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知识:你所不知道的知识类型

本文意在终结对以下问题的讨论:
为什么看过书之后觉得没什么用,尽管这些书销量非常好,口碑也不错?
为什么没怎么上过学的人却能成为企业家,拥有非常多的财富或者取得很大的成就?
为什么很多情况下说教是无效的?
为什么知行合一是困难的?具体而言怎么做到?
为什么我们尽管处于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但还是缺乏知识?

暗知识

你所不知道的知识类型

博雅人文(ID:boyarw)

01

有这样一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户人家的田被山上的落石挡住了,无法耕种。落石很大,无法移走,只能用火药炸开。于是,这户人家就去寻找火药的配方来制作火药。他们打听了很久,终于得知火药是由硫、硝混合而成的。于是他们就买来了硫,硝,混合在一起,但是他们点燃后,火药却没有爆炸。前前后后尝试了十几次都没有成功,他们很生气,同时也花了不少钱,最后无力折腾,只好放弃。

如果要制作成火药,硫和硝的比例要达到1:3才行。尽量这户不幸的人家已经知道了火药的组成,但是因为缺少了关于组成元素的定量知识,而以失败告终。

这个故事有许多当代的版本,像学习英语,像开店卖东西就是如此。我们能从各类地方,诸如微信推文,知乎回答,通俗书籍,专业论文,名人讲座,声情并茂的演讲,娓娓道来的分享中听到各种火药配方,但是这样的配方常常是不完整的,缺失关键的知识。

而这样的知识,就是我们本文要关注的——暗知识。暗知识是被忽略的知识类型,但是它是如此的关键。就像我们体内的微量元素,存在量极少,是我们体重的万分之一,但是却必不可少,举例而言,儿童缺锌会导致大脑发育受损,记忆力智力下降,情绪失控,心理素质差等状况。

02

暗知识至少包含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分散知识,第二种是定量的重要性知识,第三种是未被现有学科框架所包含的实践知识。

(1)

哈耶克的分散知识

哈耶克(F. A. Hayek)是197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中提出了分散知识的概念。这篇文章非常重要,在2011年《美国经济评论》庆祝它创刊100周年的时候,请了世界上顶级的经济学家们来评选它发表过的20篇最经典文章。这篇《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就是其中一篇。

什么是分散知识呢?

哈耶克是这么说的,“今天,谁要是认为科学知识不是全部知识的概括,简直就是异端邪说。但是稍加思索就会知道,当然还存在许多非常重要但未组织起来的知识,即有关特定时间和地点的知识,它们在一般意义上甚至不可能称为科学的知识,但正是在这方面,每个人实际上都对所有其他人来说具有某种优势,因为每个人都掌握可以利用的独一无二的信息,而基于这种信息的决策只有由每个个人作出,或由他积极参与作出,这种信息才能被利用。”

这是一种不同于学科知识未经组织,没有系统化的,分散于每个个体的知识。比如说,你知道某个小区周边缺少一个方便的水果店。这就是分散知识,它没有被任何书本记录,它只存在个别人的心中。但你发现这样的知识,你就可以利用它们来做出有益的决策,比如开一个水果店。

哈耶克正是基于此来说明自由经济相对于计划经济的根本优越性,因为自由经济状态下,分散知识被每个个体收集,处理,并发挥它的效果,让整体的资源配置更优。

哈耶克称这种各行各业中,对人们的了解,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对特殊情况的闲散知识为宝贵的财富。足以见得这种分散知识很重要。

(2)

重要性知识

我们只知道定性的知识,并不能帮助我们完成目标。在刚才的火药配方的故事中,你知道了关于火药组成的定性知识并不能帮助你做成火药。

在我们当今的社会之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很多致力于传授“成功”道理的书籍文章的根本缺陷正在于此。它们往往会先讲述火药的重要性,通过一系列故事和案例对火药的威力进行详细的描述,同时对火药的原理也进行了一定的解读,最后还给出了火药的定性配方是什么。

但是唯独缺少了关于火药配方的定量知识。

这也许不是作者有意不告诉你,而是因为这样的定量知识比较稀缺,如果要获得准确的定量知识需要付出极大的成本,往往是一群人中的某几个人碰巧凑出了恰当的定量知识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然后他再写出收获的道理。但是他并不知道的是,他忽略了定量的部分。

