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行”价值几何?

论语读到第二章,越来越喜欢看原文。

有时候多读几遍原文,会有一种悲伤,尽管过去了这么久,孔子的那些话,依然没有在华夏大地生根,他自己倒是留下了千古不灭的名字,如果让孔子来选,他更愿意选哪样呢?

诸子百家,似乎儒家名气最大,这不算好事,其他家都有实践过,功过是非,成败与否皆可无憾。

太过高远的东西,是不是就会让人望而却步呢?

我也会怀疑,尧舜真的存在吗?更准确地说,像尧舜那个时代的那类人民存在吗?他们会如此认可并追随那样的为政之人,只看仁义孝悌,而无论贫穷灾荒,山洪水火?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好有画面感的一句话,一个时代并不是一颗孤星撑起一片天空,而是群星闪耀,各自有光芒。

德行,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

不曾见过,又如何产生智信?

孔子提倡的“德”,我理解就是人的一颗无限向善、勇于向善的初心,无私利他的初心。

我相信这样的本性有一半靠天生,一半靠弘扬和护持。

比如我常常观察孩子,发现她们远比我要善良纯真得多。

暑假奥数班,最后一节课是拍卖会,孩子们用平时攒到的课堂币竞买老师的小礼物,后来另一个老师来串门,说老师发的礼物真是多,拍卖价那么低,恐怕要破产了。

孩子下课后,走出教室就跟我说“妈妈,你给老师转个50的红包,从我的压岁钱里给。”

“你是担心老师钱花光了?”

“是的,那个老师说了,我们老师发的礼物是最多的。你别忘了转钱啊。”

我答应了。

中间我有个心理活动:老师恐怕不会收的,肯定有纪律,既然知道不收,发过去意义不大,反而像是大人刻意为之?(尽管事实上我压根没想到这一层,我甚至都怀疑礼物真是老师买的)

这就是大人,会带着自己对这个社会人情与规则的理解,看起来成熟又妥善地呈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曾经觉得自己在大人堆里算简单真实的,但放到小孩堆里,依然足够复杂。

然后我又想起“见义不为,无勇也。”

我于是决定克服一下自己的怯懦。

我把红包转给了老师,老师没收,然后发了一大段感动的话,还发了朋友圈,隔着屏幕感受到老师心里的欢喜。

我因此又想到了我的父亲,年轻时负责村里的扶贫工作,大公无私,严格按照政策制订扶贫对象,让很多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得到政策福利,衣食无忧,对比现在地方上的滥用职权,甚至钻政策空子,冒领福利肥私,父亲当年算是做到了德行操守。

可如今,父亲年岁见长,也早就退出了工作,我竟发现那颗心也随之不见了,现如今他不仅不关心那些弱势群体,就算是身边亲人也鲜有余力妥帖关怀,晚年的自我保护最终变成了一种自得其乐的自私,也许这就是他这一生自然平衡的人性曲线,也许是疾病让他改变了性情,于是决定在不可知的光阴岁月里任意活着,好好关照自己。

我很落寞。

没人替我记录小时候的我,是否有那样向善的初心,也没有在现实生活里见过真正德行高大的人物,被弘扬的人物都在新闻里,故事里,触摸不到,跟尧舜给我的距离感是一样的。

文明越开化,知识技能越多,生活品质越来越高,这些都让欲望催生得越多,人类好像也越像在倒退。

作为人的感觉在倒退。

如今谁还会认为“德行无价”呢?

任何东西都有价,无价的东西都无形,无处可显。

读论语,让我重新想起要去唤醒一些东西,并加以护持。

不能产生对于德行价值的深刻怀疑,如此才可以一如既往,或者一往无前。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这个信,也许是信用,也许是信心,甚或是信仰。

想起书法老师说“用功在写字,改变在生活”,我想读书做事,跟写字的道理是一样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