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形象,影响国际投资者在华投资。让所有企业和个人都不能再犯“瑞幸之错”。
瑞幸事件反思之二“幸”:慢下来,稳一点
近些年,在创新创业趋势浪潮下,追风口、谈创业、谈创新、谈商业模式、追速度、扩规模、谈IPO、大数据、云经济、人工智能……成为很多企业和个人的追求,大家在飞奔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逐利因素驱动影响,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快”速成为当前时代的关键词。
然而“欲速则不达”,瑞幸事件可以让不少企业暂时“刹车”,冷静思考,进行全面的复盘思考,重新评估自身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可拓展性与发展的可持续性,重视现金流管理、调整经营发展策略等,最核心问题是要重归商业本质。
社会暂时“刹车”思考,慢下来,未必是坏事,稳一点,冷静思考,未来的步伐才能更稳,不忘初心,坚守本心,重塑市场信心。这是瑞幸事件反思之“二幸”
瑞幸事件反思之三“幸”:未来路上,警惕“瑞幸”
我们关注在未来发展之路上,警惕“瑞幸”之类企业出现,这是瑞幸事件反思之“三幸”。
社会经济依然稳步向前发展,创业创新仍将如常进行,对未来商业社会我们仍然有很多期待,但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上,我们要警惕“瑞幸”的出现,擦亮眼睛,挖出“瑞幸们”。
尤其是当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新经济和新基建,将会催生大量的创业创新,让所有新基建相关的产业及产业链参与者受益,社会关注、产业政策支持、资本涌入、资源倾斜,在发展过程中要警惕“瑞幸”出现,避免伪创新、伪企业、伪商业模式,避免资源浪费与经济损失。
瑞幸造假事件是一个可以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史册的典型企业诚信危机案例,给社会、企业及个人等各层面都带来了太多的教训与警示。让我们反思企业诚信问题,思考当前社会商业生态中浮躁、逐利及不符合商业逻辑的思维。
展望未来,中国经济依然韧性十足,呈现高质量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中国未来依然是一个大市场,能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坚守和不忘初心,只有诚信经营的企业才能保持发展,赢得市场和更多消费者尊重。
正如知名经济学家、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许小年教授的观点,“我坚决反对风口,做企业不是找风口,做企业是为了给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价值,企业才能赚到钱。所以做企业要回归商业本质,回归常识。”
最新消息,继瑞幸咖啡之后,北京时间4月7日深夜,浑水(Muddy Water)和狼群(Wolf Pack Research)联合发布的爱奇艺做空报告,瞬间掀起市场激浪……4月8日上午,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否认造假,回应称:邪不压正,看最后谁赢!
虽不知下一个“瑞幸”是谁?但我们仍然期待少一个“瑞幸”出现。国际做空机构接连频频做空中概股,注定2020年是中概股企业们难以“安心”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