于是,读者尽管知道了道理。但是仍然无法实践。

从人类历史的角度来说,定量科学的出现使得人类的生产力取得了巨大的飞跃,因此我们造出了汽车,飞机,造出了火箭,飞船,实现了跨太平洋的通信,百万人共同在线的游戏。

重要性知识对选择是很重要的。两个人可能掌握类似的信息,一个人掌握的是“A和B的重要性比值是80:20”,另一个人掌握的是“A和B的重要性比值是70:30”,当他们进行交流时,会觉得彼此掌握一样的信息,“A比B重要多了”。但是正因为两个人对A,B重要性程度的差别,会带来根本性的区分。比如在时间分配上的不同带来的能力和作品的差别,而在互联网时代,赢家通吃现象广泛存在,人们只会选择最好用的一两个系统,最好用的一两个音乐软件,进而两个人作品的受欢迎程度差别会带来非线性的放大。
(3)

实践知识

“黑白玛丽”思想实验是哲学中一个著名实验。

它是这样的。

设想玛丽从一出生就被关在一间房子里,一切摆设和布置都是黑白色的。玛丽可以通过一台黑白电视机(或书本等)学习各种关于世界的知识,当然也包括各种关于颜色的光学和神经学知识。

假使玛丽学会了全部的物理学知识后被释放出来,当看到真正的西红柿时,会有什么不同?

哲学家Jackson认为,根据我们的直觉,一般会认为玛丽将获得某种全新的感受(sensation),这种全新感受使得玛丽眼前一亮,感到惊讶:“哦,原来真正的西红柿是这样子的”!玛丽的这种反应似乎表明了,即使在黑白屋子里已经学会了全部的物理知识,玛丽也无法事先解释“当看到真正西红柿时的那种感受”,正是这种感受让玛丽感到惊讶不已。

这种真正见到西红柿后所产生的知识就是我称之的实践知识

实践知识与我们的人体构造,大脑结构有关。它无法通过模拟和想象的方式通过类似书本的方式获得。

我曾经和一位研究广义相对论的博士生聊过,我问他:“你是什么时候感觉自己懂广义相对论的?”,他告诉我说,“我是在开始做广义相对论具体研究的时候,而在学教材的时候我是不懂的。”

这里就反映了实践知识的存在,仿佛我们的大脑中有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存放理论知识的地方,另一个区域是存放实践知识的地方,只有通过某个过程,理论知识才会进入到实践知识中。

如果我们回顾游泳的学习历程,我们就能更好的明白。教游泳教的是理论知识,而你学会游泳之后,你掌握的是实践知识。

组织学习的代表人物克里斯·阿吉里斯(Chris Argyris)教授在《行动科学》中阐述了类似的概念,他用的术语是,信奉理论(对应信奉知识)和使用理论(对应实践知识)。

阿吉里斯是这么描述的,人们问一位管理咨询顾问甲先生:“当你和你的当事人意见不合时,你会如何处理?”甲先生回答:“我会先陈述我所理解的两人意见的根本差异,然后和当事人讨论解决这个额外难题需要什么资料。”这就是甲先生的信奉理论(信奉知识)。但当我们检查甲先生在实际情境和当事人交谈的谈话录音时,却发现他只拥护自己的观点,而抹杀了当事人的观点(使用知识)。

“我们要言行一致。”是一个老掉牙的说法,常常出现在各种吵架,老师教训学生,父母管教孩子,朋友告诫朋友的情景之中。而实践知识的提法根本不同于“我们要言行一致”,因为这把态度问题变成了一个知识问题。如果是态度问题,那我们是可以通过转变我们的态度来达到言行一致的。但是如果是一个知识问题,则我们必须通过学习来掌握这种关于行动的实践知识。

我们会发现教导别人或者勉励自己达到“言行一致”常常是无效的。正是因为这不是一个态度问题,我们并不能通过切换态度来做到,我们所需要的是学习。这里的学习是广义的,我们会在后文具体谈到,这样的实践知识是如何获得的。

03

刚才我们阐述了三种类型的暗知识,通过指出暗知识的存在,我们会发现许多常见的问题有了新的解答,这种新的解答通往的正是真正有效的解决途径。

运气的两种类型

我们经常会混淆两种不同类型的运气。

第一种是因为信息不完全带来的运气,称之为信息运气;

