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岁上央视,裸捐3500万成“网红”:一生“嫁”给诗词的人,活得有多美?

一生浸染在诗词里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

看看96岁的叶嘉莹先生,便知道了。

主持人董卿曾评价她是“白发的先生”,是“诗词的女儿”,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

她是一位“穿裙子的中国士大夫”。

2017年,曾以93岁高龄登上《朗读者》舞台的叶嘉莹,言谈优雅,思维清晰,举手投足间,都是温润的学者气质。

叶先生出生于诗礼之家,从小便饱受古典诗词的滋养,她说,“诗词于我,是寄托,是理想,是责任。”

母亲不幸病逝,17岁的她字字泣血:

凄绝临棺无一语,漫将修短破天悭。

被迫去国离乡,她无比惆怅:

北海南溟俱往事,一枝聊此托余生。

1979年,终于如愿归国讲学,她写道: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一生命途多舛,她也释然: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

▲叶嘉莹先生的书院式居所“迦陵学社”
耄耋之年,她先后捐出了3568万元,设立南开大学“迦陵基金”,支持中国古典文化研究。
一生历尽苦难,但内心无比充盈。
她诠释着诗歌回馈给人的,是一种怎样丰厚的生命力量。
人们常形容叶嘉莹,“若有诗书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然而诗词带给人的,从来不只是外在气质的塑造,更饱含着历练人心的智慧与哲思。
我也认识这样一位诗词女神”。
大学讲台上,她是风靡校园的古典文学教授,在偏重理工科的中南大学,她的诗词选修课仍是一席难求;
诗词舞台上,她是《百家讲坛》《中华好诗词》《中国诗词大会》等大型诗词文化类节目的常驻嘉宾,所讲生动渊博,所评鞭辟入里。
在新一季《中国诗词大会》结束之际,她更是脱口而出“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深情寄语每一个爱词人。
而她本人温婉娴静的气质,知性大方的言谈,更是圈粉无数。
▲杨雨
有人说她是气质如兰的“古典女神”,也有人说她是风靡校园的“美女教授”。
她是杨雨,兼具气质与才情的翩翩佳人。
从《百家讲坛》到《中国诗词大会》
她是有林下风致的“国民诗词女神”
妆容素雅,盘发利落,大方得体的衣着,不疾不徐的恬淡,是杨雨给人的初印象。
10年前,她第一次在电视台讲《酒色财气话易安》,把离大众很远的古代才女李清照,还原成了接地气的邻家女人。
结果视频不到三天,就超过了40万的点击率,让她一炮而红。
随后她受邀在《百家讲坛》开讲古诗词,带人们了解侠骨柔情的陆游,也认识那位自称“人间惆怅客”的纳兰性德……
她的讲述中,回归诗词本身,严谨细腻,以情动也被网友亲切地称呼“洋芋”老师。
如果你看过《中国诗词大会》,当杨雨在“身临其境”题目中,带领大家走进苏州博物馆,你会为江南美景而陶醉,也会为眼前这位温婉知性的女子吸引,仿佛自己也随着步入一幅美妙的水墨画卷。
真正的美,绝非肤浅的表相,长期浸润在诗词里的女人,总是自带一种温柔的气场,让人移不开目光。
正如杨雨教授,优雅动人,有林下风致。

在她看来:

诗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
诗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展翅飞翔;
诗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

有诗词装扮,是一个女人的生命化妆术。

从“山村丫头”到古典文学教授
读诗30年,她以诗词塑心
“杨柳依依”的杨,“和雨和烟两不胜”的雨,似乎就如名字里蕴含的诗意一般,杨雨教授的一生,注定与诗词分不开。
上世界70年代,杨雨出生在湖南一个普通的小村子里。
“在单调的蓝布衫和褐黄的土地里,诗词给了我起初关于美的体验。”

▲中间是小杨雨

很小的时候,读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感叹于诗词中语言文字本身那种纯粹的美,让她发觉诗词中,有另一个更大的世界。
同时,诗词给她的,还有相当的文学积淀,自小她的作文拿奖无数,还被老师和同学称为“小诗人”。
再到后来的语言、历史、哲学、文学,从博士到教授,诗词在不断引导她人生的方向,也成了她毕生追求的志业。

▲求学时期的杨雨

除了学术专著,杨雨教授还出版了《问世间情是何物》《诗词中的人间冷暖》等20多部诗词著作。

她解读的古诗词,没有生涩名词,不古板、不堆叠、接地气。

而她尤擅以细腻独特的女性视角,带你体验古典辞赋之美。

跨越千年,有万种诗意。

不程式化、不标签化的诗词解读
给你诗歌中的生命力量和新的文学启蒙
为什么我们今天仍需要读古典诗词?
因为饱读诗书的人,都有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
他们不鸣则已,一开口就让人惊艳不已,而且让人久处不厌,闲谈不烦。

▲杨雨在《百家讲坛》

不仅如此,从杨雨教授的成长经历来看,读诗,真的可以改变气质。
“在文盲遍地走的年代,唐诗宋词给了我关于文化之美的文学启蒙”,她这样说道。
但古诗词,作为几乎每个中国人的启蒙读物,我们都读过也背过很多,为什么很少人可以像她一样,把诗词中的美,内化为自己的涵养和气质呢?
归根结底,与我们对诗词的理解有关。
回想一下,幼年的应试教育,多是要求孩子背书、摘录好词好句,导致一看到古典诗词就抵触;
长大之后,待我们可以感受诗词美感的时候,却很少有精力去探究诗词背后的深意和作者的语境与人生。
而杨雨30年品读诗词的过程中,她把每一位诗人都当成是远方的朋友,尽力去还原诗人的处境,揣摩他们的个性、心理。
于是,他们的情绪、思索便渐渐融入了她的人生。

▲李清照和纳兰容若小像

在她的解读中,你总能发现那些被“标签化”的诗人还有另一面:
李白不是放浪形骸的情场浪子,而是一位阳光暖男?
“青梅竹马”都与他有关,你可以听他谈谈爱情;
杜甫不是苦大仇深的忧郁王子,而是隐藏的情商高手?
跟他可以学到亲情、友情的经营之道;
驰骋疆场的豪放诗人辛弃疾,还是一位模范丈夫、模范父亲?
你会看到他以细腻笔触,述尽了相思之苦;
悲悲切切的李清照,竟然是“驭夫达人”?
或许你可以跟她学些经营婚姻之法……
他们的人生,就这样鲜活丰满地抵达每一位爱诗之人的面前。
力透纸背,酣畅淋漓。
从诗词之美,到家国命运,一听就停不下来。
人们常向往着诗和远方,但杨雨却说,“诗词不在远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学习古典诗词,是我们审美教育的一部分。

▲杨雨和她的学生们

这也是为什么在以理工科见长的中南大学里,杨雨的古典文学课程也一席难求
每次开放选课系统,她的课程名额都会被很快抢完。有拼网速失败的学生感叹:选了四次都没选上,上杨老师的课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啊?!
课程受到这么多人喜欢,于是我们邀请杨雨老师,为你带来这堂美妙的《杨雨品赏古诗词》
这是一门适合一家人反复学习的诗词课,无论你是20岁、30岁、40岁……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并化为己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