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行长周小川6月18日在第12届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中国是个高储蓄国家,储蓄率非常高,中国历年总储蓄占GDP比重超过40%。周小川发表的上述观点再次引发了社会对中国居民高储蓄的热议。根据央行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中国居民存款一共增加了6.47万亿元(去年同期为6.07万亿),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中国居民存款余额达87.8万亿元,人均存款6.27万元,户均存款16.93万元。这意味着,中国仍旧是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带动下,中国居民储蓄率显著上升,近20年中国居民储蓄年均增速保持在14%以上,并与GDP增速保持同步变化。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一直到现在一直位于世界前列,2008年中国储蓄占GDP的比重达到了52%的峰值,随后逐渐回落至2017年的46%,但这与全球平均水平20%以及新兴市场经济体平均的15%相比,中国的储蓄占比仍然十分突出。危机保障意识、人口结构变化、收入不平等加剧、社会保障体系转型以及住房市场的发展等都是导致中国家庭高储蓄的主要原因。同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储蓄对于中国居民来说等同于“安全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在日前发布的《中金2020下半年宏观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根据研究,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居民储蓄率大幅上升。
图 / 资料来源:欧央行,Fred,中金公司研究部。注:德国法国数据截至2020年1季度,美国截至2020年4月。
从历史经验和经济发展规律看,储蓄率下降是一个逐步且漫长的过程,并不会陡然下跌。尽管中国储蓄率近年来有所下降,但降幅较为缓和,而且并没有出现断崖式下跌。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储蓄率在2011年跌破50%,但目前储蓄占GDP比重仍过高。储蓄率的下降有一定的好处,表明内需增强,人们愿意进行消费和投资。以发达国家为例,日本的国民储蓄率在1991年达到高点34.2%后,开始震荡下滑并在2016年达到历史最低点的27.3%。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储蓄率开始持续下降,从最高点的23.4%一路下降至1993年的最低点17.1%,此后储蓄率开始回升。直至1998年,美国储蓄率开始了新一轮调整,期间有两次明显下跌及回调过程,最低点分别在此后的2003年和2009年,分别达到17.5%和14.6%。随着中国经济呈现高质量发展态势,储蓄率下降无法避免,储蓄率下降更是一个长期趋势。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由于人口结构变化和政策导向,预计中国居民储蓄占GDP比重到2030年将下降近10个百分点。高储蓄率说明中国居民有较高的危机意识和保障意识,但也反映出中国居民的消费水平较低,也更深层的反映出社会收入不平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完善等诸多问题。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转型阶段,宏观经济承压,面对复杂多变国内外市场经济环境,加之新冠疫情短期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目前正处于疫情恢复期。那么该如何应对储蓄变化?新品略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四大策略实现降储蓄、促消费、稳经济和促发展:促使居民高储蓄的主要一大原因就在于收入水平高低和贫富差距,因此需要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尤其是要提高低收入群体和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占比。可以动用财税体制改革调节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加快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巩固储蓄和消费的基础。如今中国已经是消费主导型经济,据统计,在2019年中国居民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7.8%。可以说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因此在持续提高居民收入的同时,要让消费者主动打开钱袋子,增加消费,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可持续的消费模式。金融政策抓手必不可少,如稳定金融资产价值,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前不久国家发改委等23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近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种健康和养老保险,促进家庭储蓄有效转化为长期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资本市场,加速资本流动。当前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与完善,不断完善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构建一个覆盖全民、城乡统筹、保障适度等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及福利体系,可以通过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来抵消储蓄下降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能让居民生活的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