第二种是系统自身的不稳定性带来的运气,称之为系统运气。

信息运气就是说当你掌握的信息达到某个精确度的话,你就能掌握系统演化到哪个确定的状态。比如说,你的面前有十个一模一样的杯子倒盖着,其中一个有香蕉,而其它九个则没有。如果你不掌握充分的信息,随便选一个杯子,只有1/10的概率能选中有香蕉的杯子。而如果你掌握充分的信息,比如说你知道香蕉会散发特定的香气,而某个杯子附近的香气最浓,你就可以很肯定这个杯子里有香蕉,你选中香蕉杯子的概率就大大提高,几乎为1了。

而系统运气则是说,对于任意给定的精确信息,总在一定时间后,系统会产生混沌,使得你无法预测系统的状态。天气系统就是如此,即便你把此时此刻关于大气状态的数据测得非常非常精确,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位,一百位,但在一定的时间之后大气就会进入混沌的状态,你就无法知道关于天气的准确情况。目前而言,我们能较精确的预测星期尺度的天气,但对于更大尺度的就无能为力了。

我们如此习惯于用同一个词,以至于我们完全混淆了事实,和对事实的判断。

信息运气完全可以通过增加知识,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暗知识来得到提高。从贝叶斯概率的角度而言,信息会改变概率判断。刚才的香蕉情景中,如果你知道最左边两个杯子是没有香蕉的这一知识之后,你选中香蕉的概率就从1/10上升到1/8。

正因为此,有句话说“命是弱者借口,运是强者谦辞”还是有道理的。

(1)

 道理的不完备性

在上一部分也已经阐述过。许多道理是不完备的,它们或者缺乏必要的分散知识,或者缺乏必要的定量知识,或者缺乏必要的实践知识。

正是因为道理的不完备性,使得道理在某些人看来非常不错,在某些人看来就是鸡汤而已。

我想举一个我珍藏已久的例子。

孙子兵法有云,胜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各种当代的情景诸如企业管理培训,个人经验分享中也均强调要因时而动,明势,顺势,借势,得势,造势。

取势无疑是重要的。

我们都知道从一个地方出发到另一个地方要走最节约能量的路线这样的道理。在太空旅行中更是如此,能量是非常宝贵的。但是现在你根据这个道理,从地球出发要去海王星,你会怎么做呢?需要准备多少的能量呢?你会发现还是寸步难行,因为你并不知道哪条路线的能量最省。

如何取势的知识是暗知识。

下面就是关于太空旅行的“暗知识”:事实上,太空中存在许许多多天然的高速公路,在这些高速公路上运动,几乎不需要消耗能量。这是因为在这些路径上,因为各个星体引力的作用互相递交,或者有助于你前进。

当我第一次知道的时候惊讶极了!本来在我的想象中,在太阳系中运动是很耗费能量的,需要克服太阳的引力做功,许多中学物理问题都是这样子来设计的,更带来了费力的经验。

那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这样的“高速公路”暗知识有哪些呢?分散在哪些人心中呢?

(2)

 被误解的聪明

对聪明的迷思会严重降低我们对暗知识的重要性。

我们常常会见到某个领域非常厉害的人在另一个领域却做出一些糟糕的决策。在《超越智商:为什么聪明人也会做蠢事》中心理学家斯坦诺维奇(Keith E. Stanovich)列举了非常多的例子,诸如聪明的数学家在毫无利好消息的情况下,大量买入持续下跌的股票,最终输掉所有积蓄;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士去墨西哥找赤脚医生看病,而不选择经过科学检验的医疗方法;大学历史教授加入邪教组织;高中老师加入传销组织。

我们通常是用直觉来决策的,而直觉事实上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生动性谬误,情感替代,冲动型联结思维,框架效应,信念偏差,忽略分母,联结谬误,非因果基础概率,偏差盲点,我方立场信息加工,情感预测谬误,确信偏差等等。

张三正看着小红,而小红正看着李四。张三已婚,乔治未婚。请用你的直觉告诉我,是否有一位已婚人士看着一位未婚人士?

