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中国古代士大夫的典范(上)
前些日子因拍摄文化访谈节目《似是故人来》,采访了著名学者和书画名家范曾先生。与范曾先生畅谈书法、绘画和中国文化的源流,一起回忆南开大学的生活和前辈大师的风范,获益良多。范曾先生说起自己的家学渊源,提到范氏家族二十七世祖,北宋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采访结束之后,把能找到的范仲淹的诗词和文章读了一遍,心中充满了对这位文武兼备、心忧天下的先贤的崇敬。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是范仲淹描写的边塞军中生活的《渔家傲》。范仲淹不以词名,但这首《渔家傲》,情感深沉,气象壮阔,一改唐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词风,可以说是苏轼、辛弃疾豪放词出现之前的一道曙光。
词的上阙写边塞荒凉,连大雁都没有留下的意思;“长烟”、“落日”、“孤城”,三个名词叠在一起,勾勒出边塞黄昏的景象。下阙由写景转入写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足见归心之切。而酒不能解愁,战事又未停息,归家绝无可能,不论是将军还是戍卒,都无法入眠。“羌管悠悠”,只有在不寐中才听得见;清霜满地,只有在不寐中才看得见。羌笛、清霜相互衬托,情景交融,而所有的家国情怀,离愁别绪,都在此收束为最后一句: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能写出这样的边塞词,与他在边塞的军旅生活经历有关。范仲淹本是文人,进士出身,26岁入仕,从政经历丰富。因正直果敢,多次因谏被贬。1040年,西北部党项人建立的西夏王朝与北宋交恶,一时烽燧四起。仁宗皇帝为平西北,任命范仲淹为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从职务名称上看,这是一项非常复杂难干的工作,经略、安抚、招降、讨伐,既有顶层设计(经略),又有具体实施(招讨),既要求有政治思想工作的能力,又要求有攻城略地的本领,而且还是个副职,并列二把手(与韩琦同为副使)。范仲淹在西北(今延安和银川)几年里,边塞苦寒,烽火未熄,既不能破敌建功,又不能班师归还。痛苦、焦虑、忧愁、无奈,应该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也是这《渔家傲》的基调。尽管如此,整首词读起来,毫无沮丧颓废之感,忧愁苦闷的表象下,是忠君爱国的赤胆忠心,是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一如岳飞的仰天长啸,诸葛亮的伏案沉思。 说到岳飞,自然而然地想起他的《满江红》,“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岳飞有踏破贺兰山缺的志向,但他真的没有到过贺兰山,而范仲淹到过。他驻守延安和银川那些年,应该没少站在城头,眺望远处的贺兰山。
范仲淹不是职业军人,却可以说是职业文人,一生著作颇丰,写过很多大文章, 也写过《苏幕遮.怀旧》这样的小令: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即使是抒情小令,到了范仲淹笔下,都透出一股英雄气,这也正是范仲淹在这一般文人中卓尔不群的地方。同样是政治家和诗人的毛泽东这样评价范仲淹的词:介于婉约与豪放两派之间,既苍凉又优美,使人不厌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