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55
呼吸法引气法
引气,下针以后,要等气到了,再做补泻。针下去以后,仅平补平泻,捻捻针放在那,过几分钟,在下针的地方,有一圈粉红色,就表示气到了。
下针时,若病人严重虚弱气没有到,就要用自己的气把病人的气引出来,施气的人把气打到对方的身上。轻轻握着针,不要重握,重握气就不传,关节放松,丹田慢慢的吸气,然后吐气。当吐气时,就是灌气的时候。吐气的时候,心里面要想,气从针穿过去到病人身上。
在下针时,如果碰到动脉血管,拔起来肿成很大一个包,用手掌轻轻的按着那个包,因我们的阳气在手上面,阳气一行,血就跟着行,大概六呼,慢慢的整个都平掉了。
若针下去,却引不到气,就针上下戳二下,针会有被吸入的感觉。气到了以后,会感到针很沉,会有吸入的感觉。
若捻转法也引不到气,在上下的穴道,用手慢慢推,一推它,你的气会跟他的气感应到,气在表,皮肤上戳它一下,气就来了。
如果引了半天,气还是没到,就表示这个人太虚,就用呼吸法。
呼吸引气:病人吸气就拔针,拔出来在皮层里面;吐气,慢慢进针。进针、出针都跟着病人的呼气定。病人感到酸时,就是气就到了。如果病人还是没有气,就用灸了。
烧山火与透天凉
下针手法有烧山火和透天凉。当病人里寒很盛的时候用烧山火,是大补的手法。当病人大热的时候用透天凉,是大泻的手法。
烧山火手法:先引到气,气一到,皮肤表面一圈会比较红,或病人感觉酸麻胀。气到了以后,开始把针提到皮肤表面,心里把皮肤表层到骨头间的距离,分成三段为天、人、地。当在天部的时候进针,紧按慢提(很快速的下去,然后慢慢的拉回来),做九次为补;再扎到人部,再做九次;再到地部,再做九次。做完烧山火后,再灸,对身体很好。烧山火要找肉多的地方做。
下针的人,一定要胆大心细。神经是在皮下五分的地方,赶快穿过去就不痛了。
透天凉手法:先引到气后,扎到底下,先从地部开始做,用插提法,紧提慢按(很快的提起来,慢慢推针进去),病气、邪气在底下,把气从地部提到人部,这样做六次;到人部时,再做六次;做完以后,到天部,再做六次。在天部做时,如果一提针就出来了,就不要按针孔,先让气不断的往外走。
扪法是指,当做补时,针起来,把针孔按到,不要让气跑掉;当做泻时,不要去按它,让气往外走。
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
阳 中引阴是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或酸多痛少,先补后泻。
阴中引阳是先热后寒,热多寒少,或痛多酸少,先泻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