A. 是 B. 不是 C. 无法确定

据调查人们在这道题上的错误高达80%,绝大多数人选择了C(选中可见)。

根据研究,直觉决策只有在个人经验充足的专业领域才是有效的,而到了经验不多的地方,就不适合用直觉来决策,特别是面对现代工业化之后的世界,我们的祖先可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些情景。

在不熟悉的领域,人人都会犯错,无论是亿万富翁还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正因如此,沃伦·巴菲特只专注于他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

在熟悉的领域里,个体积累了充分的经验,充分的暗知识。而在陌生的环境下,即便你非常聪明,拿过数学奥林匹克金牌,但是缺乏必要的暗知识,也无法做出好的决策,无法采取明智的行动。

04

在前面的部分中,我们理解了暗知识是什么,为什么它这么重要。现在来我们来谈谈如何获取暗知识。

(1)

 拼图游戏

暗知识分布在宇宙的各处,被不同的个体所收集。

暗知识的存在意味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合理性,也意味着我们应该用平等的目光来看待每一个人。他拥有或将拥有你所不具备的分散知识。

一个学识渊博的人可能对事物有很好的框架性理解,但是他仍然会因为不掌握具体情况下的分散知识而无法建立起具体的参数模型,无法达到他的目的。

因此,人与人需要通过合作来交换和共享彼此的暗知识,共同实现彼此不能实现的东西。最简单的例子如铅笔,几乎没有人掌握制造铅笔的所有技术,你知道铅笔表面的油漆怎么制作吗?你知道铅笔的笔芯怎么制作吗?你知道铅笔上的刻字是如何实现的吗?这样的暗知识被市场中的各个个体,各个企业所掌握,共同完成了看似普通却了不起的事情。

因此,获取暗知识是一个拼图游戏,每个人都有图的一部分知识,而拼在一起才形成全貌。

许多人没有深刻意识到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根本原因是忽略了暗知识的存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仅仅是知识大海中的一滴水。

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知识是散在的,所以交流学习暗知识是必要的。

当你意识到暗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自身具有的知识的有限性时,会用更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来自各种人的各种分享。而不会因为标签或刻板印象而看不起分享者。

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需要一些有效的提问方式来获得暗知识。

不少讲座中,作者都提到了某种价值的很重要。但是作者没有充分强调它与其它事物相比的重要性关系。正因为此,读者不能接收到这个价值到底有多重要的暗知识,因此读者会觉得听了好像白听一样。

为了获得这样的暗知识,可以考虑涉及量化的提问,“比如,如果你需要舍弃X和Y,你会舍弃什么?”,“假如你有10个小时,你会如何分配你的时间”这样的问题,进而更好的理解分享者所说的。

第三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自己对生活的观察与实践来获得暗知识。

重要的是,世界是变化的。因此关于过去世界的知识会发生改变。

哈耶克在《知识在社会中的运用》中写道,“如果我们可以同意社会经济问题主要是适应具体时间和地点情况的变化问题,那么我们似乎就由此推断出,最终的决策必须要由那些熟悉这些具体情况并直接了解有关变化以及立即可以弄到的应付这些变化的资源的人来作出。”

哈耶克论证了分散知识是在变化,熟悉具体变化的人才能做出好的决策。

因此,即便你对一个地方非常了解,如果不经常观察,那么这样的知识也会过时。因此,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把一个个商人,企业家看做出为保存或创造社会财富的信息处理者,他们需要敏锐地感知需求的变化,体察资源配置的变化,并作出某种优化。

对生活的观察与实践的强调是为了增加这种获取知识方式相比阅读或看课程的重要性。毕竟,看书,看课程是轻松的,短短几个小时似乎学习到了许多东西,但是如前面所言,还有许多的暗知识不能通过这种轻松的方式获得。

最后,我想说说学习型社群,它的根本重要性在于让观察暗知识的任务众包了。以学习一本书为例,书中浓缩了许多道理,而发挥这些道理的作用还需要许多暗知识,通过学习型社群,就可以发挥人数的优势,每个人基于特定的角度观察暗知识,再汇合在一起,让每个个体受益。而判别一个社群是否有效就看社群中暗知识的并行发掘与交换的频率与量如何。

(2)

