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恺之《洛神赋图》,宋摹本《洛神赋图》古画赏析
《洛神赋图》 一
《洛神赋图》 二
《洛神赋图》 三
顾恺之《洛神赋图》 设色绢本手卷 27.1 cm x 572.8cm;故宫博物院收藏 (宋摹本)局部。
顾恺之的作品《洛神赋》共有4个比较完整的版本存世,3本设色,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利尔艺术博物馆,弗利尔艺术博物馆还藏有一卷元、明时期的白描摹本,而前面三者均为宋代摹本。各本构图大体吻合,只是完残程度不同,辽宁省博物馆一本还将原文对应画面抄录于画上。
《洛神赋图》艺术特色:
顾恺之用了近6米的画而来转述这个故事,画卷打开处一线松冈,人疲马倦,都在极放松地休息,表现的是原文中所交代的“日既西倾,车殆马烦”,曹植一行来到洛水之滨,怅望远方,恍惚中洛神出现了。往下看画家参照赋文叙述,描写了“相遇”、“济神嬉游”、“相识”、“同庆”、“离别”等主要的情节片断。画家并没有像处理《女史箴图》那样每一段以题识隔开, 而是以远近山林、清溪垂柳一些简单的背景将各个情节连串起来,画面的空间感在观看时已经很巧妙地转化为时间的行走。我们不再是在同一时间的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而见随着景致的穿插,走入了曹植和洛神奇遇的全部过程。
从技法上看,此卷中画家对山水的处理与《女史箴阁》中的一样都是十分典型的早期中同山水画画法,即所谓的空勾无皴,用匀细线条勾出轮廓,再以石绿渲染,不同于成熟之后 山水画中极富变化的各种利用毛笔在宣纸上擦出多种效果作为皴法的方法。这种相对原始的技法在画中却恰到好处地以一种装饰效果增加整幅作品的神秘氛围,没有真实感的景色更让人有如入仙境之感。当然,这一点并不是顾恺之有意的,唐人张彦远对隋唐以前山水画的描述是“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映带其地,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说的就是早期山水雕琢装饰味道浓厚的特点。
《洛神赋图》艺术导读:
《洛神赋图》是由连续图画绘制成的长卷,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卷多次出现曹植与洛神的形象,描绘在不同场景中二人的形态心绪。形象地表达了曹植对洛神的爱慕和因“人神之道殊”而不得遂愿的惆怅情怀。
和《女史箴图》一样,《洛神赋图》也是以手卷的形式对一篇文学作品进行图像表现,不过这一次的《洛神赋》是一首最哀婉动人的情歌。洛神宓妃也曾经出现在屈原的《离骚》中,那是一位姿容艳丽而有些骄傲的女神,让满心欢喜前去求爱的原只落得弃而改求。顾恺之画的洛神是曹植的洛神,是这位占天下八斗之才的曹子建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讲述的让人哀而不伤的爱情故事。大多数的人们都接受了《洛神赋》是曹植对兄长曹丕之妃甄氏的爱恋与怀念的说法。甄氏最开始是袁绍之子袁熙的妻子,204年曹操平冀州打败袁熙,随后就将甄氏指婚给曹丕,而在此之前,一直爱恋甄氏的是曹植。220年,曹丕登上帝位,封甄氏为妃,可是当时的郭后非常嫉恨甄氏,总在曹丕面前对她进行诋毁,终至曹丕赐死甄氏,这是在221年。甄氏死后刚一年,曹植进京,在宫中,曹丕将甄氏的遗物一件玉镂金带枕见示于植,曹植自然是不觉已泣下,曹丕这一次将这件遗物赐给了曹植。拿着旧物,別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曹植在从洛阳回自己的封地东阿途中,经过洛河,人马疲惫,休息之际,有人告诉他洛河的水神是宓妃,他想起了宋玉在《高唐赋》中极尽能事描写的楚怀王与巫山女神之间的那遭相遇,便托对洛神之向往尽情抒发了己对甄氏的思念。现在也存很多的人开始反对这种“感甄派”的说法,他们研究了“感甄”一说肇始于小说《感甄记》,还考证出甄氏的年龄实际上要比曹植大10岁,他们之间是不会产生这种出格的感情的。这些考证对能都没有错误,也许这位洛神后面真有位神秘的女子,可是当我们将时光移到这张画中时,很多的争论就显得没有过多的意义了。
全卷由三个部分构成,以传神之笔描绘出曹植在洛水之畔与洛神宓妃相会的情景。在“子建睹神”一幕中,洛神从远处凌波而来,出现于平静的水面,端庄美丽,明艳照人。曹植见此情景又惊又喜,痴痴地凝望着远处水波上的洛神,并下意识地用手轻轻拦住侍从,生怕惊扰洛神。洛神梳着高高的发髻,“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衣带飘逸,动态从容,她回首凝注曹植,表现出关切却又迟疑的神情。这幕图景洋溢着二人的相互倾慕之情。下一幅画面中, 曹植仍在岸边表情凝滞地望着洛神,洛神时而徘徊徜徉在水面,时而飘忽遨游于云端,欲去还留,顾盼之间含情脉脉,与曹植心意相通,情感渐深。但终闪人神异路,万般无奈之下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在云端渐渐远上。这幅画面是整卷的最高潮。体现出画家瑰奇的想象力与精湛的笔法。图中出现的奇禽异兽是现实中所没有的,画家凭借着经验与想象,创造出鹿角、 马脸、蛇颈和羚羊身的海龙,长着豹子头的怪鱼,凌腾于江水之上,烘托出“文鱼警乘”“玉鸾偕逝”“六龙齐首”“云车容裔”“水禽翔卫”“鲸鲵火毂”的热闹画面。但在喧闹之中,曹植与洛神是落寞的,诗人的这场幻梦,经酬家之笔,增强了故事的传奇性与神秘感,将人们引入了神话境界。图中大量对云和水的写照,展示出顾恺之创造的“高古游丝描”的真容。 画家将各异的水的态势作千变九化的组合,将平静安然的水面与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和人物波澜起伏的情绪结为一体,使观者受到感染,可见其用笔之高明。卷末画曹植看着渐去渐远、 表情无奈、哀怨叹息的洛神痛彻心扉,他静静地坐着,平视的目光折射出他孤独与无力的落寞心态,最终只能含恨不忍地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