大量阅读和学习基础上的刻意思考

金克木是著名的文学家,与季羡林、陈玉龙并称“北大三支笔”。他的一生博学多识,读过许许多多的书,而且愿意为此花上十足的努力。他曾经为了能“读希腊罗马原始文献,追欧洲史之真源以祛疑妄”,仅凭一本词典学会了十分复杂难解的拉丁文。

金克木先生在《书读完了》中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他说“读书中无字的地方比有字的地方还多些。……所以我就连字带空白一起读,仿佛每页上都藏了不少话,不在字里而在空白里。”

这就是于空白处读书。

这也就是读出书中未说出的暗知识。而这样的过程需要刻意思考,即用心的,舒适区外的,针对性的思考。

“为什么这个地方详写?是否是因为作者认为这个部分的重要性更高,是否是因为作者曾因为这个部分没有掌握而吃过苦头?”

只有通过刻意思考,才能获得浅层阅读所无法获得知识。从暗知识的角度出发,便会发现读了多少本书,读了多少页,读了多久如果不是建立在刻意思考的基础上都是无意义的。只是安慰剂,或者只是为了印证自己的观念,多获得几个概念罢了。

刻意思考有一些办法。

如看完章节标题预想自己会怎么来写,然后对比作者与自己的差别,发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地方。如假想自己为某个章节编写阅读理解题,自己会问什么,然后自己尝试回答。

更高一层次的是,对比同个主题不同作者的书籍,看看他们的取向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出现不同。或者是将这些主题的书形成一个框架性的理论或模型。牛顿三定律就是一个关于宏观世界物体运动规律的理论。大五人格理论就是一个关于人类不同个体性格的理论。地图就是关于地理世界的一个模型。

比如说很多书在讲与自己和解,那我能不能概括出一个和解的模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参数。很多书在讲如何学习,那我能不能概括出一个学习的模型,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参数。

总之,刻意思考需要在舒适区外阅读,需要从俯瞰大地的视角切入到深入丛林的视角,需要把显然的事物看得不那么显然,需要把不以为然的事物看得更加深刻。这样,暗知识才会浮现出来。你才会发现熟悉的世界原来不那么熟悉。

(3)

 大量实践

每个人都能明白大量阅读和学习的重要性,但是明白的程度不一。原因正是对这种重要性知识的不同。而要增进这种重要性知识,却无法通过说教来进行。

“抽烟是有害的,不要抽了。”,“我知道!”

“吃垃圾食品不利于你的减肥。”,“我知道!”

“读书很重要!”,“我知道!”,“那你为什么不读?”

“学数学很重要的啦!你要好好学呀!”,“我知道!”

……

这样的对话和例子不胜枚举。说教的无效性可以用暗知识的理论来解释,便是某种定量的重要性知识缺失。而这种定量的重要性知识却无法简单的通过语言来传递。

要改变这种重要性知识只有通过实践,通过具身认知,通过impressive的体验。

实践知识具有亲历性。

当一个抽烟者看到过长期抽烟者肺部令人恶心的照片时,他会产生一种深刻的印象,进而真正体会到有害的重要性知识。当一个学生学习了一定的医学知识,看到某些细菌的样子,了解它的危害,再来看自己日常的饮食习惯,就会摒弃许多不好的方式,甚至拒绝去吃夜摊的食物。当一个孩子看到了极光,躺着地上享受星空醉人的风景,他也许会产生强烈的对太空的向往,进而生成一种关于天文学,宇宙学,物理学的重要性知识。

“这个面包真是太好吃了!”,当别人这样跟你说的时候,你一定想亲口尝尝,到底有多好吃。因为这种关于到底怎么好吃的知识并不能通过语言来共享。

同样你尽管知道蝙蝠是通过超声波来感知世界的,你也无法体会蝙蝠看到的世界是怎样的。因为你不具备蝙蝠的器官,蝙蝠的大脑神经网络。

如果你不相信,试着解释一只小猫咪为什么可爱?

获得实践知识的根本办法是去体会它。具体而言有以下两种策略

· 亲身经历,亲手置身于中

· 模拟经历,通过阅读故事

伟大的小说往往能让读者模拟进入情景,沉浸在人物的故事之中,在一个幻想世界中体会。激动时或热泪盈眶,悲伤时或逆流成河。

在《故事思维》中,曾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税局(IRS)、微软公司上过课的安妮特·西蒙斯女士说道,“没有好故事,宁可不说话。”她也是在强调无法仅仅通过列举事实和数据传递暗知识,你需要讲故事。

因此,如果你希望传递某种知识,试着用故事的形式,或者带对方去亲身经历。如果你想展现你对某个人的喜爱,用行动来传递这种知识。如果你想真正感受某个道理,某个理论,就亲身实地地去实践它!

我曾经严重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具体的表现在于尽管我知道做练习是有好处的,但是我还是不会去做,而沉溺于轻松的阅读。现在想来,如果当时一边学理论知识,一边实践它们以获得对应的实践知识,那该多好呀!

05

本部分是科幻时间。

与人工智能的合作可能发现并利用无法被人类大脑所理解的暗知识。

我们无法体会蝙蝠用超声波感知的关于世界的知识。这意味着暗知识与生物的大脑结构有关。如果你了解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你就知道它由结构和参数两部分组成。结构是预设的,当大量的训练例子输入这个网络的时候,结构的参数发生调整。结构决定了这个网络的可能性上限。

这意味着,暗知识与结构是相关的。人类和人工智能可能均有自身所独有的暗知识,无法交换,只有彼此的合作才能发挥这些暗知识的作用。

如果这一命题成立的话,人类的价值被保护了,被人工智能代替的恐慌也得到消解。因为人工智能即便强大,也无法拥有特定类型的知识。比如说,它能理解害怕/热爱一个东西这样的知识吗?

同时,人工智能也能具备一些我们无法理解的暗知识。尽管我无法描述它们,但我猜想,它们看待成千上万的数据时能产生一种整体感,类比我们的眼睛接收成千上万的光学信息所产生的画面感。当然我这里的说法有点拟人了,是个不太恰当的说明。我希望我能刻意练习,训练出沟通两种不同的神经网络的本领,等我成功的时候,再来和大家分享吧。

你生产小麦,我生产牛奶。我们通过交换产生了价值。这一基本的经济学隐喻可以迁移到我们和人工智能的情景。我们彼此拥有不同的暗知识,因此我们可能通过某种方式,共享暗知识,并创造出彼此都不可能的东西。

比如说一副太阳系尺度的画?

06

暗知识是被忽略的知识。它至少包含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分散知识,第二种是定量的重要性知识,第三种是未被现有学科框架所包含的实践知识。

暗知识通常被运气所掩藏,缺失必要的暗知识会被解释成运气不好,但是更根本的原因是掌握知识的不完备性。许多道理都是不完备的,因此它们还不能直接用来指导行动。对聪明的迷思也会严重低估暗知识的重要性。

发现暗知识有三种办法:

第一种是细心地观察,甚至可以做一些实验,并与别人进行广泛的交流并进行有效的合作,可惜许多人没有意识到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根本原因是忽略了暗知识的存在,没有认识到自己掌握的知识仅仅是知识大海中的一滴水。

第二种是在大量阅读和学习基础上的刻意思考,许多人做到了阅读和学习,少部分做到了大量阅读和学习,但极少部分的人基于阅读和学习进行刻意思考。

第三种也是最重要的,在实践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知识,实践知识是根本上不同的一类知识,只能通过亲历才能得到。

暗知识与人类的大脑结构有关,人类和人工智能可能均有自身所独有的暗知识,无法交换,只有彼此的合作才能发挥这些暗知识的作用。

我用手指着流星雨,告诉你流星雨在那里。如果你看的却仅仅是我的手指,那流星雨终究会与你无缘。本文指向了暗知识的所在,而真正获得暗知识,体悟它的重要性就看你自己的行动了。

(0)

相关推荐

  • 98.知行合一古人学习重实践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子路有闻"是说子路听到了一个道理,当然是子路跟着老师孔子学习,听老师讲了一个道理,他也明白了这个道理,下一步就该按照老师所说的道理去这么做了,可& ...

  • 2021年10月18日         天气:晴

    昨天听听有声书有一段话我觉得非常有道理.你知道什么知识没有用,关键是行动去实践相关的知识,不然学到再多知识懂得再多道理也没有用.我以前只知道学习并没有去行动,所以没有任何结果产生.我一定要去行动不能老 ...

  • 阅读比读书重要

    什么是道? 「道」是规律,是真理,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只有遵循,不能违背,否则,就是背道而驰,必然走向灭亡. --老子<道德经> 这话属实没读懂,什么是道呢?是我们常 ...

  • 开拓心智,运用心智来获得成长,读《把时间当作朋友》

    备注"公众号" 后台回复: 抽奖 参与抽奖 01 <把时间当作朋友>是李笑来老师的畅销书,上月刚看了他的<财务自由之路>,两本书都是信息量巨大,如同是头脑风 ...

  • 心理测量学第一节 概述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神秀 第五章 第一节 概述 00:00 07:19 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测量定义及三元素 2.测量的两个要素 3.测量量表 重要性指数:☆☆ ...

  • 成就与运气

    ​总听到有人谈成就的运气. 成就,运气在其中固然有一定的道理.然而更多来自于自己长期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努力,注意细节,提升自己. 所谓"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是运气的道理.

  • 【小知识】《爆竹》

    爆竹声中一岁除,千家万户迎新春. 爆竹的历史足足有两千多年,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最早的爆竹是用真竹子放在火中燃烧,使之爆裂发声. 自火药出现,人们将硝石.硫磺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quo ...

  • 这就是读书 100 天的结果

    哈喽~大家好,我是鱼堂主读书会学员--烟波浩淼. 不知不觉,加入鱼堂主读书会已经三个月了. 想当初,我加入之前还是有些犹豫的,觉得既然都是自己读书,我为啥还花钱读? 自己买书读不行吗? 但是,想到这个 ...

  • 排插你所不知道的知识

    在这里,我将结合排插产品的标准规范向大家讲解常用的排插选用小知识,让大家避免选到山寨的或者质量不合格的排插. 万用孔插座 此种插座已被国家明令禁止,不允许在出售. 如下图划红圈部分所示: 被禁止的万用 ...

  • 古建筑里的“门”,让全世界都为之惊艳,你所不知道的知识

    标签: 中国古代建筑 古建筑里的"门" 景观规划设计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在中国古典建筑史上,门自古以来便是一种备受重视的建 ...

  • 古建筑里的“门”,你所不知道的知识

    甲第面长街,朱门赫嵯峨 青苔芜石路,宿草尘蓬门 画堂昨夜西风过,绣帘时拂朱门锁 在中国古典建筑史上,门自古以来便是一种备受重视的建筑类型. 作为出入的要道,吐纳的气喉,贫贱的象征,文化的载体,门早已突 ...

  • 公共基础知识:你所不知道的人文常识汇总

    人文常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如何在浩如烟海的人文中把握准考点所在,是非常困难的,但是在我们历年事业单位考察中均有个别题目与当年的重大时政新闻紧密相关.小编根据2020年以来的时政帮各位 ...

  • 沙特阿拉伯,你所不知道的冷门知识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面积225万平方公里,人口3481万,首都利雅得.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 ...

  • 减肥冷知识 | 32条你所不知道的减肥冷知识

    jian fei leng zhi shi ♫. ♪~♬..♩ 减肥冷知识 第458期 1-鸡蛋会升高胆固醇?谣言! 吃鸡蛋并不会升高胆固醇. 人体每日所需的胆固醇含量中,1/5来源于饮食摄入,而4/ ...

  • 你所不知道的养生小知识。医院不卖,药店不...

    医院不卖,药店不开!12款简单又好用的养生中药茶饮,日常生活必备,自制自足,赶紧收藏起来.   1.润喉茶(润喉利咽)--"简单又好用"--胖大海.冰糖.茶叶   2.清肺茶(清肺 ...

  • 涨知识~电脑键盘上你所不知道的秘密,必备!

    身在职场,每天使用电脑工作,当然少不了使用键盘,你是键盘使用高手么?你是不是只会使用除Ctrl+C.Ctrl+V,看到别人使用键盘快捷键很牛掰的样子,你很是羡慕嫉妒恨.其实,别人只是比你多学习了一些键 ...

  • 关于奢侈腕表“一哥”劳力士,你所不知道的三个冷知识

    好卖的表千千万,劳力士还是劳力士.虽然有人喜欢有人讨厌,但从市场层面上看,劳力士无疑是奢侈手表的天花板. 但也正因为劳力士受众特别广,围绕它总会有些争议和追捧,比如营销策略,比如"脑残粉&q ...